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书就会瞌睡难道无药可救了?!

 

外界信息转化率偏低的情况下,人就会有放空、发呆乃至犯困的倾向。看书犯困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情境。...






文/《恋爱心理学》老师叶壮

先放出结论,有些人说看书就困,归根结底是:

外界信息转化率偏低的情况下,人就会有放空、发呆乃至犯困的倾向。看书犯困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情境。
有人批评别人看不进书,是?

动机原因——你不带着求知欲去读,你困了;

微观环境原因——你这厢看书,你老妈那厢打麻将大呼小叫;

宏观环境原因——你全家都没爱看书的氛围,打小你就没培养起看书的好习惯,所以见字儿就着;

阅读习惯——你躺着看你能不困吗。
有人自我批评看不进书。是——

我看不明白——来来回回看,还是不知道说什么;

我不擅长看大部头——我是看动漫出身的,全是字儿我看着困;

我是易困体质——我干什么我都爱犯困。


其实在我看来,全是间接原因。真正的原因就是我刚才提到的那一个:你信息的转化率不行。

大家先来跟我看一段话:



如果气球炸了,但人们听不到破裂声,因为他们距离气球的位置太远了。关着的窗户也会阻止声音的传播,因为大多数的楼隔音效果良好。由于所有的运作有赖于稳定的电流,因而电线中央的一处破裂也可能导致问题。当然,这家伙可以大喊大叫,但人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传得很远。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乐器上的线可能会发生断裂。如果这样,讯息就没有搬走了。很明显,最好的情况是距离更短些,这样潜在的问题会少不少。在面对面接触时,出错的情况是最少的。

再来看另一段话:



武松叫他说一句,却叫胡正卿写一句。王婆道:"咬虫!你先招了,我如何赖得过!只苦了老身!"王婆也只得招认了。把这婆子口词也叫胡正卿写了。从头至尾都写在上面。叫他两个都点指画了字,就叫四家邻舍画了名,也画了字。叫土兵取碗酒来供养在灵床子前,拖过这妇人来跪在灵前,喝那老狗也跪在灵前,洒泪道:"哥哥灵魂不远!今日兄弟与你报仇雪恨!"叫兵把纸钱点着。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四家邻舍眼都定了,只掩了脸,看他忒凶,又不敢劝,只得随顺他。

诸位看官,哪段看着困?

前段是John Bransford和Maricia Johnson两位教授在1972年研究语言认知加工时专门为了让人们“犯困”的阅读材料。

后者是《水浒传》里武松杀嫂选段。

1974年,Harviland和Clark给参加实验的人们呈现了一些流水账一般的段落,之后通过测验来确定人们的理解程度。面对下面这两句话时,人们的反应明显不一样:



我们从车中拿出了一些啤酒。啤酒是温的。

我们检查了野餐的食物准备。啤酒是温的。

人们对后面的这句话加工时间更长,回忆效率更低,复现水平更差——说白了,就是第一反应没太看明白,而且就算看明白了也很快忘掉了。这就是典型的信息转化率不高。

你看一篇艰深的数学论文看不到一千字就昏昏欲睡,最大的原因是你看不懂,跟你有没有兴趣着实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能看懂又喜欢的人自然会看的津津有味。

我好几次尝试看《红楼梦》,基本在“宝玉初尝云雨情”这一章过后就坚持不下去了,因为也就云雨情我能很连贯的看下来。

主席当年在闹市中认真学习,长期以来一直是段佳话,但是——你把他看的书一水儿全换成英文原著你让他试试,他也困。

我也曾经尝试看过一些经文,完全看不懂的时候也困,自己都觉得缺乏该有的敬意,再一次与阅读经文相关的讨论过后,受很多高人启发,现在再看也能有所体悟了,信息转化率上来了,竟然也变得手不释卷起来。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看一段话看的云里雾里不明就里,翻来覆去的看又可能因为生词或诡异的翻译导致依然稀里糊涂,硬着头皮看下去吧——一页看完了以后在脑海中拷问自我:这厮到底讲了个啥?是我差到看不懂还是他根本没写清?

不是我生得傻,不是他写得差,只是“看不懂”三字让喜悦的阅读变成了困意中的煎熬。

最后,我想大家比较感兴趣编出上面我引用的哪段让读者完全confused的人是谁,就是他——



如果你觉得那段实验文字比水浒选段更引人入胜的,两个原因:一是我的选材问题,没考虑到大家对文白参半的语言材料的信息转化率貌似不高。二是存在期望效应,我真的给的是个烂布头,确实没必要拿它当藏宝图……

那问题来了,应该如何提高信息转化率?

信息的内化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上讲,是更新自己的图式的过程。而图式,就是个体有组织的经验网络。

你是不是开始犯困了?忍一忍,让我给你看个例子。
这是个啥?

