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评我书优秀获奖作品选(二)

 

贰二等奖作品孙鑫/《活着》张藤露/《笔尖上的幸福》严光/《候鸟飞回,后会有期》周慧敏/《废墟中逆风的守望》孙...

二等奖作品

孙鑫/《活着》

张藤露/《笔尖上的幸福》
严光/《候鸟飞回,后会有期》
周慧敏/《废墟中逆风的守望》


孙鑫/《活着》


不要在生命的最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不要在生命的最后才遗憾于没有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只一辈子追逐于名利,像一只远飞的风筝,再也回不到最初的一天。

合上书的时候,胸口像压了一块大石。

整整一个晚上没敢动笔。前半本太震撼太令人心疼,以至于我在读后半本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我想起了熊顿。那个在《滚蛋吧,肿瘤君!》里意气风发的女子。同样备受癌症折磨,却积极面对。年纪轻轻就被迫与这个世界说再见,却不曾沮丧,不曾悲观,只遗憾于从前不曾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于是在所剩不多的时间里,拼命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最后的人生。

于娟和熊顿其实完全不是一类人,但她们都同样幸运。她们的家人,朋友,不曾放弃过,也不曾成天哭哭啼啼。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只为了不让她们有遗憾而一直努力,就像于娟的母亲,最后也没有一直守在医院里,而是为了女儿在山东的能源林事业,一直奔波忙碌,只因为,那是女儿的梦想。病人生病,痛的只是身体,而家人痛的却是心,而且还要咬牙奔波强撑笑脸安慰病人,即便难捱至斯,于娟的家人们还是保持着乐观,以给予鼓励。

因为如此,这本书从头到尾,充斥着的,都是感动。

我感动于于娟痛到昏过去还为了给儿子做榜样而拼命坚持,感动于光头对于娟的不离不弃和“我愿意这样为你擦五十年屁股”,感动于阿海“如果需要骨髓、肾脏器官什么的,我来捐!”,感动于M遣丈夫千里迢迢送来自家养的鸡,感动于J主任对生命的负责和看重,感动于癌症病房里所有于娟看到的并记录下来的趣事,更感动于即便最后她被骗了,还不吝于用最善良的心去猜测骗子的行为。

然而,再多的感动,也掩盖不了最后的沉重。于娟走了,这样明媚善良坚强而勇敢的她。

我们难过,我们不舍,我们遗憾这样的阳光从这世界上慢慢淡去。但不应该只是难过。于娟在最后,用生命写BBS,并不是想让我们同情她的命运,也不想让我们“将故事解读成一个关于都市人健康话题的新闻快餐”,她只想让我们知道,不要在生命的最后才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不要在生命的最后才遗憾于没有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只一辈子追逐于名利,像一只远飞的风筝,再也回不到最初的一天。

活着,到底是什么?

或许在我们这个年纪,思考人生听起来像是一件特别浅薄的事。近20年来,我们无风无险地度过,大概唯一的不顺畅就是考试不及格或者运动会失利。没有跌宕起伏的人生,自然也难有如何深沉的想法。于娟说:“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于是我想起了一篇博文——《一生只做一件事》。其实我倒不是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只不过,人这一生确实应该坚持做一件不放弃的事,这大概就是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的意义,只不过,在我看来,除此之外,人还应该去尝试不同的事情,最后你放弃也好,失败也好,都无关紧要。

这就是我所谓的活着,坚持,但是有不断的尝试。

大概年轻人的朝气就在于,无所谓失败,永远敢于尝试吧!

张藤露/《笔尖上的幸福》



“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

《忆往述怀》收集了季羡林先生生前发表的散文,书中蕴涵着大师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捧读这样一本生命感悟的书,俨然还在聆听一位老者侃侃而谈,让我静静地反省,心境渐渐变得纯净而美好。

季老先生不愧是一代散文大家,他的文字明白晓畅,却又富有瑰丽的想象,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草一石,都能勾起他无穷的遐想。在《听雨》中他这样写道:“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这段无声的文字在季老的笔下仿佛灵动起来,我的心中又溢满了青春活力。

《忆往述怀》这本书分为四篇,即“阅尽沧桑”、“学林漫步” “此情犹思”和“心与物游”。季老散文的选题真是不拘一格,真可谓“人情练达亦文章”了。《听雨》、《海上世界》、《黄昏》、《槐花》等篇章,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的事物,在大师的笔下也不同凡响,不得不让人佩服。

