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牛歌戏,一个极需保护的民间文化活标本!

 

牛歌戏,据传发端于藤县象棋镇道家村。相传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的徵侧姐妹造反,自立为王...







牛歌戏,据传发端于藤县象棋镇道家村。相传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趾郡的徵侧姐妹造反,自立为王。第二年,光武帝刘秀拜马援为伏波将军,发兵南征交趾徵侧、徵腻之叛,后至藤州(今藤县)分兵两路,一路沿浔江溯流直上邕州(今南宁市),至古万寨(今扶绥县)、崇左前往;一路沿北流河而上北流,出钦州、防城前往。沿北流河这一路,兵至窦家寨,遇山洪暴发,江河横溢,旬月兵不能发,遂以石山窦穴为营,以洞穴居兵。兵闲无事,遣二人歌赋作舞,配二胡锣鼓为乐,又邀俚人山歌助兴,曰“偶歌”(“偶”、“牛”土语同音),中原文化与土著民风融合,是以“牛歌戏”之发端。他们带来的中原语言与古百越语互相吸收,逐渐形成了一支新的方言——藤县白话,牛歌戏也只在土白话地区流行。



牛歌戏在窦家寨周边传播,均以本地土白话(属粤语语系)演唱,走文雅一路,唱词比较文雅、含蓄,唱腔生动、戏剧化,大量采用丰富形象的群众化语言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双关等修辞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受群众喜爱并广泛流传。



牛歌戏发源于广西东南部(主要是藤县,平南地区)流行于两广地区的以当地方言为唱词的极具民俗特色在民间广泛流行的著名剧种。牛歌戏言语通俗,形象生动含蓄,谐趣调皮;有不同角色的特定脸谱和扮相;有唱词和特定音乐结构,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如果说京剧是国粹的话,那么牛歌戏便是广西的“区粹”,甚至可以说在藤县,平南,容县等地区是绝对的“国粹”,要知道牛歌戏真实的魅力所在,必须到现场去感受,否则很难明白牛歌戏的大众性,通俗性和独特性。其已入选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藤县牛歌戏的说法,据《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牛歌戏志》(1986年6月编)记载,最早的牛歌戏剧目是《阿赖卖猪》,取材于民间故事,诙谐幽默,生活气息浓厚,一出现就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并且很快流传开来。清光绪年间(约1875年),藤县金鸡镇安村成立“兆丰年”戏班,同期,岭景乡篁村成立“同庆堂”戏班,其后,金鸡、岭景、象棋、天平、新庆等乡先后成立了牛歌戏班,在春节和农闲时走村穿垌演出,牛歌戏开始走向兴盛。20世纪20—30年代,藤县牛歌戏班开始到县外交流演出,很快,他们的身影便经常活跃在桂平、平南、容县等周边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1947年,藤县金鸡乡平山村李发德邀请岑溪三堡乡老鸦村(时属藤县)外号“牙锄七”的覃国基牛歌戏班,到新庆镇均平村黄沙自然村演出,双方共斗戏40多场,不分胜负,成为一段佳话。之后,牛歌戏班的足迹远达广东的封开、郁南、信宜等地,覆盖人口达到1000万,成为浔江流域和北流河流域等白话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解放前,乡村间留下了“阔佬三卖田办剧队”、“覃世茂男扮女装戏团总”、“李秀标传戏至死”等牛歌剧队的传奇故事。



牛歌剧队多在节庆、新居入伙、嫁娶和做寿等时应邀演出。戏班演员一般10人左右。演出内容或是民间传说,或是历史人物事迹,或是社会伦理,都是民间,特别是在农村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故事。如古装戏《孟姜女哭长城》、《杨门女将》、《唐皇李世民》、《薛仁贵征东》,现代牛歌《猪郎倌相亲》、《合家欢》等,有500多本牛歌戏剧本。多分场次、续集表演。《圣旨为媒》中演员学鸡叫添加背景音乐牛歌戏所需场地不大,演出设置简陋,以唱为主,做手、台步、圆场等简单演出动作。演出的道具不多,旦角用手巾,生角用扇子,武生拿一条棍子或刀枪,其余一般是空手上场的。旦角戴头盔,穿花布大襟衫,围一条红裙。生角扎花布头围,身穿花布长衫。其他以“唐装”衫来代替。演员化妆根据剧中人物需要,借鉴粤剧脸谱的不少画法,巧妙勾绘图案在脸上。



