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问题,先动脑,不指责不动手

 

孩子每次犯错误了,你不断教育教育再教育,为何收效甚微?进来看看如何不指责不动手教育孩子。...



昨天,我看到我朋友圈里有某早教中心的老师PO了两张图片。



其实,就是家长特别有心,每上一堂早教课都仔细记录自己孩子的情况。

瞬间被这个家长感动到了,报早教课的家长那么多,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真的特别少。有这么用心爸妈,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看到这样的爸妈,你汗颜了吗?不知道你们汗颜了没有,反正我想到了我自己。

我平时不太爱打扮,除了讲座时候还穿的稍微像样点,平时都很随意。只要不讲座都不穿高跟鞋。有一回,我男人愤怒了:你到底还是不是个女人,连双高跟鞋都不穿!你也不看看人家***

他嘴里的***就是下图这位逆天大长腿。朋友的老婆。你们随意感受一下:



而我,注意我小短腿



呵呵,我冷笑,行啊,那你也像人家**的老公,每个月给她两万的零花钱呗。

倒是从此我男人不再跟我提不穿高跟鞋这茬了。(估计被两万块吓住了)

这个小梗我讲座的时候有讲过。用来证明:别整天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当你比较孩子的时候,不要忘记,孩子在心里可能默念:你还不如人家***的妈妈呢。

但是,今天我想讲的更深入一点:

为什么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喜欢指责对方?

比如,我不穿高跟鞋子,我男人就指责我不如别人。(实际情况是他有说过我花在穿衣打扮上的钱太多)

而当我面对我男人的指责的时候,我就指责他不给我足够多的零花钱。(实际情况是我自己懒得打扮)

从来没有人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

比如,我不穿高跟鞋,我男人可以问:

我很少见你穿高跟鞋,是因为我给你的钱少了?你没有足够预算买合适的高跟鞋?还是没有场合穿漂亮的高跟鞋?我觉得你穿高跟鞋一定很美,走,我带你去买买买。买完我带你去fine restaurant吃法餐。

我发誓,如果他这么说,姐姐我就是把脚趾头给剁了,也要穿着高跟鞋美来美去。

比如,你的孩子到了陌生环境就喜欢挂在你脖子上,不愿意下来和小朋友互动:

大部分家长:你怎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互动?你去啊。没什么好怕的。你看人家那个小朋友都玩的那么开心。此处省略说教一万字。

你为什么不这么说:宝贝,我看到你不愿意和小朋友互动。是因为妈妈平时很少带你出来玩,所以你觉得陌生的小朋友很可怕,不想和他们玩是吗?

相信我,你家宝贝一定含着泪,心里满满的感动。

哦哦,写偏了。为什么面对问题,就喜欢指责对方呢?

其实,天天都有鸡汤教你们"出了问题,不要从别人身上找原因,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你们也没少喝这碗鸡汤,怎么还是一出问题,就指责,就说教,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呢?

一个字:懒!

你想啊,指责对方多容易啊。说一句你怎么不如人家***那样打扮的漂亮比给我两万块钱去买买买要容易吧?说一句你怎么那么没用,玩具天天被抢;你要勇敢点不要那么胆小比起去了解你孩子的内在,了解自己的带养模式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改变自己的带养行为,要容易吧?

但是,其实,你们并没有发现一个隐藏的事实真相:

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教养行为,而只是强势指责或是说教,你的孩子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然后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育TA。然后TA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然后。。。。我都懒得写。根本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圈。

所以,你有两个选择:

继续懒下去。孩子有任何问题,都教育他,教育他,教育他。然后持续一个失望的人生。

不再懒了,面对任何孩子的问题:孩子这么内向害羞,不喜欢和小朋友互动!

我陪伴的时间不够?我带他出去玩的机会不多?我对他说话的方式不利于他的自信发展?我没有创造一个让他自我表达的空间?我平时没有邀请他的小伙伴来家里玩?我给没有给他提供一些社交资源?

只有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无论亲子教育还是夫妻关系还是职场关系。总之,这是一个万金油。而且是个人人都知道,人人都嫌弃的万金油。偶尔那些把这个万金油奉为珍宝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人生赢家。

最后,你相信我,你看完我的这篇鸡汤,下次,你还是一遇到问题,就觉得是对方的问题。有一个心理学小技巧教给你们克服这种强势的心理模式。

用行动代替思维。什么意思。下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对方的问题。第二反应:强迫自己找自己的问题。找到为止,找不到不吃饭。慢慢的,这种出了问题,找自身原因的思维习惯才能被培养起来。

再次感受一下这位家长的用心:



再次提醒:越是为一件事情用心付出,越是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越是愿意从自身找问题。

越是敷衍一件事情,越是觉得自己没问题,越是觉得整个世界都辜负你了。所以,那些动不动指责孩子的,其实本质就是你们对孩子不够用心才会随意职责。


    关注 犀利姐Shirley的早教Club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