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改编再改编:《奇幻森林》又让《丛林书》失色一分?

 

>>>>《奇幻森林》也是改编?

近期热映的电影《奇幻森林》好评...





>>>>

《奇幻森林》也是经文学作品改编?

近期热映的电影《奇幻森林》好评连连,这种似乎是“全年龄段”的电影类型,引众多家庭组团进电影院观看。小主人公的勇敢与正义,还是强大的特效,都可圈可点。



但似乎有很少人会注意到,这部影片不是对《丛林书》的第一次改编,甚至也不是好莱坞对《丛林书》的第一次改编(继《森林王子》)。

《丛林书/丛林奇谭》(The Jungle Book)是十分受欢迎的儿童读物,以至于长大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对那个以裹大拇指的猴子吊坠为特色的比利时尼龙包品牌情有独钟——KIPLING。

这本薄薄的小说,满足了孩童对大自然的所有幻想——想想看,青春期以前的时光,你还没开始对玛丽苏、樱木花道或者金庸笔下的侠客佳人有任何代入感的时候,一个被狼群养大的人类小孩简直是最酷的设定。和动物交朋友?

《丛林书》的引人入胜之处,除了对野性世界的生动刻画,更包含着作者借动物言人事的寓言性与道德教化——当然这些都是长大以后反观,才体会出来的。小时候唯一让我感到情感冲击的地方,是长大的男主人公毛克利返还人类村庄时,人类社会带给他的不适感,同时丛林世界对他的存在也开始排斥,这种无所适从、进退两难的处境,让我在阅读中第一次体会到了一种孤独感。

>>>>

‘文化帝国主义’让娱乐至死取代了一切?

《奇幻森林》的改编涵盖了原小说中大多数精彩的桥段,比如和猩猩路易王的斗智斗勇,和巨蟒卡的危险交锋,以及和老虎谢利汗的终极对抗。但是这一版令人失望的是,将主题扁平化和低幼化到了一个令人反感的程度,即便特效无比精致,也难掩内核的空洞乏味。

小说《丛林书》最耐人寻味的一点,正是毛克利对自我的认同——他到最后一刻,也没有完全在人类社会中找到归属感,但是他可以驯化自我平静地融入其中。《奇幻森林》中,毛克利在最后不仅自豪于自己的人类身份,而且俨然一副小狼群中的领导者的样子,实在是有悖原著的初衷。



对于一部儿童电影,何必较真呢?诚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让动物开口唱歌说话的合家欢动画,本来就应该是格格不入的两个调性,但是多年来迪士尼完美地调和了这个矛盾——看着迪士尼动画长大的这一代人,没有人再质疑,为什么一只老鼠可以穿着背带裤吹口哨,为什么一只鸭子可以和路人一样穿着水手服走在街上,为什么一只狗(高飞)可以养另一只狗(布鲁托)做宠物。



这是一种想象力的创造,但正如爱德华·索亚对迪士尼乐园的批判,这种文化帝国主义将一种超现实散播到了日常生活之中,娱乐至死取代了一切,被催眠的大众会将这些不合理当成理所当然。


    关注 北极光AURORA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