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稿-孟懿子问孝》根据淞雲讲课录音现场整理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是鲁国大夫,本姓仲孙,又称孟孙,名何忌,世称仲孙何忌,懿是他的謚号。他是孟僖子的儿子、南宫敬叔的哥哥,也是孟子的六世祖。我们前文曾提到孟僖子临终前,曾让儿子孟懿子与南宫敬叔去拜孔子为师学习周礼,所以孟懿子算是孔子的弟子。樊迟比孔子小三十六岁,姓樊,名须,字子迟,春秋末鲁国人(郑玄认为他是齐国人),是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之一,曾继承夫子遗志兴办私学,唐代封为“樊伯”,宋代封为“益都侯”,明代称为“先贤樊子”。他自幼家境贫寒,以耕读为主,拜夫子为师之前已经在季氏宰冉求手下任职,夫子晚年六十八岁回鲁后经过冉求介绍才拜孔子为师学习,仅跟随夫子五年,是进入孔门学习较晚的弟子。

鲁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做季氏宰的冉求带领鲁国的军队抗齐,樊迟由于忠勇可嘉被冉求封为“车右”。春秋时期,就普通的车辆而言人们乘车尚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陪乘居右。战车却与此不同,就拿帅车来说吧,为了安全起见,主帅居中,御者居左,“车右”则由勇猛有力的武士担任,他负责执长戈、长矛杀敌。而一般的兵车则是御者居中,甲士执弓居左,甲士执戈、矛居于右,故称“车右”。由此判断樊迟有勇力,在这场战争中与冉求同车并担任了车右之职。这说明在没拜孔子为师之前,樊迟已经是冉求的心腹之人了。

当时鲁军心怯,不敢过沟迎战齐军,樊迟向冉求建议要带头进攻齐军,否则鲁国必败,冉求同意了樊迟的建议,于是二人带头越沟陷阵杀敌,结果鲁国大获全胜。这件事说明樊迟在拜夫子为师之前已经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了,正是因为他有此经验,又有勇有谋,所以后来封他为御者,但是樊迟到底是做谁的御者呢?且听下文交代。

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如何做才能称得上是“孝”?《白虎通》上记载“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各以其王父字为氏。”孟孙氏是春秋时候很有名的公子“庆父”的后人,所以又称孟公孙,这里是为省略而不言“公”字。《白虎通·姓名篇》上说“兄弟长幼以伯、孟、叔、季来代表。”长者称伯,例如伯禽;次长称孟,例如孟僖子;三弟称叔,四弟称季。我们所提到的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等称谓便是由此而来的。

据说孟懿子“懿”的謚号并不是由鲁侯所封,而是由他自己给自己封的,这个做法是违背周礼的,因为《周礼》里明明记载天子崩,謚号取自上天的赐予;诸侯去世后謚号则由周天子赐予;大夫去世后謚号则由诸侯赐予。春秋的时候的“謚”不合于“礼”,恶人也可用美謚;而对于恶人,后世则会以“恶”来謚封他,比如周幽王、周厉王等。所谓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恶行受恶名,謚号的美与恶,大与小,要根据这个人的功行大小与罪恶的深浅,由上级或后人给予封授,不能自己封自己。由此可推测出孟懿子此次问“孝”是在夫子六十八岁之后发生的事情。

“无违是孝”,“无”通“毋”,《汉石经》和《论衡·问孔篇》都写作“毋违”。“违”,《说文》上解为“离”,引申为背弃之义。无违,即不要违背、背弃的意思。孟懿子率弟南宫敬叔拜夫子为师学礼,是因为孟懿子之父孟僖子好礼。孟僖子名玃,謚号僖,是孟孝伯之子,曾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经郑国而达楚,他看到郑、楚均不能依“礼”处理外交事宜,深以为耻,遂发奋学习周礼,并因懂礼而闻名于诸侯。

夫子答之以“无违是孝”之“无违”是针对当时鲁国僭越成风,三家多有违礼之处而言的,其实是在暗示孟懿子做事不要违背周礼,更不要辜负父亲孟僖子懂礼的名誉。所以《论衡》引申夫子此言之义并指出“毋违者礼也”,因此我们得出夫子委婉地对孟懿子以“无违于礼”而训之。无违者,侍奉父母当不违礼;当时孟僖子已经去世,但孟懿子其母尚健在,所以夫子才告诉樊迟转告孟懿子关于“无违”的延伸含义。《礼记·礼运篇》上记载“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何为“大顺”的世界?百姓能和睦相处的美好世界方可称为大顺世界,依礼赡养生者,依礼安葬死者,依礼祭奠亡者,敬事鬼神为常礼。之所以称为大顺世界,是指天子带头行礼,诸侯依礼来往,大夫以法度为次序,上下以礼为行事的标准。“顺”就是顺周礼,“顺”是与“逆”相对而言的,由夫子所言可以看出孟懿子是有违礼之处的。关于春秋末期鲁国上下僭越成风的现象,三国时的儒士卫瓘认为:由于三家僭越不遵周礼,夫子才以不违礼而答之。我觉得其用意一是训诫,二是劝告。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御,《说文》上解为“使马也”《毛诗·车攻篇》解为“御马也”。御者于车有三种情况:一是普通的车,乘御者居其中;二是帅车,御者居其左;三是兵车,御者居其中。关于这句“樊迟御”,朱熹注解为“樊迟在为夫子御车”,后来的注疏及解读《论语》的人都依朱熹所解。

