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越剧团面临困局,越友一齐来想想办法

 

乐清越剧团莫问奴归处周妙利李美凤4月6日,是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原乐清越剧团)在温岭市...







乐清越剧团 莫问奴归处 周妙利 李美凤

      4月6日,是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原乐清越剧团)在温岭市大溪镇演出的最后一天,当天晚上最后一场戏也是压轴戏,为该中心的经典剧目《莫问奴出处》。这出戏的故事原型就发生在台州,是对南宋淳熙年间台州太守唐仲友与风尘女子严蕊故事的演绎。戏曲内容的亲近性加上两位优秀演员李美凤和周妙利的精彩表演,近2000名观众沉醉在剧情的发展中,直到夜深戏落幕,好多粉丝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李美凤(左)和周妙利(右)

几位骨灰级的戏迷散场时议论,说真是没有想到,一家县市级的剧团能有这样的水准,一点也不比大城市的大剧团弱。要知道,大溪虽是一个镇,但往年他们请来的剧团都是绍兴小百花、上海越剧院这样级别的王牌剧团。不过,也有内行的粉丝评论说,乐清越剧团的音响还是差了点。站在边上的陈国进(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主任)听到这样的评论,心中很不是滋味。做为剧团的当家人,他知道自己剧团的特长和辉煌,更知道这几年剧团发展中碰到的困难。

商演减少艰难度日

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原乐清越剧团)是一家在艺术上很有成就的地方剧团,在浙江戏剧界颇有影响。历年来,该中心承接的商业演出都要比温州、台州一带的地方剧团多得多。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的地方剧团演出主要由两块构成,一是送戏下乡,二是商业演出。送戏下乡政府有一定的补助,一些政府拨款较多的地方剧团,主要演出是这一块。而乐清越剧团每年送戏下乡也有几十场,但主要还是承接商业演出,这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因为该剧团受欢迎。



▲周妙利(右)饰演秋香

但陈国进坦言,由于近两年的经济形势和其他外部原因,该中心承接的商业演出合同大为减少,这让本来就很紧张的“剧团财政”雪上加霜。

“原来每年大概要演出130多场,最好时能演150场,其中送戏下乡40场,商业演出近100场,这两年受经济大形势的影响,商业演出的场次减少近半,大约在60场。”陈国进说。

该中心现有正式演员53人,临时工10多人,而该中心是差额拨款的地方文化单位,去年财政拨款只有300万元多。在维持较低的工资水平下(人均年工资5万元,临时工月工资只有1200元多),加上“五险一金”,每年这块硬性支出就要五六百万元。

在前几年商业演出承接较多时,还可以勉强应付,而这两年就是很艰难地过日子了。在这种情况下,该中心目前使用的设备都是很多年前添置的,根本没有条件更新。



▲周妙利

“条件比较好的剧团,譬如省一级的剧团,一套音响往往上百万元,普通的地方剧团也有十万元一套,而我们剧团的音响是很多年前购买的,当时也就两万元左右,音响设备差,艺术效果也就大打折扣。这一点我们很清楚,但一直以来我们剧团的经济都较紧张,每年的工资福利都愁死了,根本没有办法考虑这一块的支出。”陈国进说。

李美凤和周妙利们

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是一个历史颇为悠久的地方戏曲剧团,也是乐清市惟一的专业艺术团体,同时也是浙江省一级剧团。

1950年,乐清县新民、共合两个越剧团合并为民主越剧团,1955年在履行民间职业剧团登记后改称乐清越剧团,2014年改制为现在的名称。

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解体,部分演职员加入文艺宣传队,改演“样板戏”与歌舞节目。1977年恢复建制。1979年在上海、杭州演出《双玉蝉》等戏轰动一时,花旦张腊娇、小生王少楼崭露头角,后在浙江省的汇演、戏剧节和各种大奖赛中多次获高奖。王少楼在观众中还有“浙江范瑞娟”的美称。1985年冬晋京,进入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献演。2000年11月,应邀赴香港演出,获得赞誉。中央、浙江等电视台皆有演出录像播放,浙江音像出版社出版磁带,成为越剧演出团体佼佼者之一。

