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绕城路中的一段土城墙遗迹

 

简单南绕城路中的一段土城墙遗迹张小强在西宁市共和路南段以西,南大街南段以东,南门外体育场南侧有...





南绕城路中
的一段土城墙遗迹
 张小强


在西宁市共和路南段以西,南大街南段以东,南门外体育场南侧有一段南绕城公路十分奇特,其中间有一条长约400 米,底宽约有近20 米,高达10多米,顶宽约有5米的人造土山梁,安然无恙地纵卧在公路中间。周边还拉扯了多层铁蒺藜网,不让人们攀登,筑路工人未动它一铣土,往来的汽车见了它得绕道而行,好像它的尊容神圣不可侵犯,这就是一段珍贵的古代土城墙遗迹。西宁市人民政府对这一段土城墙坚决不让拆除,还说是有了这一段土城墙提高了城市等级,增加了城市品位,为西宁市增添了光彩,要珍惜它、保护它,有条件还要修缮它。



调查中,当地的老年人对我说,别小看这段其貌不扬的土山梁,它称“土城墙”。是五代十国时筑的青唐城南城墙遗迹。也是宋朝、金朝、西夏朝、元朝时期的西宁州城南城墙遗迹。代表着宋元两个朝代的整个历史时期。从宋朝初期算起,到明朝初期至,约有近400 年的历史,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目前是西宁市保存最早的一段城墙,很有史料价值,值得我们去爱护它,维护它。人民政府作出不拆除而要保护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代表了人们的心声。试想,如果今天把它拆除了,去哪里去寻找这段有物证的历史。去哪里去找这段活生生的历史资料。那时花千金也难买到,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故 1987 年 6月3日,被西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列入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 年 9月,又晋升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规定保护范围,以南门外体育场现有城墙为准,四周向外各划定25 米为保护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这里取土,或搞建设。

又说:当年的城市规模很大,东约到今共和路,西约到今长江路,南至今南绕城路中段,北约到今七一路。周长达20 余里。城开八个门,分为东城区和西城区。当时的政者和他的亲眷住在西城区,商业贸易在东城区。后来,明朝建的卫城,也是清朝的府城只是州城的一半。规模虽然小了些,但城市紧凑了。民国时期,土城墙要比现在长的多,我们经常上去玩耍。如抓鸟、拔草、放羊、放风筝、闲喧等。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西宁卫城保存的较为完整。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西宁卫城的城墙逐步被拆除。现在能看到的只有东城墙和北城墙的残迹;南城墙、西城墙虽有点,但只是廖廖无几。



乡亲们说的这些,引起了我极大兴趣,为查找资料提供了线索。不过是真是假,待翻阅了资料,方能确定。

资料告诉我,乡亲们说的与有关资料大致相符合。现分三个部分叙述如下,以雅俗共赏。

1

建城时间

青唐城建城时间史书无有明确记载。《西宁府新志》卷三地理沿革表说是五代十国时期吐蕃(今藏族)人筑。学者们多数认为在宋景 祐二年(1035 年)以后。依据是《续资治通鉴长编》景祐二年记事下,有李焘注引高永年《元符陇右目录》记载曰:元昊既行赂,确厮罗二子,遂举兵犯宗哥(今湟水流域)及破牦牛城(今大通新城),喃厮罗势折,西往青唐。”高永年原是藏民,归宋朝后曾亲自参与宋朝元符二年(1099 年)、崇宁二年(1103 年)两次西征。崇宁四年(1 105 年)二月,死于今二十里铺一带。我的理解《府新志》说应是唐朝后期,宋朝以前;《长编》说的应是宋朝前期。两个记载都没有确定具体时间,而确定了一个大概时间。书中说的“西往青唐”那个时间,笔者认为,那时的青唐城早已形成了。