让人佩服的还有季老的不服老的精神。七十多岁了还骑着自行车驱车三四十公里去大觉寺春游。八十岁了还骑车在图书馆前照相,特意写了一篇《八十述怀》,他自己说“在学术研究上,我的冲刺起点是八十岁以后”。在八十岁到九十岁期间,为了写《糖史》,有两年时间,每天去一次大图书馆,风雨无阻,寒暑无碍,终于完成了八十万字的巨著。九十岁的时候又特意写了一篇两千字的文章《九十述怀》。真是老神仙的心态,老神仙的精气神,难怪他高寿。

从追忆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中可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一生勤于思考、笔耕不辍,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写作上,阅读写作不仅是生活,更是他延年益寿的幸福良方。在三十多年里,季老撰写了近三百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十几部学术著作,其一生撰著的总数达1200万字。

看到书中的老人,我不禁想到自己的外公。外公虽已八十高龄,但一直有随手记事和写文章的好习惯。曾经在外公外婆房间里翻看过一本日历,惊讶地发现日历旁边空白的地方,竟写满了外公的日记。外公看我不停地翻阅,走过来乐呵呵地说:“人年纪来了,记忆力也在减退,必须把每天经历的事情记下来,要不然全糊涂了。有空你再看看我以前发表的文章,还是蛮有味道的!”

每每读到外公用笔记录的文字时,感触时间流逝地太快,好想时间能慢一点,好想再多陪陪他们。

外公常说:“上年纪的人除了需要健康的体魄,更需要坚持锻炼自己的大脑,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活跃的思维,不能让你们觉得我们不中用咯。”

外公退休后,除了打门球、养花、钓鱼,每天的读书、看报是必不可少的。当读到重要的章节时,外公都会认真地在书页的空白处写下批注。在学习的过程中,外公不忘将一些有用的知识摘录下来,分专题整理成文。并将时事要闻、今日时评、名人轶事、生活常识、教育、书画等几大类印发给离退休的老同志们交流学习。

养花虽是外公的另一嗜好,但不同的是,外公将孕育一株株花草的过程融入到笔尖,写成了一本本养花心得。每当看到外公在院子里伺弄花草、修枝剪叶、嫁接新品种,忙得不亦乐乎时,外婆总在一旁打趣地说:“你外公对谁都好,对花花草草更是没话说。”此时的外公就会像孩童般欢喜,笑容洋溢在老人的脸上。写养花心得让外公远离喧嚣,保持心灵的宁静,心态更加平和,生活乐滋有味。

外公的老年生活过得安逸和充实,他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减少一丝一毫,反而更让我欣赏他能从笔尖上找到的幸福和心灵的满足。

我去年考上大学,只身一人来到长沙读书。为了怕妈妈牵挂,我提议像外公那样写记事本。于是直到现在,我和妈妈都会每半个月各自交换记事本。妈妈说,从我的小本上,她看到了我的成长,从面对一个陌生城市的畏惧和慌乱,到一个人处理问题时的得心应手;而从妈妈的小本上,我同样也能感受到妈妈的快乐。

我在记事本上记录下学校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妈妈也将工作、家庭中的逸闻趣事流于笔尖。我们都爱上了这种交换笔记本了解对方生活的方式,从泛着油墨味的纸张上读懂的生活,任凭她的字迹一点点印在我的心上,我和她的距离变得更近了。我们互相走进对方的生活,互相成为朋友,成为彼此的依靠,或许这就是属于母女间的默契,指尖上的文字在不经意间流动到了心尖,因为有了彼此,我们变得更加幸福!

关于幸福,有太多的故事;关于幸福,有太多的诠释。而我们要懂得发现幸福,感恩生活!愿所有人都能发现幸福,感受幸福,珍惜幸福,传递幸福!

严光/《候鸟飞回,后会有期》



暗恋伊始的甜,收尾的苦;沉寂下来的微微酸涩,都是曾经成长路上所收获的宝贵礼物。黎璃恰是现实世界中平凡的你和我的样子,用卑微的姿态守护着最初的爱恋。

错了的作业可以改正,时光却没办法倒流,生命中的错爱没有修正的机会。

—盈风 《十五年等待候鸟》

青葱年岁,好梦留人睡在你的中学时代是否出现过这样一类女生:身材瘦小,成绩优秀。带着眼镜的脸庞很容易就淹没在人海。她是这样不起眼的一粒细沙,没有做成旁人眼中的风景,只在自己内心的原野和风徜徉。黎璃,书中那个随候鸟一起等了裴尚轩十五年的女孩,就是以这样一副平凡模样惊艳了时光。

