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的火焰山不是一个幻想,它就在这里

 

火焰山真的有火、也有烟。...





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并不是吴承恩的想象,这个地方比流沙河真实得多,原型就在当时的高昌境内。

文/蔡铁鹰

摄影/易水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7—10公里,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褶皱低山。主要由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

这座山一直被当作《西游记》里“火焰山”的原型,从来没有人怀疑过。远远看去,赭红色的山体真有点像火焰,再加上吐鲁番盆地的高温,确实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西游记》在写到火焰山时,是这样描写的:“敝地唤作火焰山,无春无秋。四季皆热。(那山)却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

在探寻取经故事题材的来源而对《西游记》里的情节逐一求证中,我发现,这个故事显然不是吴承恩创造的。

早在晚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火焰山就已经出现,只不过当时被称作“火类拗”。其中第六节写道:“又忽遇一道野火连天,大生烟焰,行走不得。”这应当是后来所有火焰山故事的雏形和来源。

鉴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诞生的年代和其质朴原始的形态,我坚信其中的每一段故事都有其印象深刻的记忆或者原因——这几乎是原始传说故事诞生的法则——而且,这“火”是野火;这“烟”,是有焰的烟,言之凿凿,应当就是新疆的煤田自燃大火。

新疆的煤田自燃,主要因天山的地质活动较为剧烈,使埋在地层中的水平煤层,经过多次地质运动后变成倾斜煤层,流水冲刷和风蚀使煤层露头,暴露出的煤层与空气接触氧化引发煤层自燃,最终形成煤田火区。

几年前有记者采访新疆硫磺沟时有这样的描述:“经过半天的颠簸,车终于驶进硫磺沟煤田火区。眼前的景象让人觉得恍若置身吴承恩笔下的火焰山:蓝幽幽的火苗从地底下呼呼窜出,漫山遍野烟气氤氲,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离火区还有几百米就觉炙人的热浪扑面而来。”

这火究竟何时烧起来的,无人知晓,但在百余年前,这里已是“裂隙纵横,浓烟弥漫,岩隙见火焰呼呼,经年不息”。这个硫磺沟自燃火区距乌鲁木齐仅40多公里。
摄影/郝沛


硫磺沟位于天山北麓,连绵百余里,是新疆面积较大的煤田火区,因地下煤层燃烧产生的硫磺气味而得名。

《宋史·外国传·高昌》卷四百九十中曾记载奇台县有一处广达几平方公里的自燃火区,自唐朝就已经烧起,是由于当时采煤时就地取火引起的。其中引用了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宋使臣王延德从高昌赴北庭(今吉木萨尔)途中的记录:“北庭山中出煤砂,山中常有烟气,涌起若云雾。至夕火焰若炬火,照见禽鼠皆赤。采者着木底鞋取之,皮者即焦。”

我认为这就相当可信了。把这大火的起源从太平兴国年间上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也是合理的。到晚清,这样的记载还在延续,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奇台县乡土志》说:“红沙泉迄于老君庙煤矿,火焰四时不息。凡窑户挖取必俟秋末冬初,方可前往。若春秋二季,火气逼人,不敢向迩。”这样的记载应该说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所谓的“野火连天,大生烟焰”是一脉相承的。

硫磺沟和奇台县的两处煤田大火几年前运用新的煤田阻燃方式都已扑灭了,正是由于对灭火的报道才让我知道新疆还有如此独特的景观,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仍在燃烧的自燃煤田,但是“火焰山”源出于此,我却不再有怀疑。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关注 芸芸众生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