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对话】不被假想的恐惧打倒

 

挖掘其早期的创作性的心理体验是对他治愈他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认为,对于不愉快的经历,人们习惯于“有目的...



挖掘其早期的创作性的心理体验是对他治愈他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认为,对于不愉快的经历,人们习惯于“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引起心情不快。但它却不知不觉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换句话来说,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先讲一个有关艾瑞克森的美妙故事。一个女人因两颗门牙有一个大缝而自卑。她找到了大师艾瑞克森。艾瑞克森说,既然你想死,那么就在死前做一件可怕的事吧,练习用牙缝喷水。她练习了一个月,可以喷到很远了,后来她用牙缝喷水到了一个男人身上,男人追上她,后来爱上她,生活得很幸福。艾瑞克森教我们如何接纳矛盾的思想。

阿哲30出头,西装皮鞋,且都是名牌,但脸色看起来很是吓人,面黄肌瘦,一点血色也没有。

8年前,阿哲毕业于某名牌大学,随后进入一家贸易公司,这是一家中外合资的民营企业,在国内外有一定的名气,阿哲负责产品销售,由于有着高学历,加上名牌大学,又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他的事业就像鲜花一样灿烂地怒放,耀眼而辉煌。阿哲说:“每次听到耳边的赞扬声,我都会勉强笑了笑,可是你是知道我的笑容里包含多少难言的苦痛?在人群中享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而我却日益憔悴。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心理疾病。”

“我有个毛病,就是在高楼上总有想跳下去的冲动,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是战战兢兢,我真的怕有一天控制不住自己跳下去了。”陈哲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写满的疲惫。

此语一出,我条件反射似的在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这样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冲动,是家庭危机还是感情纠葛?按照习惯推理,以跳楼这一悲壮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心灵一定遭受过重创。

“哦,不!”阿哲看出我的疑虑,连忙摇摇头说,“其实我热爱生命,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就是对高楼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

“莫名的恐惧感?”我反复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各方面都堪称优越的阿哲为什么会对高楼有按捺不住的恐惧?这里面必然会有一些更为直接的原因,那么其潜意识里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于是,我问阿哲:“这种情况大概什么时候出现的?”阿哲说已有6年了。

“那么,6年前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进一步追问道。按行为主义的观点,恐惧情绪的产生多半是因为对早期生活体验的异化,如早期的心理创伤与环境结合形成恐惧性的条件反射。

“这个……我忘了,”好半天,阿哲才吐出这几个字。

挖掘其早期的创作性的心理体验是对他治愈心理疾病的关键因素。心理学认为,对于不愉快的经历,人们习惯于“有目的地忘却”,以免引起心情不快。但它却不知不觉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往往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换句话来说,它是一种象征性的解除焦虑的心理防卫机制。

在我的反复诱导下,阿哲说:“六年前,我在上海出差,当时住在一家高达56层的宾馆,半夜里,突然传来了尖厉的警报声,迅速翻身下床,并推开窗……”

“推开窗想往下跳!”我接过话茬说,“这是个体生命在遭受威胁时的一种本能反应”。“是啊,我推开窗一看,我当时吓坏了,你要知道,我当时是住在56层啊,要是跳下去肯定没命。”

阿哲虽然逃过此劫,但这种恐怖性的心理体验却根深蒂固地遗留在他的心中。

听完我的分析,阿哲频频点头,认为很有道理:“但问题是,怎样才能改变这种不适应性行为?”

心理学家沃尔帕认为,人的肌肉放松状态与焦虑情绪是一种对抗的过程,一种状态出现必然会对另一种状态起抑制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我决定先让他处于放松状态,然后运用想象脱敏,也就是说,我在口头上进行情景的描述,让他想象生动逼真,并要求他不允许有回避行为,实在无法忍耐而出现严重恐惧时,采用放松疗法对抗,直到他不再出现惊恐反应并能忍耐为止。

最后我要说明的是,我在叙述这个个案的时候,似乎轻松无比,但阿哲却为此付出了两年的艰苦努力。经历了浴火重生的体验,阿哲站在任何高楼也不会有想跳下去的冲动。


    关注 舒曼心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