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观察|“愤青”渐老,“愤老”渐逝

 

本周二,前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先生病逝。在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个评价——“保育钧不是改变国家走向的决策者,也未影响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在社会机器上成了一颗推动前进的螺丝钉”。...





三哥观察 | “愤青”渐老,“愤老”渐逝
 ◆ ◆
执笔:江伟哥


本周二,前国务院参事室特邀研究员、中华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先生病逝。在一篇报道中有这样一个评价——“保育钧不是改变国家走向的决策者,也未影响一代人的精神世界,但是在社会机器上成了一颗推动前进的螺丝钉”。而更多的文字是对这位民企“保大炮”逝去的惋惜与追忆,甚至有标题直接哀叹《民企再无“保大炮”》。



因为担任企业家幕僚的缘故,我也有幸陪同服务的企业家在一些场合拜会过保老。正如知名媒体人朱学东在微博上的描述:“保先生南人北相,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直言快语,性情耿介”。在我近距离接触保老的过程中,就感觉保老外化的体貌、言语特征,似乎就能够让那些在权贵经济低下头颅的民营企业家有一种天生的信任感、依靠感、倾诉感。记得当年吴英案处于媒体焦点的时候,我看到过一篇保老的报道,大抵是说他“最近心脏一直不太好,因为这种事情见多了”。果然,老人累了,老人走了。

其实在今天的中国,能称为“大炮”的人的确不多,因为一说“大炮”,似乎就是站在了政府、决策的对立面。而保老自己曾用语言表达出民营企业的心声——“民企争来争去争平等而已,从来不争特权”。我亲身经历过几家民企遭遇“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没门”,所以也在身边看到了不少企业家最终以各种方式在转移资产、寻求安全,最具活力的中国民营经济正在面临“釜底抽薪”。

这些年在北京参加一些经济高峰论坛,总能听到一些官员或者学者的老人越发敢讲、越发不满。在会议现场我总是心中嘀咕:在位的时候都唯唯诺诺,不在位的时候却总是大鸣大放,这样的“愤老”现象真不可取。可当保老逝去,我转念一想,也许正是很多人意识到不讲不行啦,不讲自己没时间啦,国家弄不好也没有时间啦。一年一年中,“愤青”渐老,而“愤老”更是在来不及仔细聆听中嘎然失声,听到不同声音的土壤似乎也在板结中。



在保老生平的介绍中,说到一个历史细节,保老在担任《人民日报》编委期间,冒着违反宣传纪律的风险,果断拍板刊发1984年国庆天安门游行的突发一幕的照片——“小平,您好”。那一年我还是一名小学生,记得是在一本优秀作文集中读到相应背景的一篇文章,那时的我还不懂得什么政治、什么领袖。只是觉得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北京似乎那么近、国家领导人似乎那么亲、我们百姓似乎那么信心百倍。没想到,让“小平,您好”四个字传递出来的过程竟然那么不简单。也许社会的进步真的需要一些具备出格人格的人存在,他们看得真,讲得真!

每周三10点不见不散

《三哥演义》ggg.cnnb.com.cn





    关注 三哥演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