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大理】喜洲古镇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公路(大理-丽江)、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大理喜洲镇位于云南省西北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的北部,距大理下关34公里,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地势西高东低,214国道、大丽公路(大理-丽江)、新环海西路(环洱海)从喜洲镇西面、中部、东部南北贯通。

门票:严家大院门票5元,杨品相宅门票3元,侯家大院门票2元。现在喜洲有几家严家民居,都搞旅游接待,最著名的是三道茶,另外还有歌舞表演。门票都是50元。若是只想参观民居,看看建筑,则是10元。(以上价格系从网上搜罗,仅供参考。)

文阁村段思平故里系白族村,有宗亲可引领参观,但语言不一定能听懂。

交通:从古城或下关乘坐开往喜洲的中巴,沿滇藏公路招手即停,从下关至喜洲需30分钟,当天可以来回,也可以在喜洲过夜,参加当地的晚会。









历史

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1]  古城中,留存下来的古城之一。南诏时候,城池建筑的宏伟,仅次于太和城和羊苴咩城,当年军事上北防吐蕃,也是佛教和商业贸易的重镇。相传,南诏王及其一家,经常离开王都,到此居住。喜洲是大理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六诏与河蛮并存时就已是白族聚居之地,原为大理河蛮的城邑,隋史万岁曾驻兵于此,因而称“史城”或“史赕”,唐时南诏王筑宫殿于此,时称大厘城,当时已时“邑居人户尤众”,是南诏时期“十睑之一”。大理籍的商人,尤以喜洲多,号称喜洲帮,主要经营药材、布匹、茶叶。喜洲是历史名城,又是白族典型的商业集镇,是白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萌地之一,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

建筑

全镇共有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远远望去,像一座古朴典雅的城池,更像是一座巨大的民居建筑博物馆。那独具特色的造型,那几近完美的结构,都给人一种庄重雄浑而又不失轻巧灵透,古朴典雅而又不乏自由洒脱的质感和美感。

那些充满着水墨情调的民居群落,全都整齐地坐落在古老的石头巷子两边。每一个院落的布排,都力求做到自然、贴切,讲究的一种儒雅的格调。当然,大理的民居也与其它地方的民居建筑一样,一般都有着对称式的布局和封闭式的外观。这种源于秦汉时代的廊院式住宅,经隋唐的演变,到宋代已成定式。大理民居的建筑样式,一般分为“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一进两院”、“一进四院”等样式,其中又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居多。

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审美情趣上的差异,喜洲白族民居有它自己明显的风格和特色。把喜洲的白族民居四合院与北京的四合院作一个大致的比较,就可以看到这一点。北京的四合院民居,大多是一层,而白族民居几乎都在两层以上。不论正房、对厅、厢房都是三间两层,底层带有较深的厦廊,白族人把这种三开间的房屋称为“坊”。“三坊一照壁”即三幢三开间的房屋加上一面照壁。照壁正对厢房,相邻两“坊”山墙之间设耳房及“漏角天井”。“四合五天井”则是不设照壁,由四“坊”组成的封闭式四合院落。房屋四角设有“漏角天井”,加上院中的大天井,一共有五个天井。白族人建造民居,是有一整套的规矩和讲究的。如果祖上或家里没出过像样的文人雅士和有功名声望的“人物”,即使富可敌国,也绝不允许建盖阔气的门楼、修砌高大的照壁。甚至连四围的墙壁,也不能使用白色或粉红色的装饰。大理地区的人文蔚起,并最终博得“文献名邦”的盛誉,当与这一风俗的盛行不无干系。

喜洲目前还较为完整地保留着一大批明代、清代、民国以及当代各个时期各具特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明代遗留下来的杨士云“七尺书楼”;清代杨源大院,赵廷俊大院;民国严子珍大院,杨品相大院等共三十多院。

七尺书楼位于喜洲大界巷8号,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杨士云于公元1526年前后建成。书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有三大间房屋。房向座东朝西,三间全部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屋组合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书楼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过,可整座房屋的建筑仍旧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

杨家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染衣巷19号,是清代初期的建筑。这座民居,东、西、南、北四面均用土、木、石结构建成,是一座建筑特点非常明显,保存非常完整的“四合院”。赵廷俊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大界巷21号,为嘉庆年间进士赵廷俊兴建。这座大院总建筑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竣工于1839年。整座大院建筑阔气,为“四院五重”的建筑格局。四个院落既自成一院,又相互贯通,像小型的宫殿一样壮观巍峨,是最能体现喜洲儒家文化建筑风格的代表性建筑。

