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化

 

随着阿法狗对李世石的胜利落下帷幕,一个新的智能时代似乎正被开启。越来越多冠以智能的产品涌现,我们对智能的把握却日趋模糊。这些产品真的智能吗?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智能产品?未来智能世界中人与机器最终如何相处?本文将与大家探讨一二。...



从2007年iPhone问世以来,不到10年,消费电子领域发生的变革可以说翻天覆地。从手机到可穿戴设备、再到物联网,大量的产品被冠上了“智能”的头衔,仿佛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然而,当前所谓的“智能设备”真的智能吗?比如过去你称量体重,可能站上一个机械秤,目测读出数字并用笔记录在纸上;现在你可以通过一个搭载APP的电子秤,自动称量和记录你的体重,还可以借助社交网络分享和对比宏观数据,以判断或娱乐自己的体重情况。但在这个案例里,秤真的变“智能”了吗?或者仅仅是将数字更便捷地记录和展现给你,让你更容易管理和使用?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首先理解“智能”是什么。“智能”最初是生物学的概念,指的是感觉、记忆、分析、表述、行动等一系列过程的综合能力。纵观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设备,大部分只是传统设备的数字化,只能在局部辅助我们人类智能的某一项或几项子能力,只是人类智能的基本补充,远远没达到“智能”的层面。比如刚才的例子,电子秤最大的辅助是在记忆和分析部分,通过数字化的体重记录和宏观对比分析,帮助我们对自己的体重情况进行判断。但它能够告诉我们体重增加或者减少的原因吗?或者如何保持体重合理与健康?至少现在的产品无法实现。

那么,“智能设备”将向何处发展和演进?回顾近代信息科技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归纳出一项核心资料:数据,以及三大技术领域:连接、计算和交互。“智能设备”的未来,极有可能继续围绕这几个方向,向人类智能无限逼近甚至超越(见图1)。

图1 核心信息技术框架
数据,从“大数据”到“智能数据”。数据最主要的作用,是将看似纷繁无序的世界(包括人类自己),用统一的符号与规则进行有序化管理。

从最早的结绳记事开始,整个人类历史都伴随着这个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进入信息科技时代,随着人类数字化世界的领域不断扩大,数据更呈现了爆炸式增长的趋势,“大数据”概念应运而生。目前围绕“大数据”的概念炒作和应用探索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我们不用去一一辨析真伪。“大数据”实际上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原本用来有序计量和管理世界的数据本身,正变得并且将越来越无序化。

因此,未来数据技术领域的重要方向,将是把这些无序数据再次有序化的过程和方法。从消费者层面来说,就是能够将自己产生的、以及从外部获取的、包括自己所使用的智能设备的各种格式的海量数据,进行集中、有序地管理。Apple的健康应用就是一个好榜样,集成了生理、健身和饮食等各方面的数据接口,能够帮助用户集中管理和展现健康类数据。回到前面体重秤的例子,这时我就有可能将我的体重与饮食结合起来,从而获得饮食方面的建议。

未来发展空间至少有三个方面。其一,消费者将越来越需要一个底层的超级数据中心,能将自己的所有数据便利存储和管理。从安全的角度看,这个个人数据中心很可能不是云、至少不是公共云;其二,这个数据中心需要具备将各种数据自动分类管理的功能,比如一张照片自动打上日期、地点、景点感受等标签,以便能灵活地搜索和调用;其三,这个数据中心需要具备跨数据的统计、分析和展现功能,能够按客户喜好与场景进行数据的自动组合、理解和表述。

连接,从“远程连接”到“立体连接”。连接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两个以上物体间的信息传输通道,使得通信双方的信息可以相互交流,达到信息沟通的目的。

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先行领域,连接最初始于通信技术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产品就是电话。电话从出现开始,主要解决的是人与人远程沟通的问题。即使到现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基于电话的连接仍然是以“远程连接”为主,比如基于微信的若干应用。然而随着WiFi、NFC等近场通信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连接正在围绕人与其周围事物持续丰富和立体。一个人在一天可能有多个指向不同设备的连接产生,包括手环、背心、鞋、灯、空调、冰箱、电视……。这些连接,不仅需要远程,更需要近场进行。比如爱立信的纸联网,根据印刷电子确定唯一身份,并将人体作为线路,与联网智能手机相连,识别展示商品的成分、运输情况等。

