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丨千禧年后的波兰斯基,阴影被埋到了深处

 

这篇文章只说2000年后的波兰斯基电影...



写在前面:波兰斯基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他早期的成就略去不谈,这篇文章只说2000年后的波兰斯基电影。



文:Qin
说到波兰斯基,人们想到的都是阴影。成长在战争年代,青年时期藏在火车上逃出闭塞的波兰,正当顶峰时怀孕的妻子被谋杀在好莱坞的家中,再加上艺术家的敏感和阴郁,不仅他的一生都被笼罩在沉重的阴影之中,他的电影也像一片粘稠的黑色沼泽。

波兰斯基早期的电影多多少少都是晦涩的。从让他名噪影坛的《水中刀》,到恐怖片《天师捉妖》,悬疑片《唐人街》,再到后来再次让他登上大师神坛的《苦月亮》和《不道德的审判》,波兰斯基从来都不是普通观影者的偏爱。他的电影被授予各种奖项,影迷们给的评分却从来都不会太高。



(罗曼·波兰斯基)

然而2000年以后,本以为会在令人窒息的恐怖和黑色氛围中越走越远的波兰斯基献出了一部艳惊四座的《钢琴师》。据说在这之前《辛德勒的名单》原本是希望由波兰斯基执导,但他以不愿回忆沉重的过去为由拒绝了。或许是在战争中长大的记忆在那之后便开始不停地追逐他,距《辛德勒名单》上映十年后,波兰斯基决定拍一部关于二战的电影。《钢琴师》明显是一部有别于波兰斯基从前的作品的电影,在这部片子里,波兰斯基不再采用过去那种黑暗压抑的拍摄方式,而是开始细腻地掌握整部电影的基调。和《辛德勒名单》外露的感情不同,《钢琴师》是真实而客观的,波兰斯基以冷静得可怕的态度展示着他伤痕累累的童年记忆,像是一个孩子冷着一张脸撩开上衣让你仔细地看他身上的伤疤。



(《钢琴师》电影剧照)

电影讲述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师在二战中屈辱又艰辛的生活,虽然是根据维拉德斯娄·斯普尔曼的自传改编,但其中的感情却是完全波兰斯基式的。当看到由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的男主角在废弃的房子里发现一架钢琴,把手隔空放到琴键上开始在空气中弹奏时,观众终于相信波兰斯基的电影不是没有温暖的感情,他只是一直都选择将它们隐藏起来而已。



(电影剧照)

这部电影为波兰斯基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它为波兰斯基带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座金棕榈奖,也让男主角布洛迪成为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2005年,波兰斯基翻拍了狄更斯著名的小说《雾都孤儿》。早在70年代波兰斯基就翻拍过《苔丝》和《麦克白》,这一次的翻拍也并不令人意外。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个典型的狄更斯式孤儿身上究竟是什么吸引了波兰斯基的眼睛,直到他们在电影院与它相遇。

毫无疑问,波兰斯基对这部小说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的。他大刀阔斧地删掉了原著中为了迎合读者而设的对中产阶级生活的描述,以及对主角奥利弗身世的各种难以令人信服的描述,这部电影变成了他自己的《雾都孤儿》,它不再属于狄更斯了。



(《雾都孤儿》电影剧照)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伦敦那片永远阴霾的天空以外,就是奥利弗形象的弱化。片中对奥利弗的刻画并不刻意,波兰斯基抛弃了过多的心理描述,转而把奥利弗变成了一个一直被生活推着走的弱小的孤儿。他唯一的选择只有去伦敦,其他时候他只是身边的大人们所做决定的接受者。不懂反抗、没有自我意志的奥利弗除了坚持真和善再也没有力量追求其他东西,但这样的儿童形象反而更加贴近现实。

电影的前半部分贯彻了波兰斯基式的冷静,既没有泛滥的同情也没有刻意的取悦式夸张,这部冷静的电影一直到最后,奥利弗到监狱中探视即将被送上绞刑架的费金才终于到达了高潮。被收养后的奥利弗主动提出要去看看费金,但在监狱中却发现费金已经在阴冷的监狱中发了疯,但幸而还能认出奥利弗。衰老不堪的费金抱住奥利弗,一老一少泣不成声。在原著中费金的形象无疑是可恶的,再加上当时的人们对犹太人的偏见,费金最后的感情流露也被视作了老奸巨猾之人的伪善。然而在波兰斯基的镜头下,费金虽然仍然是恶报,却并不见得不是个好人。他虽然是一群小偷之首,却也是收留了流落街头的奥利弗,给了他烤香肠和温暖的床铺的人。在电影中,费金没有打骂手下的孩子们,相反还劝告赛克斯行恶也得有底线。即使是在团伙中的其他人想要除掉奥利弗,费金也一直处在劝告的位置上,说到底,费金并不是恶人,他只是又懦弱又贪婪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不是恶人的费金最后却被送上了绞刑架,只能说这是对这个世界非黑即白的价值观的一次彻底的嘲弄。



(电影剧照)

