【海棠文学】肖滨然:梨花又开放

 

海棠文学——“忘不了故乡,我的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夜里闲读宋词,听着小调,看那晏殊浅吟...



海棠文学

——“忘不了故乡,我的梨花放,染白了山岗,我的小村庄……”

——夜里闲读宋词, 听着小调,看那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小时候,爷爷会抱我在怀里,和我讲那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我起初并不明白那相隔数百里的远方对于爷爷的意义,直到有一天,我的双脚踏上了那片土地。



本文作者高一(1)班肖滨然
——这里没有繁华酥骨的都会,没有养育一方的大江大河,也没有绿得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森林。走在满是泥泞的田间小径,那种自然与闲适,像风一样轻轻地掠过你的身旁。站在这里,望着四周连绵的山丘,田野里四处逃窜的蟋蟀,我突然明白爷爷为何时时刻刻都想回来。

——跟着大人的脚步,祭拜了一位又一位的先祖,看着那些开满山坡的鲜花野草,听老人讲那过去故事。我终于明白何为故乡,故乡存留了我们的童年,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不是商品,不是旅游的去处,也不是按照一定价格可以随意出售的往返车票。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月吹狂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似乎习惯了在清明时节雨泪同悲,仿佛只有这样的景与情,才能给逝去的灵魂一丝慰藉吧。逝者已去不可追,请君珍惜眼前人。长辈头顶的白发一年年地增多,不知那些紧挨的坟头来年是否又会增加。

——故乡遥,何日近。我不愿我的故乡只是每年清明才能回望一眼的地方,故乡是无论走多远,都想要回去的那片天地,是在孤独时,最想拥抱的一片土壤。她不再是诗词中华丽的点缀,她从纸上走下来,融入我的骨血之中。

——“重返了故乡,我的梨花放,找到了我的梦,我一腔衷肠,小村一切都依然,树下空荡荡,两行滚滚泪水,流在树下,给我血肉的故乡,永生难忘……”

指导教师:杜贵平


    关注 翠屏棠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