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丨一趟南洋“追远”之旅(上)

 

“追远”二字是从新加坡电视剧《小娘惹》中学到的,是一块挂在祠堂的牌匾,代表祭祀尽虔诚,以追念先人之意。...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2012年11月,我有了自己的护照并且有了第一个签证—马来西亚,第一次带着三个不能用英文顺利交流的姐妹们第一次自由行,第一次做吃喝拉撒的攻略。听上去好像困难重重,但回忆起来乐在其中。

说起我对马来西亚的了解和向往源于2010年看过的一部新加坡的电视剧《小娘惹》。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后代,男性称为岜岜(ba ba),女性称为娘惹。最早的岜岜娘惹都是非富即贵的阶级,思想与文化主要受中华文化,其次马来当地文化及西洋文化的影响,因此形成了这个群体独特的融合文化。
这部剧的背景主要发生在马六甲和新加坡的两个大姓的名望家庭,戏中对忠孝仁义的正反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当然爱情还是主旋律。我觉得迄今为止我看过两部最沉重最无可奈何又是不得不是个好选择的爱情戏,一部属于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一部就是《小娘惹》。通过这部剧,我迷上了关于娘惹文化的一切,服装、美食、家传、礼仪等。一起回顾下我的这趟包含剧情与现实的娘惹文化之旅吧。
由于飞机延误,到达已经深夜马上赶去巴生住上一晚。在大马还是英属地时期,英国人为了运输货物,特在巴生建了港口。当时刚下南洋的华工因为文化水平低一般都会聚集在巴生做扛包等体力活。也许是因这一历史文化,到了巴生说福建话、客家话、粤语的人特别多,一般新来务工的华人也会在此落脚。对我而言巴生留给我的就3个印象最深刻的回忆,两吃一住。

当晚12点多还被朋友的同学带去大排档吃宵夜,比起这儿上海根本就没法称作夜上海。这里的夜排档之多之热闹之丰富,让我困意全无。海鲜为主,烧烤的、油炸的、清蒸的、红烧的各种做法都有。奇怪的是每个店都是敞开的通铺子,全靠呜呜作响的电风扇消暑。虽然有些热,但绝对是能让人有滋有味心情很好的吃完一顿饭。实在太困也没有食欲,油烟滋滋,人声鼎沸,风扇哄哄,我就在这样的一片和谐之中昏昏欲睡。

当晚在酒店也只够睡上5个小时,早上一起床脑子里面哗哗转出几个方案人立马清醒了。尴尬了!半夜来月事,床单牺牲了。完了!酒店老板和伙计都是男的,我要不要主动说下!同屋的姐姐大笑了一顿说你想的太多了,人家是酒店老板什么情况没遇到过反正得洗。她顺便送了我一句说这叫光荣,将热血抛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留恋。为什么至今我还要写这出,因为之后的几年里每次出国每次远行,都赶巧似得总得碰上每个月的那几天当中的某几天甚至全部几天。我也只能认了,我邪门,我骄傲,我为旅行画符号!