由于波兰斯基删掉了关于奥利弗身世的情节,其家人的形象自然就落在了费金身上,最后一幕的相拥更令人感到这其实是费金作为奥利弗父亲形象的最后树立,实在让人不得不为这二人热泪盈眶。

2010年,波兰斯基找来了伊万·麦克格雷格和皮尔斯·布鲁斯南,拍摄了自《唐人街》后他的第一部将背景设在当下的惊悚片《影子写手》,虽然这部电影在影迷中收获的好评并不如精彩的《唐人街》,最后还是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导演银熊奖和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年度最佳影片奖。



(《影子写手》剧照)

2011年,波兰斯基放了大招,拍出了我打五星的电影《杀戮》。本片卡司强大,由凯特·温斯莱特、克里斯托弗·沃尔兹、朱迪·福斯特和约翰·C·赖利共同主演。这是一部波兰斯基式的黑色幽默电影,全片只有三个场景:客厅、洗手间、电梯走廊,四个演员在狭小封闭的空间里,完成了一次精彩异常的表演。全片没有配乐,没有多余的布景,没有无关紧要的群众演员,但却节奏紧凑,高潮不断,让人捧腹。

波兰斯基的控制仍然是冷静的。没有做作的故意搞笑和用力过度的讽刺,他只是平静地坐在导演椅里,微皱着眉头指挥着这四个出色的演员表演着自己如何渐渐剥下现代人的文明伪装。原本只是调和两家人的小孩之间小小的不和,两对有头有脸的夫妇却在一间小小的客厅里撕破了脸皮看尽了对方的丑陋嘴脸。在这混乱的80分钟里,端庄的凯特在别人的杂志上大吐特吐,温和的朱迪背着众人露出了讽刺恶毒的微笑,成功人士克里斯托弗是个混世无赖,老好人约翰其实懦弱又无能。两对看上去无比和谐的模范夫妻被关到了一起,被酒精和各种气话刺激,终于发现原来不仅自己鄙视另一半的价值观,对方也以同样的眼光在看待自己。

电影的最后,四个人坐在客厅里默默无言,毫无疑问他们在日后必定会后悔当时竟然这样暴露了自己的本质,但镜头一转,两家人的孩子原来早已和好如初,又一起玩耍了。



(《杀戮》电影剧照)

电影之所以叫《杀戮》,大概就是因为在波兰斯基看来,再厚重的文明人面具都无法掩盖人类心中互相杀戮的原始人本性。现代人的杀戮早已无关血腥,人们只是乐于攻击他人并看着他们崩塌而已。

如果说《杀戮》只是波兰斯基的一次试水,那么到了2013年人们无疑就会发现原来他已经走上了另一条路。13年的《穿裘皮的维纳斯》又是一次给影迷和影评人共同的大礼,波兰斯基再次精简了布景,整个场景只剩下一座空空荡荡的剧院,演员也只剩下饰演应征演员的 艾玛纽尔·塞尼耶和饰演导演的马修·阿马立克。



(《穿裘皮的维纳斯》电影海报)

《穿裘皮的维纳斯》原本是萨德侯爵所作的一本小说,号称是史上第一本描写SM虐恋的书。但这部电影却并不是对原作的翻拍,而是波兰斯基的又一次创作。电影中,艾玛纽尔·塞尼耶前来应征由马修·阿马立克导演的剧作《穿裘皮的维纳斯》的舞台剧女主角,一开始显得低俗让人生厌的女演员,一上舞台开始表演却像突然变了个人似的,优雅、尊贵、令人窒息,甚至连那块被她随意搭在身上装作是裘皮的破围巾也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变得雍容华贵起来。全片从导演控制女演员,到女演员反客为主,一步一步控制导演,实现了二人角色的对换。毫无疑问,最后导演臣服在了女演员的裙下,他心甘情愿地被套上了狗项圈,被绑到舞台上的仙人掌上,最后在酒神之舞中完全接受了女演员对他的控制。



(电影剧照)

和小说一样,这部电影讲述的同样是男人对女性权利的臣服和崇拜,或者从另一个方面说,男人对自身欲望的臣服。关于女演员的真实身份,波兰斯基并未多做交代,但片中的女性形象无疑是代表着某种抽象的概念,在我看来,她代表的并不是神,而是男性自身的欲望。

波兰斯基的电影从来都不是只讲述一个故事,他把自己的讽刺和态度隐藏在剧情之后,千禧年之后,完全成熟的波兰斯基不再把阴影作为故事的主线,而是将其作为故事的投影,在观影者的心上投下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喜欢波兰斯基,因为他永远都在拍波兰斯基式的电影,即使那不再是一片黑色的沼泽,也会一直是一片阴影重重的天空。我们喜欢有趣的东西,但波兰斯基喜欢反讽的、令人窒息的氛围,他从不浪费口舌试图说服他的观众,他只是在拍着他的电影,强迫人们在观影的愉悦中接受他的故事,感受自己的生命未曾经历过的阴影故事。

——————————————————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冒险者指南

言论/ 摇滚/ 文学/ 历史/ 艺术/ 文化/ 电影/ 音乐/ 哲学,生命就是一场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冒险,而这是能让你幸存的指南书


    关注 冒险者指南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