严子珍大院位于喜洲办事处四方街富春里1号,为大理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于1919年兴建。大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四个院落之间,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整座建筑豪华古朴,典雅大方,既是喜洲白族民俗风情旅游的主要景点,也是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喜洲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落,即使摆到中国建筑史上,也堪称一绝。它不但以古朴典雅、大方实用而著称于世,其精湛的雕刻工艺也独树一帜。当地著名的木、石、砖三雕技艺之精良,实在不是其它地方可以轻易比肩的。三雕之中,又以木雕和石雕最为有名。有史记载,明清两代,大理有为数不少的木雕艺人,把活儿做进了京城。北京许多著名建筑的木雕工艺,都是大理木雕艺人的杰作。大理木雕做工精细,刀法圆熟,游刃有余,衔接处看不出一丝一毫的缝隙。石雕在大理更是得天独厚,大理是出好石材的地方,大理石是天下一宝。一块极其普通的石材,一旦经过石雕艺人的打磨,便会显现出精妙的图案。或山水、或花鸟、或动物、或城郭连云、或青山隐隐……一切都在似像非像之间,要的就是那份浑然天成的效果。

在北京的故宫和颐和园,我曾见识过京派的雕刻技艺,流光溢彩,气势恢宏,以量、色取胜。大理的民居雕刻,则追求的是一种奇巧、一种别致、一种浪漫的田园气息。其精妙之处,是要通过些许的时日,才能玩味出些不一样的意趣来的。

与其它地方的民居相比,大理的白族民居,特别时喜洲的白族民居,更趋向于一种纯朴之美,一种飘逸之美,一种隐忍之美。它是悠久而深厚的白族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是生活在苍山洱海间的白族人民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是人类最为亲近的一种背景文化,是凝固于是时间之河的多重性艺术。兴许只有在大理这种充满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融汇,充满着田园牧歌的诗意与文献名邦的古雅的地方,才能够缔造出如此唯美的民居建筑。

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景点

文阁村(阁洞塝村)

在大理喜洲镇,段思平的44世孙段联苏家中收藏的一本段氏家谱中,第一位起草家谱的是明正德15年(即公元1451年)的段德贤,而在此之前很多段氏传人们,因为明代战乱的缘故,已经无法追根溯源。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这是一笔无法估算的损失,如今已经70多岁的段联苏对此也深有所感。在喜洲镇这一支系,能说清楚家族历史的,他是为数不多的一个。而他对于家族历史的回顾,要从其家中收藏的这本已经发黄且边角破损严重的家谱说起。

家谱开章第一篇,代表着战争的结束,也意味着段氏家族的新起点。

公元1382年之后,段氏家族被迫以支系为单位流落四方。发展到现在,段氏家族的传人们已经在全国各地形成新的支系,并不断壮大,但是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能准确地追溯支系的传承史。段思平故里大理喜洲镇文阁村的这支段氏支系同样如此。好在他们传承下来的一部《段氏家谱》清晰地记录下了从明正德15年起的家族传人。另外,村里的段氏族人自发筹钱,将一块刻有“段思平故里”的石碑立在了村口的道路一侧,也成为大理一景。

虽然此举并非政府行为,但其他段氏支系的族人们对此大多表示赞同,历史学家也表示,经过考证,段思平故里大体上是在该地。不过,虽然背着“段思平故里”的名号,但整个村子中能清晰地将家谱中的历史说清楚的,也只剩下了段联苏老人。

每次有人要看《段氏家谱》,段联苏都很谨慎。因为每一次拿出来,他都觉得磨损掉的是家族的历史。不过,闲下来时,他自己也会忍不住将发黄的家谱从二楼的蛇皮口袋中拿出,小心地翻阅着,在昏暗的灯光下,抖落一地沧桑。

3月5日,段联苏再次从家中搬出这本破旧且颜色发黄的《段氏家谱》,小心翼翼地放在桌子上慢慢翻阅。家谱的第一页,是段德贤用行书所写的家谱内容,书法之精妙足以让现在的不少书法家为之俯首。

段联苏介绍,明正德15年,时任山东昌平州吏目的段德贤起草家谱。此人不但自己当了大官,其三个儿子也是举人。另外,根据家谱记载,段德贤生性正直,后弃官回乡。此时的段家人丁重新变得兴旺。

不过,在这本家谱中,虽然段联苏是19代世孙,但是家谱并非从段思平开始。在经过战乱洗礼后,段德贤撰写的这本家谱是从1350年左右(据段联苏推算)的段连胜时开始记录的。

段联苏介绍,2001年,村里组织村民们在州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对《段氏家谱》重新进行修订,让之前已经破旧不堪的旧本得到了很好地保护,而且文化部门也已经将这本家谱的复印本收藏,修订完之后,州文化局、天龙八部影视城各自送了村里一个专门制作的箱子,用于存放《段氏家谱》。

