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世界中一夫妻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了两条让世界惊叹的路。一条是已经家喻户晓的青藏铁路,另一条则仿佛养在深闺,鲜有人留意,那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建了两条让世界惊叹的路。一条是已经家喻户晓的青藏铁路,另一条则仿佛养在深闺,鲜有人留意,那就是塔克拉玛干公路。



这条路不长也不短,522公里,恰恰南北纵贯了全世界最大的流沙沙漠。它北连314国道,南接315国道,途经轮南油田、塔中油田,于1995年竣工通车。

在最恶劣的自然条件中,最近的十多年,它基本保持了全年可通行。其奥秘就在沿公路分布的那108间红顶蓝墙、俨然沙漠风景的小房子,其中一间的主人郑德章告诉记者,它们被称为“水井房”。



两个人的世界

塔克拉玛干公路是世界上穿越流沙沙漠最长的等级公路。2003年,为了抵御沙漠恶劣环境对公路的损害,沙漠防护林生态工程开工建设,2005年建成,一望无际的沙漠里,突然多了这么大面积的一些绿化树木,自然需要有人打理。于是,水井房也就应运而生。



每一个水井房,住下了一对夫妻。108间水井房,就意味着108对夫妻。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照顾好自己负责区域内的绿化树木,防旱防灾。郑德章和他爱人王会容是其中的一对,迄今已经整十年。

五月的塔克拉玛干足够热,太阳兜头晒下来,树木无精打采的,望向远处,似乎总有一团雾气飘在天际。郑师傅招呼着记者坐下,端来一杯水,点上一颗烟,跟记者攀谈起来。

“我跟我对象2006年来这里的,今年刚好是第十年,时间还挺快,今年我56,我对象51,每天就我俩,平时也基本见不到别人,早晨起来,我打开机器阀门给这些树木浇水,然后去检查水管有没有被那些小动物咬坏,另外还要对太阳能设备做些简单护理,我对象主要是在家里打扫打扫卫生做做饭,顺便每隔一小时记录一下机器数据,每天的工作其实挺重复的。”话语里是一股浓重的川音。

“沙漠中的沙尘天气特别厉害,有一次,我在阀井里更换阀门,突然,沙尘暴就来了,阀井里瞬间什么都看不见,四周全都是沙子,透不过气。等我从阀井里爬出来的时候,天早就黑了,只能蹲在原处,等沙尘慢慢散去,如果没有这些防护林,公路早就被这些沙子淹没掉了。”郑德章说道。

两个人,一间房,一条狗

两个人,一间房,一条狗,在沙漠一住十年。怕吓到记者,郑德章提前把那条狗栓到了别的地方,在采访的过程中,狗的叫声一阵阵传来。



自2010年起,油田开始试验用太阳能代替柴油发电取水,先后建成12座试验光伏电站,不仅可为守护公路的水井房员工供应生活用电,而且每年能减少柴油消耗和排放二氧化碳。郑德章于是又多了每天擦太阳能板的任务。

“平时就你们夫妻两个,不觉得枯燥吗?有没有对老婆做过浪漫的事?”记者笑着问道。

“没啥可浪漫的,每天除了做完必要的工作,就是简单说说话,遛遛狗,晚上听听广播、看看电视。想打会麻将人手都不够啊,其实时间长了,都老夫老妻了,平平淡淡挺好。”郑德章有点害羞的回答道。

郑德章夫妇有一对儿女,如今儿女都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孩子,期间郑德章夫妇回过老家几次,儿女也来看过他们一次,平时他们主要还是靠电话联系,只是这里有时候信号不好。

说起孩子以及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女,郑德顺夫妇脸上立马挂满了笑容。

“现在打电话主要是给这两个孙子孙女说话,跟孩子反而不怎么说话了。”郑德章的爱人王会容在一旁笑着说道。

把荆棘留给自己

谈及以后的打算,郑德章说道,其实心里也很矛盾,一方面想尽快回家,抱抱孙子孙女,此外,这里条件也比较艰苦。但一方面又有点舍不得,毕竟在这里工作了十年,多少都有感情了,已经习惯这边的生活,希望在这里做的久一点,同时也能多攒点钱,以后还能帮孩子们减轻一下负担。

远景中的沙漠公路,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人迹罕至的沙漠腹地。很多带有“石油元素”的景点被印成具有鲜明塔里木特色的新疆名片,是游客必到之处。

如今,在郑德章夫妇这样的护林工的努力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两侧已经被绿色围绕,这些美丽的沙生植物已化身为一道总面积达4312.6公顷的绿色防沙“长城”,同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荒凉的沙漠增添了生命的盎然。这些绿色向世人宣告,塔里木石油人不仅开掘着地下的“黑金”,也将绿色播洒在“死亡之海”。



采访结束,记者告别了郑德章夫妇,踏上了回京的汽车,望着汽车后视镜久久挥手不愿转身的他们,记者想到了巴尔德斯的一句名言:“把鲜花留给他人,把荆棘留给自己。”


    关注 青春飞扬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