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五一回家车上的偶思:抽象功能及其关系

 

抽象要素及其作用关系,可构成一个抽象的系统。具体行业、具体领域中的具体实物及其承载的功能,都只应是在当前条件...



抽象要素及其作用关系,可构成一个抽象的系统,例如尚处脑子里的“图景”或者还存在于“图纸”上的设计,它们都还没有变成具体的实物,还只是一种具体实物的“虚”的代表,以及实物良性运行所需的知识、技能或经验的表达与组织运用。对具体行业、具体领域中的具体化的实物及其所承载的现实功能,都只应是在当前水平或条件下所选择的一种具体特定的实现形式,不能将其视为一种必然,而是一种应时应地应景的一种选择。在现如今互联网络发达的时代,信息或资源的获取变得容易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需要长年累月进行点滴积累的知识壁垒。在今天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多变及新的创意频出的的条件下,如果还总是被习惯性的、所熟知的、当前条件下处于被选择下的某种具体实物功能占满脑子,那基本就等于进入了封闭状态,进而形成习惯,慢慢地就变成了一塘死水,思维将受到严重局限、开阔起来变得更加困难。

在我的看法中,基于逻辑首先进行“虚”的解构,应为凡事第一步,或显或隐。这样的“虚”解构并不是虚无的随意解构,而是按知识及其连接关系的逻辑进行定位设计,在这样的条件下,可以从更根本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与判断,可以极大免去来自具体实际特定细节或干扰的影响,也能更清楚的看到具体其实只是满足“虚”功能中众多选择中的一种而已,而不是绝对的必选,同时还能增加多种角度下的综合权衡,达到某种意义下的“最优”。切切不可拿着一把具体形态的”钢锯“,见到什么都不加分析地依”锯“而”锯“之。要理解和认识这一点,只需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使用一个具体形态的实物,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需要这个实物本身的具体形态吗?我想大概不是,真正需要的是这一具体形态实物所承载了的“抽象”使用功能。

那么,显而易见地,由一系列相互配合的具体形态下的实物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实物系统,它在根本上也就可等价于一个个的“抽象”功能、及其“关系”,里面串联起来的确是知识与技能,只是通过具体形态的实物将知识变得具象了、落地了,从而使得知识具有了实际的“产生”能力了,可以造出产品了,可以满足需求与创造价值了。在我个人的看法中,这样的一种认识或视角,它是进行系统尤其是大的系统设计时,应必需认识到并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或法则。这里又得提到我的“老生常谈”的观点:“软件思维”。因为这一思维是与上述的要求存在内在上的极度吻合的,正因如此,这也是我常常强调“软件思维”的重要原因。

以上的这种思维认识,它对虚法、规则是“守常”的(但不绝对,随着新的知识对旧的知识的替代,以及更先进技术的实现,可能就需要加以相应更替),而对“具体”的发展、更替是开放、适应、容纳的。如果不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也许我们总挂在嘴边强调的所谓“开放性”体系、架构,都将可能是一种还远未达标的不恰当认识,是一种基于“具体”凑合的开放,可能是会要了命的。我认为当前我们在谋求未来的智能制造的很多分析、观点、学习国外先进的做法,就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一类,尤其是中国的智能制造这样多维度的复杂庞大系统,为何要这样而不那样,既要基于实际适应当前需要,还要衔接兼顾好未来的遇见,不能搞成“到时候再说”的不负责任,而从目前的态势看来,中国的智能制造可谓是举全国之力,一旦这一步走错,代价将可能是极其巨大的,影响也可能是深远持续的。

同时我也注意到这样的情况:在不少的高端人士那里,从无以上的观点来看,这样的不恰当认识,甚至是偏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非常的常见。

如果再往深里寻求同理,这一认识或理念,也许是吻合了所谓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是名又非名,非名又是名”的道理的。(—此处拍砖请轻放— *-*)


    关注 老穆杂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