2

地理位置与规模

明朝后期刘敏宽、龙膺纂修的《西宁卫志》载:“西宁州故城,今一半在城南。”清朝乾隆年间,杨应琚纂修的《西宁府新志》卷七地理古迹篇载:“西宁府西宁县的西宁州故城,在郡城南。颓垣壁立,遗址犹在。明一统志云:西宁废州在卫城西南。行都司志云:自城西至南迤东约八里余,乃西宁州故城是也。”宋朝李远著的《青唐录》载:“沿湟水西行,到青唐城,沿岸居民依水筑屋而居,城枕湟水之南……。城之西有青唐水注宗河。”《卫志》说的“西宁州故城今一半在城南”,我的理解是南面州城的一半已经放弃,正如《府新志》说的西宁废州城,那就是说,明朝所筑的西宁卫城是利用了州城的北半部。南半部和北半部加起来才是西宁州城的全部,也就是青唐城的全部。《府新志》说的“西宁州故城颓垣壁立,遗址犹存。”我的理解是清朝乾隆那个朝代,青唐城的城墙虽然残破,但保存的较为完好,无多大毁坏。“自城西至南迤东约八里余,乃是西宁州故城。”我的理解是自明朝所筑卫城西城墙向南再向东,这才是西宁州老城的南半部,这是青唐城的南半部的走向和地域。《青唐录》说的“宗河”,即藏语湟水河的音译,今称“湟水河”,也称“西宁北大河”。“城枕湟水之南”,意思说,青唐城的地理位置在今湟水河之南。“城之西有青唐水”,青唐水指的是今西宁南川河,意思说青唐城的地理位置应在南川河以东。这里的河水有大山作屏障,一般是不会改道的。这些资料正好说明了青唐城,即西宁州城在西宁地区的位置。正如民国八年(1919 年),周希武著的《玉树调查记》说的那样:“城南百余步南山麓上,有古城遗址,自西而东,与南城墙(按:指西宁府城的南城墙)等长,城内亦有旧城东北隅遗址,据《府新志》谓即宋、元西宁州故城,今城乃明初耿秉文建,基割旧城之半,围九里许。”《青海考古纪实》说的更清楚,书中说:“在明代城址以南的南门外体育场内有一段城墙,……。气度不凡,规模宏大,面积广阔,结合文献认定为踊厮罗的政治中心——青唐城。无独有偶,1990 年,在西宁花园南街(按:沿此街向南行不足1里就可抵达南门外体育场)明代城墙下,出土了一批窑藏铜器,有钵、灯、玉壶春瓶、佛教法器等宋代时期的物品。城墙是建在一座寺院遗址之上。寺庙一般建在人们居住较集中的地方。这一发现,又为青唐城在西宁的位置提供了活生生的历史资料。

城市的大小,《青海地方史略》(征求意见稿)说的非常清楚,无需要怎样去理解。书中说:“青唐城周回二十余里,同明朝洪武年间筑的西宁城垣基本相同,但南面东面延伸较远,包括现在部分的南滩、磨尔园及东关地区。”

西宁州故城的另一半,即明代筑的卫城也需要在本文中交待一下,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料。关于西宁卫城的情况,《西宁卫志》和《西宁府新志》记载的既清楚又完整。归纳起来是西宁府附郭西宁县,城因屋为基,池不能环。……。明洪武十九年(1387 年),长兴侯耿秉文率陕西诸卫军士筑之。城周长九里一百八十三步又尺(即 5313 米),高五丈(即16.0 米),基宽五丈(即 16.0 米)。护城壕深一丈五尺(即4.8 米),宽二丈五尺(即 8.0 米)。修有四座城门,角楼4座,敌楼19座,逻铺34间。明嘉靖二十二年(1542 年),在东稍门外增添了月城。明万历三年(1575 年),在城墙内外添加了护城砖。明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修建了东城楼,补筑城墙七百五十八丈(即 2425 米),维修了2座门楼,4座敌台,2座角楼,6间逻铺。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 年),增置了18座关城悬楼。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做了部分补修工作。清雍正十一年(1733 年),修补了城墙一千五百三十六丈(即4915 米),城门4座,城楼4座,并增修了城楼2座,角楼4座,炮台31座,驰道 4 条,榨门4座。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 年)、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 年)、清同治十年(1872 年)也都曾做过部分维修。清光绪八年(1882 年),修补了东关三面城墙,长八百八十一丈五尺(即 2720米),高三丈五尺(即 11 米)至四丈五尺(即 13 米),顶宽一丈三尺(即4.2 米),修垛口1020个,炮台8座,城楼3座,女墙1道,水槽16 条。新开南、北稍门各1座,门洞用砖券成。我的理解这个资料正好填补了西宁州故城的北半部分,但不是州城的原貌,却是一个新的卫城。



3

城名历史沿革

《西宁府新志》卷之九建置城池篇说:西宁府附西宁县,汉建西平亭。魏黄初三年为西平郡。凭倚西平亭,增筑南西北三城。晋因之。元魏隋为鄯州。大业中复为西平,唐为鄯州西平郡,都督府。没吐蕃,号青唐城。宋复建鄯州。崇宁中改为西宁州。元因之。明洪武十九年,长兴侯耿秉文筑西宁城。根据这个记载,远的不说,单说唐为鄯州西平郡后边的一句话是“耿秉文筑西宁卫城”。我的理解是指明洪武十九年(1386 年),长兴侯耿秉文重新规划,重新设计,重新施工筑的西宁卫城。明朝在此设卫,辖六个所,管理近边藏族,把这里作为边陲重镇。明朝虽然在这里割旧城的一半修筑了卫城,但并有改动“西宁”二字,认为在此取“西宁”二字恰到好处,使“西宁”之名延续了下来。从清朝到民国,直到现在,仍然使用西宁之名。

老东关在这里等着你的加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跳转商城


    关注 老东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