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老木匠:让木头说故事

 

南浔工业出品...




精雕细琢说故事

这些年,木雕这项古老工艺,唤起了群众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与追求。

家住菱湖镇的姚克年,今年76岁,平时喜欢戴皮帽、穿皮衣。凭借着一颗精益求精的心,他用一双粗糙的手,在单调的木头上刻画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因缘际会 自学手艺

姚克年与木雕工艺的缘分源于16岁那年。家境不甚富足的他深知养父母不易,就开始自立门户。正在纠结该干点什么的时候,他正好经过一家木工厂,一个念头突然闪现。

姚克年硬着头皮走进了木工厂。那是一家专门代加工家具的小型企业。只见厂房里堆放着几个老式餐橱,还有若干的条箱和几张八仙桌。

见工人没说什么,姚克年的胆子大了起来,看他们细细地雕刻着,低声攀谈起来。得知做木工并不是很难,主要靠耐心和韧劲的时候,姚克年心里乐开了花。

一回家,他就用攒下的积蓄买了刻刀、木锉、斧子、锯子等工具,凭着一股子劲开始自学。

刻刀不知坏了几把,手几乎一直肿着,木锉、斧子、锯子个个锋利,稍有不慎就会划伤。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地,姚克年的技艺娴熟起来。

牛刀小试 初露锋芒

是骡子是马,总该拉出来溜溜。姚克年带着自认为最好的作品——一只小型雕花椅来到了木工厂。

当工人看到他的作品时,并不相信出自他的手。而当姚克年伸出满是伤痕的手时,工人们发出了惊叹:“实在是不可思议。”

姚克年接到的第一桩生意,是帮人做一对条箱。白天做条箱的轮廓,晚上雕刻花纹,第二天上漆……姚克年火急火燎地把刚做好的条箱送到了顾客家里。

看到条箱的接口处榫卯相接得当,侧面雕刻的镂空铜板大小合适,精细逼真,摸上去还光滑不毛手,顾客接连说了几遍“好”。

从那以后,姚克年的木工生意越做越顺手。他用吃苦、钻研的劲头把活越做越精细,连要求苛刻的顾客都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技艺的成熟,姚克年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雕刻花样上创新。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观了一场木工雕刻的展销会,看到了很多木雕艺术品和新鲜样式。此后,姚克年就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拿着纸和笔潜心研究新花样,制作质量好,外型美的木雕产品。

摸索前进 苦尽甘来

心至苦,事至盛,渐渐地,姚克年在菱湖镇当地有了名气。他利用自己传统的手工技术和资源,结合本地的特色文化,发掘传统家具背后的文化内涵,研制热销的产品。

在其木工店门口处,摆放着尚未上漆的红木太师椅三件套。“其它更好的家具都被买走了。这是我前阵子花了两个多月刚雕刻完工的。”姚克年指着太师椅介绍起来,“这代表天,中间是财神,两边是龙头,下边是祥云,椅子把手下面是灵芝……”只见一张太师椅上,大大小小雕刻了20多种图案,尤其是财神图案,惟妙惟肖,手上拿着的如意纹路清晰,就连衣服褶皱都层次分明。

在姚克年看来,木雕这门老手艺需要时间的沉淀。“这是门讲究的功夫,由外向内,通过一步步减去废料,循序渐进地把形体挖掘显现出来。木纹与雕痕、光滑与粗糙、凹面与凸面、圆刀排列、平刀切削等都要靠下苦功夫日积月累练就。”现在,姚克年还限量手工制作红榉木、香樟、黄花梨、鸡翅木等木工家具产品,铺开了高档家具的销路。

“大家一声声的‘姚木匠’让我听了很开心,希望可以一直做下去。”姚克年笑着说。

来源:南浔时报

编辑:姚佳




    关注 南浔工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