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默不是因为我懦弱---校媒人,其实道理我都懂

 

我们都经历过开天窗,都在不断地抗争。无论走多远,我都记得,当初我加入校媒时对自己说的话:趁着青春,做点轰轰烈烈的事吧!...



一个小时前,我的朋友圈炸开了锅,同属一个校媒组织的朋友集体刷屏,让我不得不抛下手头成堆的事敲这些字下来。

事情的导火索太简单,编辑辛苦写的稿子被毙,几万人粉丝的公众号今晚开天窗。负责人和编辑气的哇哇叫,眼泪都要流下来。我看着被刷屏的朋友圈想,为什么事情总是这样呢?
对啊,为什么事情总是这样。

趟过校媒这趟“浑水”的人,对于毙稿这种体验简直如家常便饭。理由来来去去就那么几条:

这个损害学校形象,不可以发!

这个和我们的风格不符,不要发!

你这个题材很敏感啊,还是回去斟酌下咯!

我们也没办法呀,你这损害到学校的利益了!

难过,你愤怒,你反复争取,你无计可施。“一点新闻自由都没有,做下去还有什么意思?”

校媒或许真的是最尴尬的存在之一了。

既不是真正的社会媒体,有着自己的公信力。也不是社团组织,我们总还有一点新闻理想,想要为广大的学生们做些什么。

可是我们能做什么?

反复斟酌的选题,不断修改遣词造句,打着学校形象和学生利益的擦边球,然后稿子被毙掉,做些软绵绵,无公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推送。

不甘心,又无可奈何。

    可是,我们真的那样被动吗?我们真的不能被理解吗?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我被请去喝过一次茶。原因是因为曝光了学校边某店不净造成我校数十名学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在我三年的校媒生活中,被请喝茶也不是头一回了,这是这次事件影响力过大,导致这碗茶浓了一点,我不得不回家避了几天风头(其实纯粹是因为刚好遇上放假哈哈)。

不过和今天在朋友圈里愤怒发声的小伙伴们不同,我那时呆的是我们学校唯一一个不受学校宣传部管理完全由学生自主运营的论坛,所以我的稿子很幸运的成为当时最早发布也是唯一一篇没有被删稿子。不过我依然经历了“上头”的电话问候,被逼着在稿件内容里做了部分的修改。当时,群里年轻的学弟一样气愤不已,嚷嚷着学校过分,无情无耻无理取闹。

同样被“问候”的当时我的好搭档草说:“爱晚不做湖大沉默的羔羊,你不要怕,出了事我来担着。”除了感动,其实当时我更多的是理直气壮。

我为什么要怕?

        Why?

我代表的是湖大学生的利益,我做的是正确的事,我为什么要怕?

我不会向学校的恶势力妥协!

可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

食物中毒这件事影响不小,惊动社会媒体也来报道,顿时这件事的影响力就大了起来。我妈甚至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在学校吃坏肚子。我只能不停解释这不是学校食堂出问题而是学校周边的小店有问题。

然并卵,大多数人只关注关键字根本懒得仔细读全文。

所以当时一度的话题是:湖大数十名学生食物中毒,食品安全问题再次被敲警钟。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也是去年我们和师大的校媒一起发起的护树行动,原本是一件好事,最后的新闻报道却成了“湖大师大相隔仅680米却要建两个地铁口。”

网民留言区一片骂声,说我们两所学校没素质。我们有口难辩,自己气的不行。



媒体是风向标,而群众大多无知。新媒体的老师曾经说,绝大多数的网民都只是普通人,缺少对于网络世界真假的辨别能力。

所以,即使我们只是校媒,即使我觉得我们在做正义的事,也请看看,这件事最后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搞错了对象。在我们心里,学校永远处在学生的对立方。其实,我们做校媒,发敏感话题也好,不发也好,我们终极目的不是为了闹事,也不是为了看热闹。我们是想解决,解决问题,为学生谋福利。同样,学校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毙稿,而是希望在维护学校形象和利益的情况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其实想想,学校维护自己形象又有什么问题呢?我们都是学校的学生,受益的最终还是我们。

所以,最终纠结的点应该回到,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我的稿子是不是最终发出来了。如果和学校及时反映能够得到解决,那这篇稿子就有它存在的意义。

我们制造舆论也好,引导舆论也罢,都不是为了和学校作对,也不是为了闹事。而是,我告诉你,我们大家都在关注这件事,我们希望学校也能引起重视!

我们沉默,不是妥协于你的权威。而是,我和你都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学校能越来越好。

我们沉默,不是因为我们害怕受到波及。而是,我希望在一个互相体谅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

我们沉默,不是因为无可奈何。而是,我们始终相信,作为湖大的一份子,我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我们自己的家。

或许今后,我们还是会写一些注定会被毙掉的稿子,可是那又怎样。

我的底线,是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你们,以及,我从来不后悔,在年轻时候,坦坦荡荡的无畏过。

Viki最近可忙了,爱关注不关注,哼!


    关注 Viki种草日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