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聽“流行音樂”的真正動機是什麼?

 

Vol.47價值因獨立而美麗...

BuLiLaGi

ps:版權沒有,違例不究

听首歌还要求榜单、看热度、听安利,这样下去你将无药可救。

Toc听歌有个习惯,从不按套路出牌。我特别讨厌所谓的榜单和精选,并非标榜自己多么与众不同,我只是享受靠自己的大脑与耳朵去甄别音乐好坏的过程,如我之前所说,这个过程可以是无比有趣的,就算现在没有大学那么空闲及情绪化,但我还是尽可能地规划好想要了解的音乐风格,然后去把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听个遍。

就算信息化让万事万物变得不再冗杂,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就该把过去的方式撂在时间里吃灰。独立与系统化的过程,有助于我们建立纯粹的个人审美,虽然它不属于普罗大众,但一定是真实的。在你想要回忆时,回望起家里的一堆唱片或是翻阅起mp3里一张张专辑时,你会发现,串联起这一切的不是冷冰冰的音频编码,而是你成长路上的坚守与转变。夹杂了情感的回忆,本身也变得温暖而有力。

这种看法在我的脑海里早已有之,不过把看法诉诸文字则是最近的事。恰好前阵子看到王小峰老师说过类似的话,话里的观点竟与我不谋而合,这不禁让我的心里有点小激动。(*^__^*)

以下是小峰老师的原话,有兴趣的可以一读:

一个人喜欢阅读或是欣赏文艺作品,他一定会用自己的方式去寻找到属于自己需要的那些东西,不会让别人推介。

很多人会把阅读与欣赏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原因除了懒惰就是蠢,现在流行大量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就知道,人们找不到自己,永远活在别人的标准和世界里,希望自己是别人的镜像,希望别人推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只要你心里有需要,你一定能找到阅读与欣赏的方式,并且乐在其中。

这一点,人可能还不如狗。比如狗除了吃屎,它有时候还会吃些草,是因为草里面含有它身体需要的营养,它身体发出信号,希望能获得这些营养,狗自然会去吃草了。

人退化的比较厉害,或者说进化的比较高级,进化到精神层面,反倒不知道需要什么了,多数人整天连狗都不如,不知道精神上需要什么

一个人要是有阅读与欣赏的习惯,会自然而然走进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最初是模糊和残缺的,要一步步去把它清晰和完整,可能需要一本本书、一部部电影、一张张唱片去填补,实际上就是自己的人生拼图,到了一定程度,你人生的图画就清晰了,越来越知道你需要什么了。

如果总让人推介,最后拼出来的是别人的人生图画,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如你一点基础都没有,还得有位老司机给你带带路,比如说我。不过这是建立在我充分了解你的基础上,不了解就随便推荐,往往会让被推荐者感到你这个人只爱装逼做作,这也是我不轻易卖安利给你们的原因。

对了,前两天看到后台有粉丝留言对「海洛因」那期音乐深有共鸣,这说明了我俩在这首歌上达成了共识,看到有人跟自己喜欢同一首歌,还挺开心呢!后来,这位粉丝向我提了个建议:可以搞一个评论区。

我想告诉你的是:只有开通了原创保护功能的公众号在文尾才有评论区。

为什么我最近赶稿变勤快了?不还是为了这个所谓的原创标么,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Toc总是因为各种懒而不能保证稳定的更新速率,所以我的原创标计划注定是要打水漂了。不过这位病友的建议给了我一个好点子,你们就tm不能写点东西给我呢?

当然我不该命令你们,尤其是这份工还是无偿的,并且我的粉丝量只有46人,而这一切除了浪费你们的时间以外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如果你们中真有人不在乎、闲的蛋疼、心里瘆的慌,欢迎给我投稿。
不明觉厉




Cello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I. Prelude

Johann Sebastian Bach

最近开始系统地欣赏西洋古典音乐,有点中毒勿扰!等我研究熟络后,会给大家一份负责任的安利文。

柏林爱乐大厅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失眠頻道FMinsomnia

今夜無心入眠


    关注 失眠频道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