未来每个人、每个机器甚至每个事物的连接数量将成倍增加,对连接的统一管理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作为一个用户,我可能需要这样一个超级连接器,即能够让我随时随地接入各种网络,又能帮助了解与我连接的对象数量和情况,还能随时随地便利地建立或切断某个连接。

计算,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计算是整个设备智化的核心,具备计算能力是一个设备能够真正进入“智能”领域的最核心条件。

自20世纪初计算机问世,到20世纪中叶人工智能概念兴起,再到如今无人驾驶、机器人等产品的爆发式涌现,100余年间计算技术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甚至局部超越了人类(包括1997年深蓝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以及今年刚发生的阿尔法战胜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二段)

然而这些成就仅仅属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只是基于输入的人类经验、模拟人类的分析和行动,本身并没有产生自主意识、没有真正推理和解决问题。

未来计算将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弱人工智能将进一步强化和普及,小到纳米机器人、大到各种无人驾驶设备,那些与我们生活休息相关领域的主要物件,都将被赋予基本的计算能力。一些模式单一、重复性强的工作将逐渐甚至完全被人工智能替代,比如司机(其实相比汽车司机,火车司机更容易被替代,因为其轨道更为单一且规范),而另外一些操作复杂、精度要求高的工作也可能需要人工智能的加入,比如医疗(Google等正在研究的纳米机器人将无创伤地进入人体循环系统,完成细胞级别的检测、施药甚至手术行动);另一方面根据科技的加速进化趋势,强人工智能随时可能实现,人类的所有生产活动都可以被替代,我们可能面临科幻电影里所有的人类末日景象,也可能坚守住机器人三大定律与人工智能共同迈入新纪元。

交互,从“机器交互”到“自然交互”。交互是信息接触、交换、理解和反馈的过程,从人类生物学的角度看,最初也是最自然的交互方式通常基于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

伴随着计算机等数字设备的发展繁荣,我们开始接触和深入数字世界,并建立了与机器交互的体系。然而由于最初发源于科技领域,这套体系并未太多考虑人的自然感觉和行为,大量的文本语言和复杂的操作过程产生了非自然的“机器交互”,割裂了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

iPhone的出现揭开了从“机器交互”到“自然交互”回归的篇章。我们不再以简单枯燥地按键方式操作机器,而可以通过手势、语言、表情甚至思维等多种自然行为与机器互动。而softbank与IBM联合站台的机器人Pepper,将语言为主的自然交互继续推进了一大步。另外今年CES异常火爆的VR技术,更将交互技术革命引向了三维世界,三星的GearVR过山车、Oculus的VR自然景观、VirtuixOmni的VR游戏动作机等,已经展现出这样的趋势。然而目前大量的探索仍停留在“游戏”的狭小领域内,真正的颠覆性应用还远未出现。

未来交互技术至少有两个大的发展方向。一个是数字世界(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无缝衔接甚至融合,大量的数字应用从屏幕的2维世界走向3维世界,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现实物品都可能还有一个数字世界的界面。科幻一点来看就如《电脑线圈》里描述的那样,借助眼镜人可以自由的在现实和虚拟世界穿梭;另一个是自然交互技术的强化与融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交互。每个人都有可能有一个集中进行交互处理的后台,借助它实现与各个设备的自然交互。

未来,我们可能生活的智能世界景象?

试想突然出现了一个会思考的石头,按照我们对于智能的生物学范式理解,它应该首先想到的是在这个世界活下去。它将不会允许自己被人类切割、粉碎和修砌,为此它很有可能逃跑或者反抗。

因此,从人类自利的角度而言,是不期望或者不会主动实现真正的“万物智能”——即强人工智能。未来我们很可能长期生活在弱人工智能世界,有的是一个全面强化的弱人工智能助手,它连接并存在于我的各个设备终端,集中管理我的所有数据,了解我的行为与偏好,并能通过语言等最自然的方式沟通,帮助我处理数字世界和真实世界的大部分常规事务。

它没有感情、没有自我意识,日复一日只为更准确、高效的为我服务,让我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而我可能因此越来越离不开它,因为它虽然没有灵魂,但也许是最懂我、最能给予我支持和帮助的“人”。对于人类而言,这可能是最好的结果。



作者:吴朋阳,爱立信商业咨询高级咨询经理

来源:《爱立信商业评论》


    关注 爱立信商业咨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