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路20号的前世今生

 

谈到东大名路700号的今昔,就有一股冲动和愿望,想讲讲上海海运局以前的办公大楼广东路20号的故事。在外滩万国...



谈到东大名路700号的今昔,就有一股冲动和愿望,想讲讲上海海运局以前的办公大楼广东路20号的故事。

在外滩万国建筑群中广东路20号大楼(现也叫中山东一路5号)建筑风格并不起眼,外表一般。在外滩如果大楼门面朝黄浦江的,一定是有实力的公司和银行;像广东路20号,门面不朝黄浦江的,就显示其身价一般。不过无论如何,广东路20号地段极好,靠近黄浦江边,是万国建筑群中得一员,也是航运企业百年沧桑的写照。

座落在广东路20号的大楼,始建于1921年,最终建成于1925年。为原日清汽船株式会社的办公大楼,该楼占地面积为128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484平方米,由德和洋行设计。中日“甲午海战”后,日本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淘金;日本的邮船会社,大阪商船会社等打算合资一家轮船公司也来上海掏金,开拓航运市场;为笼络大清朝廷将合资公司取名为“日清汽船株式会社”。日清轮船株式会社是日本人于1907年组建的一家股份制轮船公司,主要股东是日本的邮船会社,大阪商船会社等,期间也吸纳了少量的中国股东。日即“日本”,清是“大清国”(中国叫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叫法是日清海战);1912年清朝灭亡,该公司仍沿用此名。其总公司在东京,上海设分公司。上海人也叫“日清洋行”,该公司拥有大小轮船数十条。1921年,日清公司在外滩造楼时因为资金不足,就同犹太人合资(日本和犹太人的合作,起源于1905年的日俄海战;当年日本为凑集战争经费,向全球融资,销售国债用于解决日俄战争经费的燃眉之急。由于美国犹太人团体与沙皇关于犹太移民的谈判破裂,为迁怒于沙皇,最终美国犹太商人站在日本方面,几乎承揽了大部分日本国债),各建3层。日方造的是3层以下和半地下室,建筑风格简洁(这是雅称的托词,实际是实力不济的表现),属于“日本近代西洋式”;犹太人造的四层到六层,装饰就比较讲究,屋间有挑檐,檐下窗框上有西洋浮雕。门窗基本采用方形石,在二到六层用碩大的半月形木格窗增加建筑的变化和柔和感,特别是6楼的礼堂,那结实的地板曾经是大家跳交谊舞的最好场所。大楼外墙均为水刷石,有坚如磐石之感觉。当年所有的管理者无论是日方、招商局、还是上海海运局都在五楼办公,因为房屋相对宽敞,可以看到黄浦江面;而一到三层办公楼房屋面积较小,为船公司调度部门、技术部、人事部等使用。当年在外滩造大楼,为防止大楼沉降,需要打地桩;但不是现在的钢管桩和水泥桩,而全部是实木桩。

1939年日清汽船株式会社并入东亚海运株式会社,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日伪资产移交给招商局管辖,这样日清大楼也改为招商局办公大楼。新中国成立后,招商局资产全部移交上海军管会管理,后作为交通部管理资产,最终将日清大楼交上海海运局办公,所以被称为“海运大楼”。

广东路20号大门

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海运局通信导航站在西部加层,所以也叫7楼,顶上设上海海岸电台中央室(也叫04,在过去的通信行业里,许多部门都用代号表示,如01代表收信台,02代表发信台;03代表备用台,04代表中央控制室等),主要是电传和电报中心,将来往的船舶电报分发到有关部室,航运企业等,而东部楼顶则是当年罕见的屋顶花园,可以俯瞰整个外滩和黄浦江风景。
从广东路20号的屋顶花园远眺整个浦东夜景
在外滩所有的房屋主权都属于黄浦区房管局资产,唯独广东路20号不属于黄浦江房管局,而属于上海海运局。所以在楼顶加层不需要他们的同意和认可。

上世纪90年代为实施外滩金融街的规划,上海海运局整体迁入东大名路700号的新楼,该广东路20号楼租让给上海锦都实业公司(该公司由上海文化局下属企业),租约期30年,租金为每年200万元美元。为此上海锦都实业公司作为二房东,通过再次装修和招商引资,将一楼和二楼转租给华夏银行上海支行;租约也是30年。现在看来这是一笔糟糕的交易,因为价格太便宜了。但是也许上苍护佑,时隔两年不到1998年底,因资金链断,上海锦都实业公司作为空手套白狼的案例(因在其他房地产项目投资失败),法人代表被捕进牢房,公司解散,全部合约都转给大房东;为此现在上海海运局作为主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具有时代风格的餐厅。

摘自:中海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 中海集运安全监管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