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名人|才女薛媛:诗画劝夫,流芳千古

 

薛媛,晚唐濠州城(今滁州凤阳临淮关)人,她美貌出众,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诗词歌赋无所不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写真寄夫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这是唐代女诗人薛媛唯一入选《全唐诗》的一篇佳作--《写真寄夫》。在这首诗中,薛媛表达了对远离自己、久别在外的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别依丝萝”的苦衷。

薛媛,晚唐濠州城(今滁州凤阳临淮关)人,她美貌出众,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诗词歌赋无所不会,琴棋书画无所不精。

一家有女百家求,更何况是远近闻名的才女。薛媛刚到出嫁的年龄,就成了濠州城内外远近千家万户梦寐以求的对象。薛媛家的门槛都被远远近近的媒婆给踏破了。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尽管前来提亲的不乏豪门大户或官宦之家,可薛媛最终选择的却是家境贫寒的才子南楚材。
南楚材,濠州当地人,相貌较为出众,也颇有才学,只是家境贫寒。薛媛的父母家人虽然对南楚材不太满意,却也尊重了薛媛的选择。

薛媛嫁给南楚材之后,生活称得上幸福美满。两个人常常在一起吟诗做画,弹琴弈棋,夫妻恩爱,琴瑟合鸣。这样的生活,这样的感情,在濠州城被传为美谈。

婚后,虽有恩爱幸福的家庭生活,但南楚材常感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几年后,南楚材告别濠州,远赴陈(今河南淮阳)、颖(阜阳)等地求官。在颖州,南楚材文才过人,办事有方,本身又仪容清俊、风态潇洒,颖州太守有意要把女儿嫁给自己。南楚材心想,一旦做了乘龙快婿,攀附上权势,便可飞黄腾达了,于是,欣然答应了这门亲事。但令其忧恼的是:家里早有结发妻子薛媛。

思量之下,南楚材打发仆人回家,将自己用的琴、书等物取来,给人感觉没有返乡的打算。为遮人耳目,南楚材还让仆人告诉薛媛和家人,说自己要去青城学道,上衡山访僧,所谓“不亲名宦,唯务玄虚”,仿佛真的要跳出凡尘、清高绝俗了。

而聪慧异常的薛媛,一听家仆的话,便察觉丈夫已有不念结发之情、抛弃自己再娶的之意。薛媛想到丈夫要背异糟糠之情的忘恩负义之举,想到曾经拥有的相亲相爱的婚后生活,想到自己独自在家操劳家务的辛劳,想到自己为丈夫付出的一片真诚,内心十分感伤,十分痛苦,也十分失望。但是,薛媛还是决定尽最后的心意,以唤南楚材回首往事,体念旧情。

薛媛对着铜镜,绘了一幅自画像,并在画上以娟细的小楷题了一首《写真寄夫》诗:“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诗的大意是说:在挥动画笔之前,先揽镜自照,如同面对一泓秋水的清寒。已经惊叹容颜的萧索、落寞,逐渐感到鬓发像落叶一样凋残。描绘满眼的泪水是容易的,写出百结的愁肠却很艰难。恐怕您把往事都已忘却了,请您能时时把这画像展开看一看。
 
诗句刻画心理活动既细致入微,又具体形象: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如泣如诉。特别是最后两句,薛媛避开了对丈夫改变心意的直接肯定,而用了“恐”字来表示估量、猜测、担忧的口吻,表达了对丈夫时时看看画像、能有所不忘的希望之情,这就不致于伤害丈夫的自尊心,又给他留下回心转意的余地。可以说,薛媛巧妙地把既疑虑又体谅丈夫的感情,委婉曲折地吐露出来,可谓用心良苦。

南楚材看到妻子的诗与画像之后,回想起和妻子在一起吟诗作画的日子,回想起妻子对自己的体慰、照料,回想起曾经的患难相依……往事历历在目,依稀就在昨日。南楚材内心愧疚,赶紧托词拒绝太守的好意,并请辞归家。此时,太守也得知南楚材家中已有妻室,就同意他回家和薛媛团聚。

南楚材很快回到家乡濠州,与薛媛团聚,夫妻二人白头偕老。时人有诗曰:“若不逞丹青,空房应独守。”

薛媛的这首《写真寄夫》诗在当时广为流传,后来被收入《全唐诗》。可惜薛媛的这幅自画像现已无存。薛媛诗画劝夫的故事,为后人津津乐道,千百年来在凤阳这片大地上传颂不已。

凤阳马万群先生有词曰:
蝶恋花·忆薛媛
月皎濠梁无限好,叠翠楼台,雨绝岚烟绕。

忧乐何存知缥缈,庄周化蝶寻芳草。

待把朱颜临镜表,语录丹青,独自守花鸟。

最是人间情未了,愁云一抹天光晓。



来源:中国凤阳
编辑:郭曼曼


    关注 滁州微旅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