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忙碌而繁重的麦收,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许多刚刚实现温饱的农民,也在那个辛苦劳累的岁月里,真正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每年的日期一般在公历6月6日前后。芒种字面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时节,我国除了青藏高原和黑龙江最北部的一些地区,基本上都已进入夏季,小麦主产区黄淮平原气温高,容易产生阴雨风雹等天气,所以小麦需要抓紧收割。芒种之后,水稻、棉花等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这时候,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

 

我国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很多小麦产区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忙碌而繁重的麦收,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许多刚刚实现温饱的农民,也在那个辛苦劳累的岁月里,真正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

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麦收仍然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所以每到这个时候,仍有大量的城市劳动者返乡收麦。转眼间,千百辆隆隆的联合收割机开进了麦田,镰刀收割的景象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那些艰辛而富有幸福感的岁月记忆,依然会让很多人感慨不已。


下面,我们通过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追怀那些劳动的场景,体会劳动者的辛苦:

 
观刈麦
唐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这首诗,开头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两句先行奠定了表现农村劳动主题的基调;“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丰收在望而又富有紧迫感的场景。然后,写农村的各色人等,奔赴麦田辛勤收割,“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写出了劳动者的无奈的辛苦和对收获的珍重。是啊,在那漫长的人力农耕的时代,这几天的劳动就决定了一年的温饱,人们又怎么敢有点滴的松懈呢?

然后,内容转换,描写了一个贫苦妇人一边怀抱幼子、一边拾麦穗的画面,让诗人和读者都为之动容伤感。作者也由此想到自己,身为国家官吏,无需从事劳动,年年衣食无忧,不禁愧从心生,表现了一个富有良知的士大夫对劳动者深切的同情。

 
世界名画《拾穗者》
 



《拾穗者》是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现实主义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一幅代表作。这幅油画以麦收的田野为背景,以三个躬身捡拾麦穗的农妇为主体人物,画面质朴生动,充满了收获季节的暖意和辛勤劳动的庄严,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熟悉和对劳动者的敬意。

弘扬优秀文化传统,关注曹州国学讲堂,请长按二维码:


    关注 曹州国学讲堂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