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碗霉干菜说起

 

看看王化人的饮食习俗...



王化有句谚语:“夫妻长淡淡、咸菜过下饭”,说的就是每家每户饮食中,总少不了一碗霉干菜或者咸菜;农村里讲究省与藏,省是下饭菜能少买则少买,藏是家里能放点藏得住的菜、就尽量多藏点,碰到没菜吃的时节就拿出这些来,说到底都是一种节俭的表现,于是霉干菜便成了常备菜。

王化人几乎家家户户种蔬菜,上半年南瓜、冬瓜、蒲子,下半年豇豆、青菜、萝卜等等,但遇到没时令菜吃时就得拿常备菜来了。记得自己读小学初中时,中午要蒸饭,没菜带了,就随手缸里抓一把霉干菜,洒点油就拿去食堂蒸了,我们叫他油干菜;或者不放油,直接加点水,就成了干菜汤;而对再上一代的人来说,去平水读个书,要一个礼拜甚至半个月才能回来一趟,那干菜就是一茶杯或者一袋子的带去了。
至于荤的,旧时候,王化人多自养鸡鸭,蛋也就吃自家产的;平时极少杀,据说农历七月初七要杀一只鸡,给家里顶梁柱吃,叫“吃独杀鸡”,因为他劳动强度大、要补补身子;除此之外,要么有客人来、要么等到过年,才会杀鸡宰鸭;其实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家里人一般养的鸡鸭也要熬到过年再杀,现吃的白切、不然就醉着吃(或者做虾油鸡)。

那时候养的猪也是如此,等到了过年才肯杀,一来正月有客人来,二来要请菩萨。除夕晚上,每家每户都要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有鱼有肉,叫做“三十日夜的吃”。王化人平常吃鱼不多,一般做节头才买,旧时候则等到过年才买,寓意“年年有余”。
而在以前,王化人餐桌上的主食一般大米与杂粮“平分天下”,村民有句顺口溜:“吃咯六谷糊,走咯饼子(石子)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时期,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大小麦、玉米、番薯作为口粮分配,村民是大米与杂粮搭配着吃,往往是早餐或者晚餐吃杂粮为主。1993年粮食放开后,村民一日三餐基本以大米为主,之后随着体力劳动的减少,早餐逐渐开始转向吃面条、稀饭、饺子等;到了下半年,王化人喜欢吃年糕,方便快捷,不少人家还喜欢将玉米晒干磨成粉,做玉米年糕吃。

王化多数人家有饮酒习惯,旧时多为自家酿的米酒,也就有了不少人爱吃的甜酒酿;而今物质丰富了,各类酒水都上了百姓餐桌,不过不少人家还保持着做米酒、浸酒精枣子等习惯。
至于喝茶,王化自古就是茶区,村民自古喜欢喝茶,客来敬茶的传统也一直保留着;王化上了年纪的一般喜欢喝大泡茶、也就是本地的珠茶,味道浓、又耐泡;有些人家也喜欢自己茶山上采茶、大灶里做茶,做出来的土茶亦香醇可口;现如今,大多数人家基本选用了日铸茶或龙井茶,近年来不少人家还开始改喝红茶、铁观音等等。

这就是,从一碗霉干菜说起的、王化人的饮食习俗。


    关注 小宋说王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