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专栏丨大姜癞皮病防治要点

 

大姜三股杈期,重点做好癞皮病防治!...





导读

最近的姜蒜市场真可谓冰火两重天。时隔六年,炒蒜大军卷土重来,“蒜你狠”犹在耳旁,“姜你军”却风光不再。受多方因素影响,继2014年疯涨之后,大姜价格一路“跌跌不休”,大姜市场进入低谷期,直接影响每一位姜农的种植热情。今年的大姜长势喜人,未来也许可期。在此之前,特别要注意防治大姜上一些常见病虫害。今天就跟大家谈谈大姜癞皮病的防治要点。

大姜癞皮病是什么?


大姜癞皮病是有根结线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俗称“姜疥”或“老赖”,发生部位集中在地下块茎上,自生姜三股权期(从大姜第一片真叶展开到具有两个较大的侧枝,株高35厘米左右,俗称“三股杈”期)即逐步为害,危害姜块表皮内肉质及根系,使生姜须根和肉质根变粗变短,肉质根产生瘤状物,母姜基部出现皱纹突起,随着姜块分枝,表面形成突起并伴有裂纹斑



大姜收获期被线虫感染症状
发生条件
1、病虫害侵染土壤,线虫在土壤中越冬存活再侵染;

2、种姜感染线虫,种子带病播种,增加侵染来源。

3、沙质土壤、通气透气性好,土壤湿度小、背风向阳坡、保肥保水性差、易干燥地块有利于癞皮病的发生。



因线虫侵染而发育受阻的大姜
发生规律
同一般根结线虫病一样,大姜癞皮病始发期较轻,一般在大田中只有零星出现。随着连年重茬种植,葱、姜连种,线虫重复侵染,土壤中线虫基数增大,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生姜癞皮病一但发生,如不采取措施及时防治,将会严重影响大姜品质。线虫造成的伤口,又容易被各种病原菌侵入,造成复合侵染,造成大姜严重减产。

土壤中的病残体及线虫卵囊即为癞皮病的初侵染源,带病姜种也是初次传播的主要来源之一,只不过此时气温较低,线虫侵染尚未进入明显表现期。大拱棚生姜自5月中下旬进入三股权期,线虫开始逐步进入为害盛期,7月份集中显现发病症状。线虫首先侵染生姜的根系,肉质根产生病态,变粗、变短,根部产生瘤状物并有裂纹根斑,从根尖向上腐烂,然后再感染母姜和子姜。基部出现突起瘤状物并有裂纹状,阻碍养分吸收和姜块膨大,地上部茎、叶变矮、萎缩,叶片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生姜生长加快,表现得更加明显,减产幅度为20%~70%。收获后的病块生姜,在贮藏期间线虫仍然危害姜块,严重影响姜块质量。
综合防治
大姜防治需考虑多种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1、用威百亩进行土壤消毒。大姜定植前进行土壤消毒可有效防除土壤中的病菌、线虫及一年生杂草,对防治重茬、死棵效果尤为明显。

2、补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生物菌肥。可有效改良大姜生长环境,减少大姜癞皮病的发生。

3、选用肥大整齐,色泽光亮的无病种姜。可用1.8%阿维菌素进行浸种处理,来防治种姜种的残留线虫及卵囊。

4、生姜不宜连作。应与玉米、豆科等作物进行3~4年轮作,可明显减轻各种土传病害及线虫的发生。

5、降低线虫基数及侵染源。收获后,姜植株病残体带出田外,集中晒干、烧毁或深埋,减少下茬线虫侵染来源。

5、药剂防治

1、定植时,每亩用1-1.5公斤闪现(10%噻唑膦颗粒剂)加3-5公斤杰获(0.5%阿维菌素颗粒剂)拌土后,均匀撒施在条沟中,预防大姜癞皮病。或用兑现(30%噻唑膦微囊悬浮剂)300-500克/亩进行喷沟后再摆姜覆土。

一、兑现喷沟






二、颗粒剂撒施



三、示范田建设







四、第一次结果调查(安丘大朱旺村)









    安丘地区多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闪现、杰获处理及兑现喷沟,无论在摆姜块前还是摆姜块后喷,对大姜均较安全,且出苗整齐,没有癞皮病症状。喷沟使用,药剂与姜种充分接触,可直接杀灭残留在姜种中的线虫卵囊及幼虫,防治效果更好。

2、在6月中旬后,是线虫开始侵染的高发期,亩用兑现500克根语1000克+根朵朵1000克随水冲施一次,也可以同时冲施甲壳素或优质海藻肥,可有效抑制癞皮病的发生,并可起到壮根、保姜的作用。

3、在7月中旬后(一般秋前20天左右),开始集中出现发病病状,病株生长缓慢,根尖受损,少有新根。可亩用兑现500-750克(严重的地块可加1000ml1.8%阿维菌素)或根语1000克+根朵朵1000克随水冲施一次,效果明显。


    关注 线虫微课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