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也会有慕课发烧友

 

李晓明,北京大学校长助理,198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欢迎原文链接关注李老师微博~...

李晓明,中国计算机技术的播火人之一,北京大学校长助理,1982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电气工程荣誉学社Eta Kappa Nu社员,IEEE高级会员,ACM会员。



将来,也会有慕课发烧友

各种发烧友的存在,是我们社会中一个有趣且有益的现象。2013年9月,当时北大刚有几门慕课(全国也就几门),感受到参与教师的积极性,我写过一篇博客《未来,将会是争相上MOOC》。现在,三年过去了,全国已经有了上千门慕课。尽管我们还没有看到“争相”现象,但经历告诉我,那篇博客的憧憬仍在,而且我进一步感到将来也会有慕课发烧友。

人们对“发烧友”这一词不陌生。音响发烧友、摄影发烧友、集邮发烧友、跑步发烧友,等等。查了一下百度百科,说“发烧友”一词源于香港,不过其中给出的英文词,fancier:aperson who breeds or grows a particular animal or plant for pointsof excellence,似乎概括得还不够(但其中的短语“for points ofexcellence”很到位)。另外两个词,hobby:leisurepursuit 和 pastime:anactivity that you enjoy doing during your freetime,感觉更贴切(英文词的定义来源于互联网上的MerriamWebster词典)。
发烧友现象的确很有意思。人们自发地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金钱,只是为了获得一种满足感。针对我这里的断言,这里需要研究的是,什么样的事物会形成发烧友群体?慕课为什么会形成发烧友群体呢?

我以为,能形成发烧友群体的事物当有这样两个特征。第一,事情能在自己的掌控下一点一滴地做,而不是有一个高门槛,或者要依赖其他人。也就是说,可以自我量力而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不必须是大投入起步,高风险高回报。第二,收获主要体现在自我欣赏、自我满足,而同行的交流切磋能带来进一步的愉悦。简言之,发烧友投入的回报主要是精神层面的。
慕课是否具有上述两个特征呢?我觉得现在还没有,但在其发展趋势中。还没有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点的火候还不到,目前显然还是有比较高的门槛(这也就是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倡导慕课视频制作平民化的重要原因)。将来,当人们感到做一节慕课就像拍几张照片,发一个博客那么容易的时候,看吧,会是一个什么景象!而对于第二点来说,慕课其实能够体现得更好,除了自己可以欣赏,开课者之间可以切磋,还有开课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感受到自己的慕课帮到了一些并不相识的人,就是一种很大的回报。

一旦慕课发烧友群体开始形成,我们面对的就是一种不同的在线教育生态景观,课程资源像空气和水,处处可得,不再是稀缺资源,试图独占已没有意义,而教学服务将成为主要的创新和竞技场。

李晓明

2016年7月12日


    关注 北大MOOC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