段氏家族的重新繁荣,对于曾经因为战争被切断的大理国历史无疑是一种幸运。但是段氏的后人们如今也面临着遗产保护困难等众多难题。以段联苏所在的喜洲镇支系来说,虽然家谱已经得到了保护,但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段氏宗祠”却有着消失的危险。











七尺书楼

七尺书楼位于云南大理景点-喜洲古镇大界巷8号,是明代著名的文人杨士云于公元1526年前后建成。书楼为全土木结构建筑,有三大间房屋。房向座东朝西,三间全部分为楼上楼下两层,门窗板壁均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房屋组合为“三坊一照壁”的建筑格局。书楼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过,可整座房屋的建筑仍旧保存着明代的建筑风格。[2]

杨士云把一切功名利禄看得非常淡泊,认为一个人即使腰藏万贯,死后仅有七尺之躯的那一点坟墓罢了。故后人把他居住过的小楼称为“七尺书楼”。杨士云去世后,其后人为纪念这位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极讲气节的先生,先后在清乾隆年、民国年间曾多次重修过。整座房屋的建筑仍保存着明朝建筑风格。在云南大理景点中颇有名气。

杨士云,字从龙,别号弘山,一号九龙真逸,生于明成化丁酉(1477年)夏六月十日,卒于嘉靖甲寅(1554年)秋九月八日,享年七十八岁。正德丁丑(1517年),杨士云考中进士,以文改翰林庶吉士。由此,杨士云一时轰动大理。

不久,父亲去世,杨士云千里奔丧。料理完后事,亲戚朋友都劝杨士云回去做官,杨士云却回答说:“太孺人(母亲)在堂,何忍离去,且万无奉以俱往理。”于是,静静的守孝不归,在家孝养母亲。并终日坐卧小楼--“七尺书楼”,悉心研究学问。一坐十年。后任吏部户科左给事中。杨士云为官清廉,洁身自好。其人品、人格、才学,一直被同事和后学者尊敬和景仰。

严家大院

严家大院位于云南大理景点-喜洲古镇四方街富春里1号,为大理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于1919年兴建。大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由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组成。四个院落之间,以“六合同春”和“走马串角楼”连贯成为一个整体。整座建筑豪华古朴,典雅大方,是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严家大院的木雕、石刻、泥塑力求保持纯传统的做法,一丝不苟。照壁中央镶有大理石山水画,周围塑有传统民间传说“渔樵耕读”展示大理白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也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原型。

照壁两侧塑有“红梅报春”“松鹤延年”两幅大型泥塑图案,充分显示出白族民间的高超雕塑艺术。在石刻方面有纯白大理石雕刻的大门,雕有麒麟、大象、人面兽等象征祥瑞的动物。两院台阶全用大理石铺就,在东、西三方堂屋前铺有线雕大理石,雕有八仙道具,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个个栩栩如生。

在木雕方面更是展示白族木雕的精美,共十九樘一百一十四扇格子门,二百五十多扇满堂雕花和部分雕花美女窗,插头、吊柱、吊枋、挂枋、照面枋等采用各种雕法,有三层透雕、两层透雕、深雕、平雕等,很少有雷同图案。

严家大院已经成为云南大理景点中最有民居民俗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白族三道茶歌舞表演更是大理白族文化的精髓。

杨家大院

杨家大院位于云南大理景点-喜洲古镇染衣巷19号,是清代初期的建筑。杨家大院在布局上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建筑,讲究四平八稳庄重对称。院内建有坐东朝西的照壁,壁下设有花台,培植各种花木美化环境,照壁对面是正堂,左右两边是厢房,四方的房屋之间形成四个角,四个角交接处形成四个小天井,院子中间还有一个大天井,故称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测览整个院落的建筑是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院墙等彩绘装饰绚丽多姿,整座建筑既有西方园林的庄严,又有中国庭院的玲咙,以精见长,以少胜多。

杨家大院以凝固了的艺术方式,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杨家大院一边饮着三道茶,一边观赏着大理白族歌舞"霸王鞭"、"迎宾舞"、"草帽摆"、"手巾舞"等时,万千退思涌上心头:勤劳好客的白族人民,在苍山脚下,洱海之滨创造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直到今天,这些文化积淀还焕发着新的活力。

特色小吃

杨记卤味(闻香居)

杨记卤味(闻香居)的历史可追溯到193X年(具体记不清了),历经70余年,期间有一代人的中断,但现已复兴。

喜洲破酥粑粑

喜洲破酥粑粑因源于大理喜洲镇而得名。属烤饼类食品,是最受欢迎的喜洲白族民族特色小吃之一。分甜、咸两类。民间常用上下底火烤制。


    关注 段氏统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