第二天一早,包车的司机师傅带我们一起去吃了名吃,巴生肉骨茶。你能想象在炎热还带潮湿的早上醒来去饭店看到端上一砂锅各种药材和猪脚猪骨炖的汤的那种心生油腻吗?再加上那一年我都吃素较多,我觉得我肯定要放弃了。可我错了,我不但吃了还吃得很欢。
肉骨茶好吃不油腻,主要得益于吃肉骨茶的三件套。辣椒酱油碟、正山小种功夫茶、油条。点菜的同时就顺带把茶点好了,一边等上菜一边喝早茶。司机师傅一边烫杯子一边跟我们介绍这边的早茶习惯,这里的华人家庭早晨都是携家带口的来吃肉骨茶当早餐,八九点都还在惬意的慢慢吃。旁边做的也的确是老人小孩都有,碰到熟人还都会走上去招呼两句,其乐融融。肉骨茶算是一道有药膳养生功能的汤品,因此保留了食材和药材本身的味道。我本来就对养生食疗很感兴趣,一端上来我放佛看到了一锅补肾补血补气的slogan在汤里。酱油不太咸,辣椒够辣的,肉在入口前先在碟子里面沾一下,辣味和咸鲜味都有了,再加上食材的味道,吃在嘴里越嚼越入味。油条老规矩泡一泡,在上海是被豆浆泡,在这被肉骨汤泡。一小段一小段的油条吸足了汤水又还有一些脆口,吃起来也是美味极了。腻的话就先停下筷子慢慢喝两口茶。吃早茶真是人生一大享受,顿时心生一邪念。我要嫁个南方人,婆婆肯定会煲养生汤,老公肯定会经常带我去吃早茶。
离开巴生直接去了马六甲,越临近我越兴奋。我是个对地名文字特别有想象力的人。有些地名就是小说构思开始的地方,比如楼兰、暹罗、暹粒、高棉(柬埔寨旧称)。黄山脚下有些乡镇的名字也特别有故事,有次行车路过我记得有个小镇叫古诗里、仙源、西递。而马六甲、槟城都属于这类地方,在我对地理文化还没什么概念的时候,我就先对地名有了兴趣并且牢牢记住。

马六甲是主要的娘惹文化发源地之一,也是在马六甲我亲眼看到好些个穿着娘惹装的女孩子,只不过时代变了女人的社会角色也在变化,因此现实生活中娘惹着装和形象与我从电视剧中看到的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从前大家闺秀的珠绣鞋已经变成了如今姑娘脚下的高跟凉鞋和拖鞋了。关键是女孩子的气质不一样了。从前娘惹都是大家闺秀居多,既有中华传统的贤惠操持又有西洋开放的见识,我想多数都算是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手。在马六甲见到的小娘惹们更接地气更现代,形色普通未见出一种别样的端庄。当然电视剧里呈现出的肯定是美美的效果,不论笑容装束或气质。那天,我在一家卖娘惹服饰的店里跟店主,一位包着深色头巾的马来姑娘学会了两个马来词:Nonya(娘惹)、Kapaya(娘惹装)。讨价还价半天,300多块钱搞定了一套娘惹装。之后我穿着这套娘惹装去了槟城,成了槟城当地一天见不上三个穿娘惹装的人之一,于是我成了不明真相的游客相机下的焦点。
马六甲最有名的景点数红屋,一到景区入口就有很多华人老伯过来吆喝要不要骑小三轮送我们进去。那小三轮的装饰让我忍不住和同伴们吐槽,那假花装饰的太失水准了,一个个看上去像移动的小花圈一样,不吉利坚决不坐。红屋里面有处苏丹王朝博物馆,我对苏丹王朝也是一无所知,但我是博物馆油子,不逛不痛快。博物馆里陈设了很多苏丹王朝民族服饰演变,随便选出一套穿上,不论款式或色系搭配肯定都能大大满足我对民族服饰的猎奇感。真的很美!是眼见为实的那种艳丽和美!2012年那时智能手机还没如今这么发达,带去的相机也只是普通的卡片机,拍出的照片也只能留个念想。
知道马六甲正宗的娘惹菜在哪吃吗?我吃了,但我不知道那店名也不知道地址。一位同事的亲戚特地预定替我们接风的,暂时统一口径叫叔公。我有个很臭的毛病,只要跟着人走绝对记不住路。无依无靠的时候自己精的跟猴似的。有长辈在,席间我们都没有拍照。再说那时朋友圈还没兴起,大家随手拍意识没养成,装备也没跟上。至今回忆起来,我只记得当时有十来道菜,是地地道道的娘惹餐厅。席间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好吃,真好吃,一会跟左边人说,一会跟右边人说,一会对着叔公长辈说。中式烹饪技法加上各种当地香料做出来的菜,千香百味如接到冲锋号令一般齐刷刷闯入我的味觉世界,我心甘情愿成了俘虏,可能在美食的记忆里我要被这顿娘惹菜俘获一辈子。可惜胃是最忠于身体的,太多的刺激让我彻夜难眠,胃疼难受。当时心里惦记的是千万别吐了啊,吐掉就真的白吃了啊。

................................................


    关注 流年手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