爱要多深,才能让一个人柔软成空气只想停留他身边?从裴尚轩第一次对黎璃流露好意开始,她因家庭破碎而干涸太久的心如久逢甘霖般雀跃。她的爱是沉默而不动声色的,爱他所爱,陪他成熟。

“你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的人你也要喜欢。”

裴尚轩的一句话,让黎璃用无悔的姿态参与了他十五年的每一秒每一帧,却不是以任何暧昧身份。黎璃是聪明的。她不够漂亮,对像韩以晨式的美丽有着偏执的自卑和渴望。她曾说,如果再有一次机会,她宁愿做一个美丽的笨女孩。年少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男子走在美丽女生之间,该是怎样的悲伤?

“今年,我不要再喜欢裴尚轩了。”

这是黎璃爱上裴尚轩后每年圣诞节许下的愿望。她把从他那里得到的温暖转化为自己爱他的动力,渐渐这种爱变成了一种习惯,习惯到每年在日志扉页写下的文字都是一个虚妄。突然间加重的病症就快要把她和柳千仁绑定终生。也许,和柳千仁走完余下的路是她最好的归宿。毕竟这已经是她暗恋裴尚轩的第十五个年头了。

还好,她等到了。在等待候鸟归来的第十五年,这份深情终究未被辜负。

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她犹守你的中学时代也应该出现过这么一类男生:高大帅气,成绩不好但很喜欢球类运动。生来自带招人体质的裴尚轩就是那个人群中的绝对主角。和黎璃交好是他人生旅途中的意外惊喜,黎璃没有韩以晨好看,也不懂打扮。可就是这么一个“哥们儿”般的女该,在他失落时像候鸟般向他张开双臂,包容他的潦倒青春。

“明年,我想和裴尚轩一起来看候鸟。”

黎璃心底许下的小小愿望,裴尚轩是答应过的。只是这个约定当年在他心里的位置,可能还比不上韩以晨撒的一个娇。我想,年少时,黎璃和韩以晨在他心中的天平两端有着同等重量,只是被赋予的定义不一样。这样的设定让黎璃失去了把爱说出口的机会。十五年间,恋爱,成功,娶妻……裴尚轩一直向着人生的正常轨道行驶。当所有想要的看似都得到了之时,裴尚轩的心空了。

少了那个像空气般常伴左右的女孩;少了那种被温柔目光围绕的缱绻。裴尚轩终于意识到生命里缺失的部分是什么。有时候,我们爱了一个人,在自己还不知道的时候。尽管时间会让记忆里的感觉渐渐转淡,但一旦有什么留下来,就一定都是真的。他和黎璃因为牵绊而缘分不灭,因为性格而被动错过。彼此依偎着长大后,成熟的两人是否能用爱人的身份实现那个带有名字的美丽誓约:

“裴你一生,不璃不弃。”

当心底那颗被时光掩埋的种子发芽时,裴尚轩听到了什么东西破土而出的声音:那是黎璃啊。可是彼此等待的时间都太久了。第十五年,生病的候鸟已经没有力气飞回来了啊。

佳期何许?良人难再觅“因为,我只看得见他对我的好。”

当柳千仁问已经躺在医院床上病怏怏的黎璃为什么执着于裴尚轩时,她这么说。

柳千仁是真正意义上对黎璃爱护、守候的那个人。骄傲如他,却愿意为黎璃放弃名利并陪她走完最后的路。可他也曾伤害过她,用偏激的方式去嘲弄、占有。爱与被爱的人都是时间的附庸,早或晚一步都会变成旁观者。痴情的黎璃和痴情的柳千仁都双双败给了岁月。而韩以晨,那个美丽高贵的的女孩,败给的是自己。从小养尊处优的她,桎梏在世俗眼光下的她,没办法出面为两个人的躁动青春买单。错过裴尚轩后,再无心动。她的人生就像一朵名贵花朵,即便最后凋谢,依然是华丽谢幕。即是两个优秀的人,也只能沦为这段四角恋中的配角。相识十五年后,裴尚轩和黎璃终于对彼此敞开心扉。而柳千仁和韩以晨的良人,会在何方?

