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与合成器的精妙结合:Contact

 

专辑的精彩之处在于:吉他弹奏和合成器重量级的近乎完美的演绎。...



作者微信ID:chiny7117柏林流派电子乐从它1970年左右一开始就以电子声乐和器乐融合的方式出现,以 Tangerine Dream 乐团作品为最典型的代表。现在我们都知道,德国电子乐兴起是源自于 Krautrock,德摇在其发展一开始就为后来的电子乐留下了大比重的空间。也许这是因为德语发音不那么好听,尤其是在那个以英伦摇滚为领袖的年代。用音乐来表达某些情绪和向往的意愿却不随英国人左右,尽管都是在令人窒息的冷战严酷年代。德国人一定有他们的想法,扬长避短,对新意的探险拓荒精神促使德国人在其中寻得一片广阔的天地。我想这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所具备的特殊品质,反映在音乐创作上就能孵化出种种后代,柏林电子乐正是这样一个宽泛的融合了传统音乐的电子乐领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切似乎都在创办者的意想之外。1977年法国 Jean Michel Jarre 以他全新的手段(电子合成器)和古典音乐相结合创作出偏离传统音乐的旷世名作 《Oxygene》,以及同一年德国名团 Kraftwerk 划时代的作品《Trans-Europe Express》,以及希腊电子乐人 Vangelis 那独特的史诗般的作品的问世,对整个柏林流派电子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乐人吸收了前人的成果对柏林流派电子乐改进创作。但是,秉持了柏林流派创始人之一 Klaus Schulze 那种对器乐反叛的思路,或是尽可能让柏林流派独树一格有别于曾经的或者是已经在出现兴起的其他风格的音乐,电子模拟设备和合成器的运用仍然是这种流派的主角,至少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另外的方式可以替代柏林流派电子乐的支柱之一的“氛围”部分,复杂的音序和节奏表现更不能靠人来完成。

但是器乐,或是合成出来的器乐部分一直在柏林流派里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旋律是音乐的血液。它不像英国人津津乐道自以为傲的摇滚风格,也不像西班牙吉他那样的带有明显的民族风味,它似乎是代表着德国,那种向往一切的精神,那种博大宇宙情怀探险精神,那种超现实主义的无畏精神。听听 Manuel Göttsching (柏林流派奠基人 Ash Ra Tempel 小组成员之一)那宇宙流一样的吉他乐吧!新晋的吉他乐手 Maxxess(Max Schiefele)将自己的作品与电子合成器结合,沿袭并发展了这种经典的融合,并注入了剧烈的情感表现,让柏林流派电子乐发扬光大!

大量的柏林流派电子乐作品听将下来,《Contact》可以说是我保留为“最值得收藏”之十张中的一张。来自两位德国籍乐手 Maxxess & Axess 合作的专辑,其中 Maxxess(Max Schiefele)负责电吉他,木吉他,合成器和编程部分,Axess(Axel Stupplich)负责和声合成和数字合成器部分。

Axess & Maxxess - 2004 Contact
Maxxess & Axess
精彩之处在于:吉他弹奏和合成器重量级的近乎完美的演绎。从第一曲“Tsunami”的开始部分就能很快感觉到,合成旋律和节奏在这里起到了为磅礴吉他演绎的助推作用,以至于吉他音的出现已经达到了某种情绪上的高度。接下来,弹拨越来越尖锐,高音越来越高涨,音速越来越加快,鼓机和音序器随之不断的重新融合,产生了一次又一次极棒的爆发效果!

1/6 Tsunami
2/6 Contact




第二首 “Contact”,在一阵叮当合成音中开始,不断回响的木吉他之后电吉他悄然而至,音乐仿佛是在刻画一副精致的画面,随之深入展开来变得越发具有魅力,木吉他伴随着电子乐不断重复的爆发出乎我的意料却显得越来越美妙。
3/6 Indian Skies
4/6 Close Encounter




第三首 “Indian Skies”忧伤感的开头,并不能阻止奇妙的音序和美妙的韵律到来,这种手法常见于柏林流派电子乐作品中,但出现在本张专辑里,经过前两首高涨的铺垫后,显得格外的精致!缓慢的提升带来听者情绪的起伏尽显作者匠心。同样,这种方式持续到第四首 "Close Encounter",无与伦比的吉他演绎让音乐进入很棒很刺激的境地,你很难在这里找到木吉他、电吉他和合成器三者之间配合的不好的地方,但它并非有意去展示任何一种成分,而是说,美妙的融合缺一不可!第四首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保持热烈,却不失温柔。
5/6 Exile
6/6 Behind The Mirror




第五首“Exile”以怪诞的让人毛骨悚然的强烈氛围感开始,但在一段幽灵般的感觉后非常有渲染力的部分依然不负重托的出现,越来越奔放有力,这似乎给一个平凡的听者以很大的心灵启迪: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让人沉沦,给人以应当积极勃发面对一切的感召,音乐带来的思考和认同显得完全有必要。

长达24分钟的最后一首“Behind the Mirror”,别以为听起来抽象的声音氛围会让结尾显得贫乏黯然无味,柏林流派电子过相当多的作品是拿氛围电子做铺垫的。哀伤的吉他弹奏在第三分钟出现,缓慢的贝斯声增添了更有质地的氛围感,让整段音乐进一步深入渗透进每一个细胞。第六分钟,逐渐凸起的合成乐打掉所有不愉快的氛围和忧伤的弹拨乐,这是最最经典的柏林流派风格!在以上的器乐与合成乐的合奏之后得到了最最彻底的回归!直到第十三分钟逐渐消散留下只有一段轻柔的音序合成消失在一段悲伤的旋律里和冷寂的氛围乐中。而,众望所归之下整张专辑怎肯如此收场罢休?最后七分钟时,一段清新感的合成乐引导了剩下的部分,贝斯的融入让音乐出现了巨大改变:鼓声不期而至,整张专辑正在强有力的收尾 —— 高昂的音乐曲调逐渐取代了原本的悲伤,双吉他演奏再一次成为主旋律,与合成乐交织在一起,仿佛是遭遇了大难的诺亚方舟来到了一片新的海陆世界,太棒太棒了!感慨万千,回味无穷,荡气回肠!

这是一张极其美妙而且有影响力的专辑,因为对高亢的吉他乐拿捏有度,所以听者不会在很快到来的结束时有头昏眼花的感觉。会忍不住去想象,这样的作品如果在现场观摩音乐会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呢! 更棒的是,作者曾在2004年5月在位于英国莱切斯特的国家太空中心举办了这次音乐会,真正给乐迷带去一次超值的聆听体验。


    关注 柏林流派电子乐鉴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