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自驾游 【旅游-2(2)】

 

西北自驾游第一天,北京——山西应县——山西偏关县,全天行程594.7公里。...





前言

9月13日,我们从北京出发,行驶365.3公里到达山西应县,游览了应县木塔后继续行驶229.4公里到达山西偏关县,参观了文笔塔、护城楼和万世德广场,晚上在偏关县住宿,全天行程594.7公里。

9月13日行程图



景点1(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只是民间的俗称,官方称谓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它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点。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释迦塔共5层,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应县木塔是我们西北行的第一个景点。







应县木塔的传说
关于应县木塔的传说很多,挑一个流传最广的跟大家说说:传说中将木塔的建造归功于木匠鼻祖鲁班。鲁班的妹妹要与哥哥赛手艺,妹妹说在一夜里能做十二双绣花鞋,哥哥鲁班要是能在一夜之间盖起一座十二层的木塔就算哥哥的手艺高。结果,鲁班真的修成了十二层的木塔,只是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







释迦塔1961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景点2(偏关文笔塔)

文笔塔(又称文笔凌霄塔),在偏关关外的东山上,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空心砖榙,始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是一座七层砖石结构八角雁塔。崇祯八年(1635年)加高四层,共十一层,上书“文笔凌霄”字样。塔高35米,塔底周长29米。这座塔现在已被人们视为偏关的象征,是偏关县城市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站在塔旁,看着古旧的砖石,你可以感受到浓重的历史气息。三百多年来,无论雪雨风霜,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俯视着时代的变迁、世间的冷暖。









景点3(偏关护城楼)

偏关,古称偏头关。历史上就为兵家争战之地。“因地控西北,近逼河套,与漠南仅一水之隔”。同时,它又是宣大门户,延绥通道,故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在偏关的布防。早在五代北汉乾佑四年(951年),就在此处建立了兵寨。明代,全国设九边重镇,其中太原镇就驻防于偏关。历史上一直把偏关与宁武、雁门合称为长城外三关。史载:明武宗皇帝朱厚照视察偏关时,曾言:“此偏头关,创之不易,守之为难”。可见偏关当时的战略地位。







明代偏关城是接传烽火的枢纽,与关城西城墙直线距离约370米。关城北方长城沿线四路烽火传至虎头墩,再三路烽火接力传往腹里山西镇、宁武关、神池堡等处,实为偏关的眼目要害。明万历年间将虎头墩包砖形成空心,称为护城楼。





景点4(偏关万世德广场)

这里需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历史人物——万世德。明代万世德是偏关人民的骄傲。他文武双全,一生,西败“火酋”,东平朝鲜,抗击倭寇,为大明朝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只可惜他的后人参加了反清斗争。清人著史时,他的事迹寥寥带过,著作成了“反书”,今已散失难寻。但是,明皇室为表彰他及部属的功绩,特许他回乡举办“敕旨钦命龙华盛会”,以超度将士亡灵,隆显他在家乡的威望。“龙华盛会”现名“万人大会”,每隔十年举办一回,从1601年开始,已举办41回。下期万人大会将在2021年9月间,在偏关万世德广场举行。

未完待续   谢谢鉴赏!

请继续关注西北自驾游第二天的行程!








    关注 宅婆的宅基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