暗恋伊始的甜,收尾的苦;沉寂下来的微微酸涩,都是曾经成长路上所收获的宝贵礼物。黎璃恰是现实世界中平凡的你和我的样子,用卑微的姿态守护着最初的爱恋。现实中哪有像黎璃这样的女孩呢?多数喜欢不过是一盒快餐。热度散去,残羹剩饭。《十五年》看似悲凉的结局,其实未必不是圆满的。爱是一生一人的福泽,黎璃亲口听见了裴尚轩告白的声音。不管前路如何,起码她短暂的拥有到了,世上最幸福的事莫不过是你喜欢的人也刚好喜欢着你了吧。你说呢?

周慧敏/《废墟中逆风的守望》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现实与理想之间似乎总有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很多人都因此失去了努力奋斗的动力,开始随波逐流,习惯麻木。但也有那么一群人,对这世界的不堪嗤之以鼻,用不屑的态度对抗世界,尽全力守护理想与现实间的那座象牙塔。

二战后的美国,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激增。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去越来越贫乏,空虚。有一部分年轻人聚集起来,用消极的方式反抗庸俗、虚伪的世道,这些人被历史称为“垮掉的一代”。然而在J.D.塞林格的笔下,同为“垮掉的一代”的主人公却又有着无法放弃的纯净理想,这无疑给予了那个年代一点希望的星光。

霍尔顿是一个极其颓废的人——这是我对他留下的第一印象。文章从头至尾充斥着粗话与恶俗的话题,使整部小说都是浓郁的社会的浑浊气息。他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颓废、挥霍、不负责任——这也是“垮掉的一代”的普遍特点。但仔细品味故事的细节,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在宿舍他看到舍友用破旧的皮箱装东西,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霍尔顿把自己真皮的皮箱藏在了床下;他的邻寝室友是一个没有任何人喜欢的邋遢的人,即使这样,霍尔顿也从没有侮辱过和嘲笑过他,一直尊重着他和他的信仰。

霍尔顿纯净的一面尤其表现在他对待妹妹的方式上。我猜想她的妹妹就是他要去守护的第一个“麦田中的孩子”。无论是思念的独白还是与妹妹的对话,霍尔顿都一改平常颓废的状态与语气,从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的温柔与爱。当霍尔顿去幼儿园找妹妹,希望与她告别时,在学校的墙上看到了很污秽的词语,平常也一口粗话的他马上愤怒地把那些词遮盖掉。但马上他又很无奈地想到——即使他现在擦掉这些,第二天仍会有人再写上污秽的东西。我相信那个时候他对他离开的决定是有那么一丝动摇的,因为他一定不忍心丢下妹妹让她受到这个社会的污染,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他改变不了这社会的现状,他守护不了他想守护的麦田。

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唯一敬佩的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上似乎是颓废,沉沦,实质上却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

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夜总会鬼混的女人,小旅馆心理变态的店客,电影院虚伪的观众……于是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却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也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或者也可以说是没有这个毅力 。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也因此,当他说出:“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是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纯净理想时,我甚至有些震惊,一个16岁的少年即使看透了世事,却保留着一个如此美好的理想。但故事的最后,他因为他的妹妹,不得不放弃了这个理想,担负起他不得不担负的责任,不得不继续在这个社会中忍受世俗污秽。这样的结局,让保护妹妹纯洁心灵的愿望与尽快脱离肮脏社会的目标有了更深层次的冲突。不得不说是一个无奈的结局。他最终留下,表面上看是因为妹妹的竭力挽留,也或许是他自己已经意识到了他无法离开自己所处之地,或许他明白,流浪的结束也预示着青春期的他蜕变的结束。“人只是在不断地逃和回家中艰难的长大,真实的生活就在这过程中出现了意义。”

塞林格在一个中学生的采访中承认,《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是他的一本自传,亲身参与过二战的他,对战争后的世界理解更深刻,而主人公霍尔顿也很大程度上展现了塞林格本人的经历和性格。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我真正喜欢干的就是这个。”守护悬崖边的一片麦田,悬崖下是肮脏与黑暗。为了保护天真的孩子不掉入悬崖,不得不徘徊在悬崖边,满眼是脚下的无尽的深渊。战后的废墟上,建立起的不是鲜活的生机,面对这些,他只能逆着风,在精神的狂乱中守护身后的麦田。

只是不知他的成长是否还是会终究变成社会的腐蚀。
优秀作品连载
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湖师大新传院青工部微信公众号
微信ID:湖南师大新传院青志协



长按二维码关注微互动


责任编辑:谭从鑫
微信编审:唐甜


    关注 湖南师大新传院青志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