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置“连道”立意因缘考略

 

【摘要】连道是秦汉王朝在今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地域建置的县级行政单位。本文通过对“连道”二字在建制时的定名立...

汉置“连道”立意因缘考略
李新吾


【摘要】 连道是秦汉王朝在今湖南省涟源市杨市镇地域建置的县级行政单位。本文通过对“连道”二字在建制时的定名立意及其建制前历史、民族背景的考析,认为当时在此建“道”制的原因,是这里有座锡矿山,道名旨在说明:这里是一个出产铅锡矿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关键词】 连道  锡矿山  民族  自治县

一  汉设“连道”定名主旨  

连道一词,始见于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地理志》。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是:“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县十三:……罗,连道,益阳,湘山在北……”1 其次是南朝刘宋范晔的《后汉书·郡国志》:“长沙郡,秦置,雒阳南二千八百里。十三城……连道、昭陵、益阳……”2 由此可知,连道是秦汉时期在今长沙市附近建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其所在的具体地域,据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涟水》记述:“涟水出连道县西,资水之别。水出邵陵县界,南迳连道县,县故城在湘乡县西一百六十里。”3清初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也说:“连道城,(湘乡)县西百六十里,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或曰故城,亦谓之龙城,唐初曾移湘乡县治龙城,即此。寻还旧治。”“龙山,在(湘乡)县西南百八十里,接宝庆府邵阳县界,涟水出其下。其并峙者曰珍琏山,涟水别源出于此,山接新化县界。”4 郦道元和顾祖禹的这3则文献资料给出的,有出于“邵陵县界”、“资水之别”、“南迳连道”的“涟水”(即今涟水的南源孙水),“涟水出其下”的“龙山”,和“县西一百六十里”、“百八十里”距离的起点、北魏及明清时代的“湘乡”县城,这么3个具体、并且相对固定的座标,那么,我们就可以有相当把握地认定,这个县级行政单位的所在地,当即今涟源市的杨市镇一带。

先人为何要用“连道”二字来为这片山地的行政管理机构命名?意在说明什么?我们只能从当时人对这两个汉字字义的理解来寻找答案。连,按“六书”分类,本是个会意字,从辵(走之)从车,本义为人拉的车。但做为名词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特别是出现在“长沙出连锡”中的时候,其所在的具体语境是:“豫章出黄金,长沙出连锡,然堇堇物之所有,取之不足以更费。”5 《汉书·食货志》也说到“连”,其具体语境是:“铸作钱布,皆用铜,淆以连锡”6 可见在汉代人的语言中,“连”做为名词,指的是“锡”一类的金属。据今人郭仁成考证:“《史记·货殖列传》‘长沙出连锡。’《集解》引徐广曰:‘连音莲,铅之未炼者。’又,《广雅·释器》:‘链,铅矿’。这几条合起来看,是连即链。但《汉书·食货志下》云:‘铸作钱布,皆用铜,殽以连锡。’颜师古注引李奇曰:‘铅锡璞名曰连。’这样看来,连不光指铅矿,还包括锡矿在内。”7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知:连,做为名词,在司马迁、班固修史的汉代,指的是富含铅、锡等有色金属的矿石。

道,按“六书”分类,本是个形声字,从辵,首声。本义是指供行走的道路。但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做为行政单位使用时,却是个名词。它在《百官公卿表》中的具体语境是:“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凡县、道、国、邑千五百八十七。”8 在《后汉书》的语境中也是:“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邑。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9 由此可见,在秦汉时期,道,做为名词,指的是一个县级行政单位;而且,它与县是并列的,例如“连道”,指的就是一个名称为“连”的县级单位,就是一个全称。北魏郦道元注《水经》的时候,在其“连道”的全称后面再加一个“县”字,是有点生怕人家看不懂而画蛇添足之嫌的。

当然,郦道元先生称“连道县”,也有可能是没弄懂县级“道”的特殊含义。据《汉书·地理志》记述:“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三,县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国二百四十一。”10 班固这样把“道”置于“县邑”与“侯国”之间单列记述,应当是有其特殊用意的。它承载的,应是秦汉时期官方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实行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建制制度。今人安梅梅认为:“对于秦汉道制的研究,一些通史、专著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近年来,一些学者相继发表文章,对秦汉道制进行论述,文章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涉及道制的相关问题比较多。”11 她引述了罗开玉先生的观点,认为,道虽然是县一级的地方行政建置,但它建置在边远地区,与内地的县有较大区别的。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

第一,道与内地的县在行政建置上不同。内地县制下设乡、里和亭、邮;道下边是当地民族原有的组织系统;

第二,在政治、经济制度方面,道与县也有许多区别。县属百姓必须到政府机关登记户口,并以户、口为基本单位交纳田租口赋、算赋、服徭役等。在道,就只能以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为基本单位。内地的县往往设有众多的办事机构,有较多的吏属。在道,一般只有一个较精简的道府机构,总管各种事务,因此吏员很少,且一般多为“长吏”;

