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忙入山】-墨父山水画2016年5月第2辑

 

首先提出绘画与诗文相互融通与相互越界的是苏轼。它有几句名言集中体现了这种观点:其一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二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三曰,“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



夏日炎炎忙入山,

昼伏夜出寻葫仙;

他日随风度沧海,

系在腰间倚望天。

(2016年5月题画偶的)



(370×80)cm

接上期……——摘自趙景海《风景这边“读”好》(中国山水画审美蠡测)(节选)

二、造境上的诗意化

首先提出绘画与诗文相互融通与相互越界的是苏轼。它有几句名言集中体现了这种观点:其一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二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三曰,“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这三句名言揭示了中国的传统绘画与诗文的“理一分殊”。



(40×60)cm



(40×60)cm

其一,“诗画本一律”。苏轼的朋友进一步推广到其他文体或媒体形式,如黄庭坚云:“凡书画当观韵,……此与文章同一关纽。”王钦臣(字仲至)云:“固知神骏不易写,心与道合方能知。文章书画固一理,不见摩诘前身应画师。”范温云:“古人律诗亦是一片文章,语或似无伦次,而意若贯珠。……非唯文章,书亦如是。……故唐文皇称右军书云:‘烟霏云敛,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盘,势如斜而反直。’与文章真一理也。”又云:“夫书画文章,盖一理也。”葛立方云:“书画用笔,同一三昧。……而丹青之妙,乃复如诗,当是书法三昧中流出。” 这些观点主要强调绘画与诗文彼此间有共同的规律,即“分殊”的文体或媒体中有一“理”存在。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其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蔡絛云:“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盖画手能状而诗人能言之。”吴龙翰云:“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 这里强调的是诗画互补,两者都要求超越媒体的界限而指向美感状态(神理、韵、兴趣)的共同领域。宋人又由“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推导出“诗中有文,文中有诗”的说法。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30×60)cm

其三,“无形画”、“不语诗”。或者称诗为“有声画”、“无色画”,称画为“无声诗”、“有形诗”。这种说法虽不一定是苏轼最早提出,但可以肯定出自元祐文人集团的诗画创作活动。苏轼的诗写于元祐年间,而其他诗人在同一时期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如黄庭坚云:“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写作无声诗。”又云:“既不能诗成无色之画,画出无声之诗。” 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张舜民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值得注意的是郭熙之说:“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吾人所师。”郭熙是熙宁、元祐间的画家,苏、黄等人都为其画题过诗,他所说的“哲人多谈此”,当指苏、黄等人,而引用的前人言,便是张舜民之诗。此后,“无声诗”、“有形诗”和“有声画”、“无形画”几乎成为谈诗说画的口头禅,甚至歇后语。这些口头禅和歇后语意味着宋人能从诗中看到画的质素,或从画中发现诗的质素,要求人们除了从甲媒体本身的表现性能去欣赏外,还必须从乙媒体的表现角度去理解品评。显然,从“异迹而同趣”的认识里,我们能发现“理一分殊”的影子。

这里我们也无须再破解什么了,中国传统山水画与诗文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已表露无遗。



(370×80)cm

——文待续


    关注 趙景海艺术工作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