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寂静的春天》,她开启了一个时代

 

当时,曾有许多人攻击她,称她为“无知”和“歇斯底里”的女人...

点击上方“爱派”,快速订阅
蕾切尔·卡逊

1907.5.27 ~1964.4.14



蕾切尔·卡逊的影响力已经超过了《寂静的春天》中所关心的那些事情。她将我们带回如下在现代文明中丧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的基本观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融合。本书犹如一道闪电,第一次使我们时代可加辩论的最重要的事情显现出来。在《寂静的春天》的最后几页,卡逊用罗伯特·福罗斯特的著名诗句为我们描述了“很少有人走过的道路”。一些人已经上路,但很少人像卡逊那样将世界领上这条路。她的作为、她揭示的真理、她唤醒的科学和研究,不仅是对限制使用杀虫剂的有力论争,也是对个体所能做出的不凡之举的有力证明。

——阿尔·戈尔,《寂静的春天》序

《时代》杂志在20世纪最后一期,将蕾切尔·卡逊评选为本世纪最有影响的100个人物之一。在纽约大学新闻学院评选的本世纪100篇最佳新闻作品中,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名列第二。蕾切尔卡逊被誉为现代环境运动之母。



“从前,在美国的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其周衡围环境生活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排列整齐的繁荣的农场中央,周围是庄稼地,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  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叫着,小鹿静悄悄地穿过了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当农民移居这里之后)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是死神的幽灵,农夫们诉说着他们家庭的多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病困惑不解。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了,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这两段《寂静的春天》里的文字完全不像是出自一本科普著作,更像是恐怖小说的开头。事实上,卡逊的反对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把卡逊描述成一个没有经过科学训练,只知道煽情的文艺青年。

蕾切尔的童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和农场里,跟羊群和马群和在林间田野里的小动物一起玩耍。
卡逊最初的志向的确是当一名诗人,大学选择的专业也是文学。直到三年级时她才决定改学动物学,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要多于对文学的痴迷。

大学毕业后,卡逊进人著名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动物学,主攻方向是“鳃鱼前肾的发育”。由于家庭负担重,她拿到硕士学位后便退学当老师。暑假期间卜逊去麻省一个海洋生物研究所实习,并立即爱上了海洋。1932年,她向美国渔业部申请做了一名业余编辑,负责编写宣传手册四年后,她辞去教职成为渔业部的一名正式雇员。为了多挣钱,她利用业余时间为报纸杂志撰写科普文章。1937年,她在全国性刊物《大西洋月刊》上发表了处女作—《海洋深处》,获得好评。



1951年,卡逊又完成了一部新书稿,名为《我们周围的海洋》。书稿辗转巧家出版社,包括《美国国家地理》,均被拒绝。幸亏《纽约客》杂志一名编辑看中了此书,说服主编,以“海洋档案”的名义在《纽约客》连载。第二年,该书终于出版.当年就卖掉了20万册,并获得美国国家科技图书奖。

颁奖仪式上,卡逊说:“世界上没有所谓的‘科技文学’,科学的目的是发现和揭示真相,而真正的文学的日的也是如此。”



这本书为卡逊挣到了足够的钱,让她得以从渔业部辞职,成为职业作家。1958年,卡逊接到一封朋友来信,诉说她家后院喂养的野鸟都死了,那个朋友猜测这是因为飞机喷洒的杀虫剂所致这封信让卡逊开始关注化学杀虫剂和农药污染问题,并着手调查。

1960年,卡逊被诊断出得了乳腺癌,她加快了写作进度。1962年书稿完成.并在《纽约客》上连载,引起强烈关注。同年,《寂静的春天》出版。这本书以DDT为主要例子,讨论了人造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的潜在危害。

该书出版后几个月内就卖出了50万册,在西方国家引发了全民大讨论。


卡逊的支持者来自各个领域,而她的反对者大都来自化工厂、制药厂、农业部以及部分科研机构,他们指责卡逊在科学上不够严密,有误导读者的嫌疑。还有人指责卡逊没有资格在农药领域发言,因为她没有受过专业的化学训练。

对蕾切尔·卡逊的攻击绝对比得上当年出版《物种起源》时对达尔文的攻击。况且,卡逊是一位妇女,很多冷嘲热讽直接指向了她的性别,把她称作“歇斯底里的”。《时代》杂志甚至还指责她“煽情”。她被当做“大自然的女祭司”而摒弃了,她作为科学家的荣誉也被攻击,而对手们资助了那些预料会否定她的研究工作的宣传品。那完全是一场激烈的、有财政保障的反击战,不是对一位政治候选人,而是针对一本书和它的作者。

生命没有留给卡逊足够的时间作出反击。1964年4月14日,卡逊死于乳腺癌,享年56岁。她终生未婚,但她领养了姐姐去世后留下的儿子。

《寂静的春天》出版后,发行了22国的译本,影响所及,许多国家立法取消DDT的使用,科学家们也开始重视化学制品的危险性而展开许多研究,世界的方向可说因这本书而改变,因此她也可说是一位重要的思想革命家。

1972年,美国政府下令在全国范围内禁止DDT的使用。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也在这一时期相继颁布了DDT禁令,这种曾被誉为“神药”的高效广谱杀虫剂,从这些国家的土地上逐渐消失了。

本文部分摘自 袁越,寂静的春天不寂静,《意林》 2007年第15期


    关注 爱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