这是个啥?
你会说——狗。
那这又是个啥?

那这又是个啥?
你会说——也是狗。
那这是个什么?

那这是个什么?你会说——还是狗。

这三条狗,从体型到外貌差异都很大,但是你都知道一个事情,而且反应很快——它们都是狗。

因为虽然彼此千差万别,但是你的脑子里面拥有一个与狗相关的足够复杂的经验网络——这个“图式”——可以帮你有效地将外界信息成功转化。

但是,每个人的图式不一样,是一个活到老发展到老的过程。

图式不够丰富导致信息转化率偏低会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下:

很多人认为相比较下,左边的更接近他们内心“狼”的图式,而非“狗”的图式。于是:

很多人认为相比较下,左边的更接近他们内心“狼”的图式,而非“狗”的图式。于是:



到底是狼还是狗?

如果当地人图式中的经验足够丰富,就不至于出现这样的惨事。

但是,人们就会开始产生分歧,因为这跟你现有的图式可能有矛盾,你的信息转化率下降了。

回到正题来。

你看书过程中转化率偏低的问题的本质跟上面讲的狗的识别是一样的。你看书中碰到了太多对你而言介于“狼”和“狗”之间的内容,搞得自己都晕晕乎乎的。

你的图示中,“叶壮”是一个挺正常的名字,你一看就能成功获取信息,但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呢?后者可能并不存在于不熟悉历史的你的“人名”图式之中,你的转化率自然高不起来。

我妈到现在都不愿意跟我看中文字幕的外文电影,原因有二:一是人名、地名等等太长太怪,二是看画面就顾不上看字幕。这都导致她看电影获得的信息难以保持连贯,自然会看《逃离德黑兰》都能睡着。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妄言谈谈抛开了生理因素的改善方法。
增大在阅读中牵扯的图式
我爸最近突然爱看经文典籍,以前他从来不看的。不过跟我一谈起来我发现他基本都在说他在与自己的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的阅读心得,至于经文本身到底在佛法上有什么高论他并不在意。至于我,在阅读《认知神经科学》的时候,基本上完全不是本着为学而学的心态读的,在阅读过程中,大量牵涉了与我需要培训的内容与客户相关的要素。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就事论事地使用狭隘的图式,未必完全有利于信息的转化。别为了学而学,这样要学进去需要太高的觉悟,难听点儿说,“功利”些去看书吧,让书跟你结合的更紧密点儿,时时觉得书中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太痛苦,在里面找到自己,信息转化率就上来的。
情绪化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情绪
你说看书枯燥——做实验也枯燥,传说牛顿照样把怀表给煮了。你看小说看得“兴致盎然”,是情绪化的结果。你在高考前作习题集的时候,做出一道很难的几何题,四十分钟仿佛一晃而过,你也有种登顶珠峰的感觉不是吗?李大眼的《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看着带劲,自然不犯困;法律条文、规章制度、教材解析呢?从李大眼到热血网文、后宫网文、耽美网文,让人爱不释手的原因在于能勾起情绪,勾起情绪的原因在于和个体的图式以及感兴趣的主题结合的非常紧密——为了不犯困,就要敢于让书本触碰自己的G点。不过G点难找,这也是有目共睹的。
专注有道“门槛”
看书这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渐入佳境的,很少有人抓起一本书来立刻就津津有味起来——这种情况不是人太优秀就是书太优秀。咱们也没必要追求像个嗜读的病人一样见书就上,别给自己太沉重的包袱。请你说服自己接受这一点:专注地看书是有一个很虚无的门槛。放慢阅读速度、理清文字思路、优化阅读环境——都是为了让你更快地摸到这个门槛。在很多情况下,过了这个槛以后,速度自然提升,思路自然清晰,环境自然变得无关紧要。
选择信息通路
《三国演义》太厚你看不进去,你看电视剧嘛,你为的是知道诸葛亮到底有多么“多智而近妖”,又不是为了炫耀你看过四大名著。声音、图像等等具体的信息,有时候有比文字更有感染力、更高效的转化。如果看书就能解决一切信息纳入的问题,还要我们培训师干什么。事实上,多感觉通道的信息输入,的确会给你既有的图式带来更直观的信息和更直接的改变,但缺陷是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己的个性化思考。看书是个手段,如果你阅读只是为了获取信息,就应该着眼于“获取信息”而非“阅读”,这上面结果导向一点没什么错。但如果你阅读就是为了“享受阅读本身”,那请原谅我冒昧的问一句,如果你压根儿就不享受你对当下这本书的阅读,你还读个什么劲啊?

以上是我关于“改善信息转化率偏低的问题以更好地阅读”的一些看法,但愿能帮大家看东西时没那么容易打瞌睡。

好,都醒醒,下课!



打造属于你的“口袋里的大学”,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万门大学app

↓↓↓


    关注 万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