数十年来,剧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培养一批优秀的演员,近年来,以李美凤和周妙利等为代表的年轻演员更是声名在外,在温州、台州等地都拥有一批铁杆的粉丝。



▲李美凤(右)饰演章纶

李美凤,籍贯温岭,徐派小生,1983年5月进入乐清市越剧团至今,现任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曾在《洗马桥》《花中君子》《三试浪荡子》《孟丽君》等剧中担纲主演。省第七届戏剧节《一倾国佳人》饰唐通,获表演奖。省第九届戏剧节《一夜新娘》饰袁少刚,获优秀表演奖,并荣膺观众最喜爱演员奖。2002年5月,于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名段欣赏》栏目拍摄专辑。2002年底,在中央电视台和浙江越剧团、乐清越剧团联合摄制的四集戏曲电视连续剧《洗马桥》中担任男一号刘文龙。2014年,第三届中国越剧艺术节,李美凤在《章纶》中饰章纶,获优秀表演奖。



▲周妙利(右)饰演秋香

周妙利,籍贯宁海,1983年出生,工旦角,1991年考入宁海越剧团学员班。1996年,她所在的宁海越剧团改制转型,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乐清越剧团,这一呆就是20年。现为国家一级演员,该中心主任助理。

她曾在《孟丽君》《三试浪荡子》《双玉蝉》《洗马桥》《一夜新娘》《五女拜寿》《花中君子》《章纶》等剧中担纲主演。30集越剧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饰演尤三姐,4集越剧电视连续剧《洗马桥》饰演肖月英。曾获得浙江省第七届、第九届戏剧节“青年优秀表演奖”、“表演奖”,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十佳新秀”等众多的奖项。



虽然乐清越剧团培养了一批的人才,但是陈国进对今后的情况很不乐观。他说,由于工资待遇差,生活工作条件艰苦,目前剧团已很难留住新引进的人才,有些有潜质的艺校学生来到剧团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前景不好,便选择离开,让他这个当主任的很无奈。

默默坚守前途迷茫

戏曲演员在台上都是光鲜亮丽的,一会儿出将入相,一会才子佳人,说不尽的风流倜傥,李美凤和周妙利们也不例外。但是,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李美凤她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条件是那样的艰苦。

乐清市戏曲艺术传承中心的办公地就是原越剧团大楼,在乐清市区西金路188号。该大楼好多年前建成的,分为两半,一半为市博物馆使用,一半为乐清越剧团使用。现市博物馆已搬到新建设的办公楼,目前那一半大楼空置着。



▲周妙利

走进该中心的办公楼,发现这里工作和生活“二合一”,一些房间为办公室,另一部分是演员住宿的房间。由于房间很小,很多演员只能把一些生活用品放在走廊上,看起来像是上世纪80年代的景观。国家一级演员李美凤就一直住在某个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中,真是让人感觉不可思议。而办公室中的椅子和沙发更是像从垃圾堆里捡来的,破旧不堪。

来到大楼顶层的排练大厅,更是“奇观”,地板居然被练出了一个个大洞,好像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大侠曾经在此练功夫或者打斗过。陈国进说,这是因为楼顶漏水的原因,多次维修过,但一直修不好,一下大雨就漏水,水滴下来,容易使木板腐烂,因此造成这样的情况。
▲排练大厅


“如果木板腐烂得太厉害,排练厅也没有办法排练了,所以木板也要经常换。”他无奈地说。“这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也是很多艺校学生不愿来我们中心的原因。”

陈国进说,李美凤和周妙利她们如果不是因为对越剧本身的喜爱,根本是不可能长久坚持下去的。

而经费的严重不足,除了直接导致剧团的演出设备陈旧老化、道具和服装破旧   而无力更新外,更加难以丰富演出内容,更新正常演出的剧目。据了解,该中心已经整整5年没有排新戏,全团人员均感到前途迷茫,一些观众也因为该中心没有新戏推出而失望,一些地方想请他们去演出,但也因为没有新戏担心观众看腻了而作罢。
▲宿舍走廊