牛歌戏《圣旨为媒》演出剧照 音乐结构一般只分上下两个乐句,每两句之间加锣鼓钹间奏,循环反复,结构简单。演员一专多能,既能演唱、扮演多个角色,也会打锣鼓钹,轮翻上场。牛歌戏用藤县(平南)本地白话演唱,唱词与自然腔调接近,听众听得清楚。唱词大量采用群众所熟悉的民间语言,色彩多变,言语通俗,用比喻、借代、比拟、夸张、排比、双关等修辞方法,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形象生动含蓄,显浅易懂,较适合群众的欣赏习惯,观众听起来津津有味,如痴如醉。近代牛歌剧在表演程式上除了保留传统的做手、台步、圆场,还吸收了粤剧表演的水袖功、水波浪等。

演出 如传统牛歌戏有一段唱词是这样的:

真好睇啰真好睇,那家女子得咁威;(咁威,意即“这么漂亮”)

眼似天星眉似月,七星伴月到鸡啼;牙齿犹如绿豆米,讲话犹如鹧鸪啼;腰如黄蜂蛤蟆腿,走路密密裤拖泥。

还有表示后悔为难的:“鲤鱼吞着拦江钓,吃时容易吐时难。”比喻难舍难分:“鹧鸪难舍岭头啼,田螺难离田中泥”等等。

上世纪70年代,县城牛歌戏剧团大院挤满观众 藤县牛歌剧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全盛时期,有牛歌戏剧队300多个,成为广西民间剧队最多的县之一。演艺较高的剧队每年演出达300场以上,收入足以养家,已经达到职业化的程度。



现在牛歌队的收入一般有村场请或个人请两种,村场请的话则由村民你5元、他10元,甚至用大米凑合够数作价,每场收入200 80年代,牛歌戏依然是大受藤县村民欢迎至300元,演员月收入约600至700元。牛纯平哥队是由几对夫妻搭档而成的。牛哥队员多是中年人,他们常年开着摩托车,运着演戏的行头串乡村,除去农忙时节要忙自己的农事,一年四季都有演出。

期间,藤县文化馆据牛歌戏的发展需求,从各牛歌队中挑选优秀人员,对演员的身段、手位、表情等舞台表演基本功进行指导训练,组成文化馆牛歌戏剧队。同时,采取调演加培训的方法,对各乡镇的骨干牛歌戏剧队进行了训练,从而将传统简陋的牛歌戏艺术水平提升了档次。他们也企图从乐器等 90年代,牛歌队常翻山越岭,应邀表演方面改良牛歌戏,加入小提琴伴奏,但群众不接受,仍然喜欢牛歌戏原汁原味、简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当时有名的戏班有“群英乐”剧团、“兆丰年”、“新庆社”、“大坟”、“马四”戏班、纯平牛歌剧队、藤县文化馆牛歌剧队。

牛歌戏在当时的群众心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春节期间、神诞或庙会、元旦等节庆日,牛歌戏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它,便少了一份节日的气氛,少了一份圆满的感觉,心中会不由生出遗憾。如果家里有寿诞、新居入伙、结婚、满今日仍受到很多村民欢迎周岁或商店开张之类的喜事,主人家更是第一时间想到请牛歌戏剧队来乐一番,以增加喜庆的气氛。而戏班在演正戏之前加演的《八仙贺寿》、《福禄临门》、《连生贵子》、《天姬送子》、《招财童子》之类的祝福节目,更是好话连连,让主人家乐开了怀。甚至一些人家做白事,亦要请牛歌戏队演一场丧葬戏。



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农村中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务工,电视的普及、VCD进入农村家庭,文化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发展,牛歌剧队面临后继无人的境地。

2006年藤县只有2个牛歌戏剧队坚持演出,以此艰难谋生,但有时在一个村场竟还能连续演出一个多月。此外,除藤县南部的乡镇,北部的古龙等乡镇,邻县的容县、平南、岑拍成VCD溪也有他们的演出市场。他们也顺应变化,把自己演的牛歌剧拍成VCD光盘出售,以供更多的群众随时观赏。由于有市场,拍摄制作、出售牛歌剧VCD也成为人们谋生的一条新门路。这说明牛歌戏在藤县农村还有较大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重振牛歌戏“雄风”,一些牛歌戏班从剧本、服装到舞台表演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把戏剧表演中的“水波浪”、“运手拉山”等各种动作运用到牛歌戏表演中去;创作了《傻子阿三》、《封山育林》、《照相》等古装现代剧,把现代故事和文明新风放到戏中,“老瓶装新酒”,这牛歌戏唱出的味道还真是新鲜,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水平,让观众耳目一新。从此,藤县城乡又兴起了“牛歌戏热”,甚至有一些群众热衷追起“牛星”来。

文化艺术源于生活、源于群众。研究民间戏剧艺术牛歌戏的发展、演变,为今后如何保留、发展民间文化提供一个有研究、参考价值的活标本,也极需要保护。2008年牛歌戏已入选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资料来源:梧州人民政府网





    关注 藤县52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