第三,从法制方面看,内地的一般民事纠纷,都须报知政府,并由政府处理;在道,一般民政事务则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内部处理,只有族内不能处理的事,才请政府出面;

第四,在礼制方面,县的官吏百姓的住宅高低、样式、服饰等级、车马装饰、随葬器类和件数都有较统一的规定;在道,这些大体都各民族根据习俗自己决定。民族首领的权力,也远大于内地的乡、里之吏,甚至大于内地的一般官吏和封君。

根据罗开玉和安梅梅的这些观点,秦汉时期的“道”,大致上就相当于唐宋时期的“羁縻州”,今天的兄弟民族“自治县”也应该是其滥觞。

那么,我们根据以上解析资料来今译“连道”,当时定名的主旨,义在说明,这是一个:

盛产铅、锡矿石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二  汉设连道的历史因缘

对于秦汉而言,既是一个出产铅锡矿的地方,地位当然重要。那么,西汉官方为什么又不干脆建县,却做为“道”来设置呢?

汉设连道的历史因缘,我们仍只能从“连”“道”两字的含义来追溯。如前所述,“连”做为名词,概指铅锡矿石。那么用于地名,应该就是指称出产这些矿石的地方。我们以为,这个出产“连”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世界锑都”锡矿山。这样说的理由,首先就是“长沙出连锡”这条记载给出的空间范围:这个“出连锡”的地方,不可能超出当时的长沙国辖区之外。据《汉书·地理志》记述:“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县十三: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荼陵……容陵,安成。”12 这13个县级据点所在的广大地域中,不仅唯有锡矿山的“连”开采历史最悠久,而且也唯有它与“资水之别”的古涟(连)水有关。

正因有这条古涟(连)水的存在,支持我们认定“出连锡”的地方是锡矿山的理由,就还可有如下三端:

一是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里有提示。在前引的《湘乡县-龙山》条目之下,顾先生另外专门写了一条《涟水》条目,全文如下:“涟水,县东南四十里。水有二源,一出龙山,一出珍涟山,合流九十里,有侧水流汇焉,绕县南三十里破石冈下,转至县南,汇而为潭,又东过石潭百余里,入于湘江。”从水流走向的描述,可知此涟水即前引《龙山》条目中“涟水出其下”所指的涟水。其所指既为同一条水,那么,《龙山》条目中的与龙山“并峙者曰珍琏山”,也即《涟水》条目中“珍涟山”。两处山名中的“琏”与“涟”,是同音字异写,其本字应该即“连道”的“连”字。《龙山》条目中的“涟水别源出于此”,呼应了《涟水》条目中的“水有二源,一出龙山,一出珍涟山”,说明这“珍连山”确实是涟水的源头之一。“山接新化县界”,则点明了这座“珍连山”的所在方位,即在从邵阳发源的涟水南源之北,与龙山隔水相对,与新化县接壤。按这个方位,这座“珍连山”,就只可能是今天的锡矿山。

二是锡矿山周边的地形、小地名及矿产都与文献记述相吻合。锡矿山位于今冷水江市北部山区,在顾祖禹撰写《读史方舆纪要》的明末清初,正是新化所属、且与安化相交、与湘乡相邻之地。其东北山麓高茅岭发源、经竹山流入今涟源市区(清末明初的蓝田镇)的小河,即顾祖禹笔下的“涟水别源”。锡矿山西南麓,即至今仍在大量出产锑、铅、锌铁矿石和煤的矿场,其地名即称为“上连”,从此地发源的小河,即称“连溪”;其山脚,地名叫“中连”,现为冷水江市所辖的乡、村两级建制共用的名称,河段则相应地称为“中连溪”;“连溪”流到下游汇入资水,汇入处称为“下连溪”,即今冷水江市区;溪上架有石拱桥,桥名、地名及当地居委会名称,都叫“连溪桥”,书写的时候,有人爱加上个“水”旁,写成“涟溪桥”。这里的一连串乡村地名与河流、桥梁名称,显然和“珍连山”存在有渊源或对应关系。至于锡矿山的主要矿产是锑,并因此而号称“世界锑都”,好像与“连”所指的铅、锡无关。但这只是今人的认知,在清中叶前的先人们,都称这里的锑为锡,并因此而将地名也称之为锡矿山。同时,锡矿山也并非单一地光产锑矿石,它是一个大型的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以及煤炭、石墨等矿产的共生矿藏,大规模地开采了好几百年以后,山上至今还是锑、铁、煤矿井并存,铅、锌产品同列呢。