乐清本地编剧汤琴曾为该中心创作了十几个大戏剧本,但至今才上演《章纶》一个戏。她说:“本来就因为戏曲难写,没人愿意写。剧本一直没有机会上演,写戏的热情更是被冷却了。”

去年5月份的乐清剧院“戏曲周”,该中心承办其中三场,本想演出历史大戏《汉文皇后》,考虑到剧院演出的布景添置需要2万元,只好放弃了演出这部大戏,而选择了多次上演的剧目《洗马桥》。

“我们也想排练新戏,上演新戏,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新剧目,但经费严重不足使这个愿望无法实现,如果剧团的基本生存都很困难,又何谈推陈出新?如何与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剧团又谈何发展?何以在市场立足?”陈国进说到这里,也有点小激动。

他说,目前中心碰到的困难,一是办公用房、住宿条件需要改善,二是需要增加经费改善演员的工资待遇和设备,同时也要有常演性剧目排练经费和人才培养等专项经费,三是急需经费排演新戏参赛。

“近日省文化厅要求每个院团每年要有一个高质量的艺术精品创作,我们中心有7位国家一级演员,比温州越剧团还多,如果拿不出来,真是说不出去。”

陈国进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在2015年7月11日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也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振兴发展越剧的指导意见》,里头对传统戏曲的发展提出很多很好有可操作性的办法。

“希望借着这股春风,让乐清戏曲艺术传承中心重新焕发生机,现在真是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候。”陈国进说。

「雁山云语」

传统艺术的培育和保护

■陆地

一种艺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一定生长于某种艺术土壤和气候中,当一些外部的条件突然过于激烈的变动时,必然对这种艺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中国近现代以来,一些传统的艺术门类一直受到这样的挑战。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传统艺术门类在面对这种挑战时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短时间内受到巨大的冲击,二是面临着外部和内部的双重压力。所谓外部的压力是西方文艺形态的输入导致新文艺消费市场的形成,所谓内部的压力是传统农耕社会的消失而导致艺术土壤的改变。传统戏曲就是其中受到巨大冲击的典型代表。

曾经有一种观点认为,传统艺术应“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让其消亡也不可惜。由这种观点而带来的政策导向是把传统艺术全面市场化,让其自生自灭。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带来的恶果已经显而易见,那就是近二十年来,传统艺术在中国大地上的不断消亡。而传统艺术是一个族群的精神家园,隐藏着一个民族数千年发育的文化密码,持续全面的消失,也就意味着对一个族群的精神文化源头进行“外科手术式”摘除,使其“文化的乡愁”无所归依。

好在这种偏激的观点近年来已不断得到修正,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的传统艺术的保护措施也陆续出台,浙江省在这方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对于乐清的传统戏曲艺术来说,也已经到了必须采取有力而切实的手段进行培育和保护的时候。一方面当然还是要鼓励其走向市场,激发其传承和创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培育和保护的措施也应该到位,让乐清传统戏曲艺术这朵地方的文化之花在时代的演进中,重获生机和活力,为乐清的地域文化增添新的光彩。

乐清越剧团部分演员剧照



《阳告》周妙利



《窦娥冤》麻美燕



《一钱太守-认弟》吴鲁锦



《双玉蝉-悲蝉》叶灵珍



《祥林嫂-问天》邵莲红



《四季衣》蔡晓芳



《范进中举-发疯》胡娟娟



《北地王-哭祖庙》来群



《赖婚记》徐仲、沈盼盼



《周仁哭妻》刘娜鸽



《春香传-狱中歌》钱丽



《梁祝-山伯临终》俞玲丽



《装疯》叶晓山
延伸阅读
追越 | 乐清越剧团《双玉蝉》绍兴百花剧场演出剧照
乐清越剧团一个团出十五个节目,为了考试,她们蛮拼的!
正月到乐清看社戏追星 大牌云集你赚翻了
— END —
特别鸣谢坤上传视频
部分图片:南柯
资讯来源:乐清日报
本期编辑:公孙墨
☞ 官方QQ群:208896494
☞ 投稿邮箱:iyueju@126.com
您的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关注 越剧之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