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宋人绝句鉴赏

 

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古人有一些登览诗,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古人有一些登览诗,它的主旨并不在登览的本身,而在于从中领悟出某种人生哲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都属此类。只不过《登鹳雀楼》意在说明只有登高才能望远,所以要继续登攀;《登飞来峰》则说已站到了最高处,故能高赡远瞩,无所遮碍,重在表现胸襟和气度。

飞来峰,又叫灵鹫峰,在今杭州西湖灵隐山东南。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诗人在鄞县(今浙江宁波)任满返回故乡江西临川,途经杭州在登临中写下此诗。诗的首句点题:“飞来峰上千寻塔”,先交待登临之地点一一飞来峰和峰上的千寻塔。古代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这也是为下面的极目远眺和抒发感慨作好铺垫。按登览诗的常规作法,下面就应描绘登临中所见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是如实地描绘登临者东西瞻望所见之实景。唐代另一首著名的登楼诗一一岑参的《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也是如此;“下窥指高鸟,俯听若惊风”一一写俯视时所见所闻,“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一一写极目远眺;“青松夹道驰,宫观何玲珑”一一写注目细看。而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却一反常规,他不但不去描绘登临时的所见所闻,相反却去描绘一个登临中没有实见的传闻:“闻说鸡鸣见日升”。作者为什么要特意选择自己并未见过的这一景致呢?我想可能与诗人当时的年龄、理想、抱负有关,诗人当时只有三十岁,胸怀大志,朝气蓬勃。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有“矫世变俗之志”(《宋史.王安石传》),在任鄞县令时又多有作为,很受朝廷赏识,鄞县任满不到半年即提为舒州通判。此时正是诗人踌躇满志、风帆正满之时,所以唯有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可以用来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这就象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柳永的名调“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一样,都是他们各自的处境、心绪和精神状态的体现。当然,诗人在此也是巧妙地化用了前人诗句。传说泰山日观峰是“鸡初鸣时见日出”,孟浩然的《天台诗》也云“鸡鸣见日出”。宋人喜欢以才学为诗,但象王安石这样融前人语如己出还是不多见的,这也是王安石绝句的一个重要特色。

以上两句是叙登临之事,描传闻之景。下面两句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议论,只不过它仍然是采用描景的形式。“浮云”,喻谗邪小人;“遮望眼”,指谗邪避明。汉陆贾《新语·慎微篇》云:“故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日”。在王安石之前的一些诗人,也常在诗中对这种恶势力托物讽喻,但调子均比较低沉,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遮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柳宗元的《柳州城楼》:“惊风乱贴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惟有王安石在诗中豪迈地回答:“不畏”!这“不畏”二字,把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勇气和胆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执政后给神宗皇帝所上的奏章中曾提出有名的“三不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而且不管旧党怎样反对,他始终不屈不挠地推行新法,看来,这种精神在他早年的《登飞来峰》一诗中即已露出端倪。那末,诗人又何能“不畏”呢?回答是“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又是个双关句。从表面上看是说他站在千寻塔上,浮云在其下,故能极目远眺,不为所遮,实际上是说他在政治上能高瞻远瞩,认清潮流所向,实质所在,因而不致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为一些小人的干扰而罢休。这首诗看似描景咏物,实则是在揭示一个人生哲理,是一首哲理意味很浓的登临诗。据南宋李壁《王荆公诗文笺注》所称,飞来峰上起初根本没有塔,后来虽有座小塔,所见也不远。可见这首诗意在阐发上述人生哲理,并不在于观赏风光,描摹景物。诗中的这些景物是诗人着意选取出来为上述主题服务的。它们或是传闻,或干脆就是诗人的想象,并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事物。今日的宋塔在飞来峰下而不是飞来峰上,亦可作为侧证。


杭州灵隐寺侧飞来峰和飞来峰下今日宋塔


    关注 铁运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