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的变色龙

 

上面这幅画是今天在中央美院的毕业展上看到的。作者的灵感源自这样一个假设实验——「变色龙照镜子时候它的颜色会怎样变化?」...



上面这幅画是今天在中央美院的毕业展上看到的。作者的灵感源自这样一个假设实验——「变色龙照镜子时候它的颜色会怎样变化?」

这个问题有若干种答案:「变色龙会不断变换颜色最终保持在某个平衡状态」,「变色龙会回归到某种自身原始的颜色」,「变色龙会保持在看到镜像一瞬间的颜色」等等。

我不建议你上网搜索相关实验的结果,因为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理想情况下这个哲学命题引申出来的种种思考。

这幅画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的思考,镜子中的变色龙被描绘成一个低分辨率的镜像。像素化的形象正是网络时代的特征:生活在网络的人们把自己的人格投影在如「朋友圈」的社交网络中,再根据「朋友圈」的反馈调整虚拟世界中自我,使其逼近理想化的形象。而现实中的人在不知不觉中也随着「虚拟的自我」改变了真实自我。画中像素化后的变色龙正如社交网络中被投影的人格,而现实中的变色龙则不断在嵌套循环中对照镜子找寻「自我」的定位,这过程像在两堵墙间无休止震荡的水波。



变色龙的思考还有更高级的解释,出自凯文·凯利(以下简称K·K)的《失控》。K·K认为「不断变色的过程」正是生命的表现——在持久的不稳定状态不断寻求稳定的状态。小到个体,大到整个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在演绎一种物种与物种,生命与自然之间「非均衡不稳定」的态势,从宏观上又构成了「稳定」的生命力。一旦非均衡的态势打破,生命力便消失,落入寂灭。K·K描述了科学家如何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推论任意一颗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如果星球表面的化学成分在整体上趋于不稳定的非均衡状态,那么这颗星球就有生命迹象。反之,稳定的化学状态中,很可能是一片寂静。

「镜中变色龙」给K·K的启发还不限于此,鉴于篇幅限制不展开讨论,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这本《失控》。下面我仅从个人角度,阐述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在以前的文字中,我经常探讨「我」的概念。其实在小时候,我在睡前就经常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什么?随着「我」这种反思的深入,意识经常进入一片混乱的黑洞。年龄增大后这种思考渐渐模糊消失。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这种疑惑消失在成长的岁月里。因为「我」是随着自身与世界,与周围人的接触增多,逐渐从他人的反馈中激荡出来的形象。每个「他人」都是「我」的一面镜子,我们从他人的态度中觉察到自我,然后不断修正它,让它逼近我们心目中的样子。这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清晰,我们成为了自然的人,成为了社会中的人。我们常说「改变自我形象」,其实是为了「改变他人心中我的形象」。

所以,个人形象是社会各个方面投射回来的影子叠加而成的。进一步讲,过早的锁定个人形象,把自己定位成某种身份或性格的人,就失去了从其他投影中修正自我的动力,就会理所当然的认为,「我本来就是那样的」。这就忽略了「自我形象并不是最初由自己定义的,我们只是顺应周围的反射而改变的变色龙」这一事实。

如果按照K·K的说法,个人,群体都是「活系统」,那么本质上不管是个人还是公司、国家,都应该具有这种性质。现实中用所谓「互联网思维」,「XX商业模式」、「XX主义」做自身的限定条件,都像是在说「我本来就是那样的」,是为了虚伪的单一假设,而放弃在激荡中逼近更加完善的反面教材。

继续讨论这话题就会变成「不能说的事儿」,或者带有浓厚的「鸡汤」味,所以就此打住。


    关注 黑白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