三是秦汉以前的史料可供旁证。秦汉以前的史料,最具说服力的,是近50年间湖南大量出土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据《湖南通史》记述:“湖南商器含锡、铅量较中原高。这可以增加铜器的硬度和光泽度,是冶铸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经对桃源的方彝鼎、石门的提梁卣、‘父乙’簋等科学测定,都含有锑,而北方的商器大都不含锑,这可能同湖南锑资源丰富有关。根据这些地方特点,湖南省考古学界推测,湖南出土的商青铜器绝大部分是在湖南本地铸造的。”13 此外,能与湖南商器中铅、锡含量较中原高的检测结果相对应的,是楚国政治体制中“连尹”的设置。据郭仁成先生考证,这应该是一个专门负责铅锡矿开发的部级工官。14 楚子熊绎立国,时当商末周初,是一个以工商为立国之基的国度,国家部级职官称为“尹”。据《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述,当时楚国的“连尹”是一个名叫“襄老”的人担任。接着在《襄公十五年》和《昭公二十七年》,也有“屈荡为连尹”和“连尹奢”的记述。《左传》用以纪年的宣公、襄公和昭公都是鲁国的国君,他们年号中记述“连尹”的年代分别为公元前597年、前558年和前515年,相对于楚国,为楚庄公十七年、楚康王二年和楚昭王元年,历时82年。可见楚国“连尹”是个常设的官职,而不是临时性的因人设事。这个官职出现的最早时间虽晚到了公元前597年,但距周平王(前757~前741年)末年楚蚡冒“于是乎启濮”,楚武王(前740~前690年)“始开濮地而有之”15 经略江南,楚国势力进入并经略湖南已达百年,“连尹”所要开发的矿场包括、甚至主要是后来的“连道”,是大有可能的。1957年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错金文字中关于“内澬、沅、澧”的记载,说明至晚到制做此节的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的时候,当时的武汉市长“鄂君启”从今湖北武汉市出发的商船队,已航行到资江流域做生意。这批官商要收购的资江两岸的土特产,应该就包括了“上连”或“珍连山”、即今锡矿山的铅、锡与锑矿石。要不然,紧接楚国之后的秦汉政府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在其东麓建制“连道”。只是由于资江滩多水急,航行不易,车行更是山重路陡,堪比“蜀道”,才有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取之不足以更费”,今可译为“比到市场上买还贵”的感叹。

溯了“连”的背景,我们再溯“道”的缘由,就容易理解西汉王朝的苦衷了。前引的《汉书》和《后汉书》都说“有蛮夷曰道”,《后汉书》还突出了一个“主”字,“主蛮夷曰道”。那么,连道的“蛮夷”是谁们?他们是从哪来的呢?据《战国策·魏策》记述:“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韩诗外传》也有类似的说法。《国语·楚语下》则说:“三苗复九黎之德。”韦昭注释说:“三苗,九黎之后。”这就是说,古人认为,聚居于今湖北省中部到洞庭湖与鄱阳湖之间原住民,是九黎诸族的后代三苗诸族。《后汉书·南蛮传》记述其中一支是帝喾高辛氏之女与盘瓠之后,“今长沙武陵蛮是也。”16 范晔在这里是以长沙、武陵两个郡的名称来做聚居于两郡之间的“蛮夷”的族称,这些“蛮夷”与“连道”建制时的“蛮夷”,血脉上为同一族群。而且,他们与周夷王(约前885年~878年)时的楚国国君熊渠在其口号“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中自称的“蛮夷”,实际上也是同一族属。他们地处南楚,隶属长沙国的前身“江旁十五城”17,同样以工商(采掘与流通)为生存基础。这一点,本是当代娄底号称“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历史渊源,出土于娄底北部山区、今宁乡黄材镇的,以“四羊方尊”和“人面四方鼎”为代表的那批精美绝伦的商器,即是铁(青铜)证。只是因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湘中山地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即使有“连”这样的矿产,但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取之不足以更费”,即成本太高。导致经济文化日趋落后,语言和生活习俗也日渐自成体系。这样子发展下来,到以农业为立国之基、大一统的封建帝国初创的秦汉时期,他们和中原农业发达地区的人们,文化和思维方式都已差距甚远,甚至于已经无法交流;可能已导致求职的官吏都将其视为畏途。这样,才会被西汉王朝视为“鸡肋”,建制时干脆以“道”相待,一任其自生自灭了。

三  小结

限于篇幅,上述两个话题都无法展开讨论;我们暂且根据上述解析,做出如下小结:西汉王朝在今湖南涟源市杨市镇地域设置“连道”县级自治建制,其因缘有三:一是因其西北山区出产“连”、即铅锡矿石;二是因其地居民主体为古三苗遗族;三是因地形封闭交通不便,为当时的边远荒服之地。

谨祈方家教正。

2013年8月于娄底君怡家园梅一阁

1.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

2.后汉书-志第二十四-郡国四

3. 水经注-卷三十八-涟水

4.读史方舆纪要-卷八十-湖广六-长沙府-湘乡县

5.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6. 汉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四

7.郭仁成《楚国经济史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P86

8.汉书-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

9.后汉书-志第二十八-百官五

10.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

11.安梅梅《近年来秦汉道制研究概述》,《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      第4期,P57,P59

12. 汉书-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长沙国

13.伍新福《湖南通史》,湖南出版社,1994年,P79

14.郭仁成《楚国经济史新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P86

15.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16.后汉书-卷八十六-南蛮西南夷列传第七十六

17.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关注 梅研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