我个人认为“樊迟御”并不是指樊迟给夫子御车,而是指樊迟给孟懿子御车。因为樊迟拜师学儒是在孔子六十八岁返鲁之后,在此之前,樊迟追随做季氏宰的冉求,为季氏服务,在冉求指挥的鲁齐之战中担任车右并立有战功。再者,孟懿子向夫子问“孝”之时,樊迟虽然在孔门学习,但是我断定此时他在为孟懿子工作,准确的讲就是御车。因为夫子回答“无违礼是孝”之后,他还是担心孟懿子没有明白其中的深层含义,夫子才把自己与孟懿子对话的内容转告樊迟。

可以想象,作为孟懿子这样的鲁国当权派的大贵族来拜见夫子,并问到如何做才称为孝?这是一个很私秘性的话题,如果公开的向夫子询问什么是“孝”的话,势必会对于孟懿子身为贵族家庭的影响不好,况且他父亲孟僖子是有名的懂“礼”、学“礼”之人。由这一点我断言,他与夫子之间的对话一定是一场单独的对话,没有其他人在场,即使樊迟和其他弟子在场,也会依礼而回避。既然如此,按孔夫子的道德修养,他怎么能够把他和孟懿子的谈话内容告诉第三者呢?换句话说,夫子怎么可以告诉一个与孟懿子毫无关系的给自己驾车的弟子呢?更何况樊迟当时并不在场,其实夫子的用意只有一个,那就是委托樊迟转告孟懿子。换句话说,夫子是怕孟孙不晓得“无违是孝”的根本含义,他一定会去向樊迟询问,故而夫子才转告樊迟,并阐述了深层次的“无违是孝”之义。

关于这一点,郑玄在《论语注》上就曾经有过这样一句话,交代了夫子之所以转告樊迟的真正用意所在,他说:“夫子恐孟孙不晓‘无违’之义,将问于樊迟,故告之。”郑夫子这一句话交代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孟懿子在不明白夫子所言的情况下,是一定要去向樊迟询问的。而作为一个鲁国当权的实力派,与夫子的谈话即使听不懂,他也应该下次再来问才对,为何偏偏要去问一个给夫子驾车的马夫呢?再者,孟懿子和樊迟之间又怎么可能会有见面或谈话的机会呢?原因只有一个,樊迟是孟懿子的御者,亦即他的心腹,只有这样解释才合理。《论语》里只提了“樊迟御”,这个“御”准确的讲是“樊迟为孟懿子之御”。

孟懿子任用樊迟为御者,有理论依据吗?我认为有,其一樊迟忠勇并立有战功,因为担任车右的人具备勇武和忠诚,是保证主帅生命安全的一个根本保证。再者,樊迟出身贫寒,他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来支持他读书的经费,这就是他为什么早期耕读并作,后来又到冉求手下谋事,然后再经冉求介绍,拜师孔门学习。三,郑玄所言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也只有樊迟此时是在为孟懿子御车,孟懿子才有可能在自己没有搞明白夫子语言之义的时候才去问及樊迟,继而樊迟也才有机会向他解释“无违之孝”的深层含义。由此,夫子主动告知樊御他与孟懿子对话的内容,并为之深入讲解“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的意义,以备来日孟懿子在乘车之时询问御者樊迟,足见夫子之慈悲啊!

有人可能会问我,既然你认为樊迟是孟懿子的御者,那么樊迟驾车陪同孟懿子而来,怎么孟懿子自己回去了,而樊迟却还留在孔子身边呢?

我认为当时应该是孟懿子设宴请孔子做客,席间向孔子请问何谓“孝”,散席后派御者樊迟相送。孔子借机会向樊迟讲解“无违是孝”的深层含义,以备来日孟懿子询问樊迟。由此可见樊迟的学习成绩是远在孟懿子之上的。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我们通过赵良和商鞅的一段对话就可以看出端倪。赵良曾经对商鞅说:“您一出行,后面随车几十乘,车上有全副武装的甲士随从。”这句话反映了商鞅出行时的阵仗,那么作为鲁国大贵族的孟懿子,他出行难道只是一乘车吗?我想起码得有几辆甚至十几辆跟随才对!我认为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樊迟御车陪同孟懿子来访夫子,拜见夫子后樊迟就退下了,孟懿子提问并得到夫子解答之后离开,此时樊迟才有机会向夫子请教学问上的事,一定会向孟懿子请假,而孟懿子只需换一个御者,给樊迟留下一辆车即可。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死,《白虎通》上解“死之言澌,精气穷也”;《释名》上解“死者澌也”,“澌”为“若冰释澌然尽也”,即是冰冻消失的意思;《说文》上解释“人所离也”为死。葬,《说文》上解“人死在茻中为葬,“茻”是一种繁杂丛生的蕨类草,这里是指乱草丛生荒凉的景象。

樊迟问到“无违是孝”又作何解呢?夫子说“对于生者要依礼而待之,对于死者要依礼而葬之,依礼而祭之。”这里的生者是指孟懿子之母,也指君上、师长等;死者是指孟僖子,也指已经故去的鲁侯。意思是批评孟僖子之葬礼违礼了,孟僖子要用大夫之礼安葬才符合周礼,我猜想他有可能用的是诸侯之礼安葬的。对于夫子此言,清人凌鸣喈引申为“大夫以上能备礼,生、事、葬、祭不违乎礼,即顺乎亲矣。”《荀子·礼论篇》上也曾说:“懂得礼的人,要严谨的对待生者和死者,因为生是人之开始,死为人之终结,自始至终都要得到妥善的、依礼的安置,人道才能够完整。因此,君子应该尊敬生命的开始,慎重对待死亡的终结,终始如一是君子之道,是礼义之根本。作为臣下应该慎重地对待君主,儿子应该敬重地对待父亲,这样做就尽了自己的责任了。”


    关注 淞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