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走进弋江桥街道之三】先锋人物:汤玲 青弋江边的铿锵玫瑰

 

汤玲,弋江桥街道南街社区主任,一个讲起话来轻轻柔柔的80后“妹子”,在抗洪的紧急时刻,她藏起了自己的害怕和慌...



汤玲,弋江桥街道南街社区主任,一个讲起话来轻轻柔柔的80后“妹子”,在抗洪的紧急时刻,她藏起了自己的害怕和慌张,英勇得像一个战士。

做好准备洪水来了也不害怕
刚刚入夏,时不时的雷阵雨让她越来越不安心。南街社区共有12个小区,几乎全部都是老旧小区。汤玲知道,这些老旧小区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下水道经常堵塞,平时只要一下大雨就容易发生内涝,小区内老人居多,一旦发生内涝就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6月初,她申请对社区辖区内11个老旧小区内的下水道进行清理和改造,大半个月里,跟着工程队每天奔波在各个小区内,她瘦了一圈,也黑了许多。6月28日夜里,天降大暴雨,所有小区均无发生内涝,这让她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放下了心,大半个月的苦也没有白受”。

由于芜申运河在青弋江段的施工尚未结束,柏庄跨界小区附近的自留涵出现裂缝,接连的大雨使得长江水迅速升高,江水开始由着自留涵的裂缝内渗。6月30日,眼看着内渗水就快要淹进柏庄跨界小区的车库里了,汤玲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有关部门在现场查看后,紧急借调挖掘机立即挖出一条引水渠疏导,随后用土石填埋压实、雨布遮盖裂缝,并调配8吨重的钢板下水临时堵漏。自留涵也是一个污水排水口,垃圾随处都是,环境极度恶劣,汤玲没有嫌脏,也没有喊苦喊累,在抢险现场一待就是一整天,一直到险情完全处理好才回家休息。她说“我们做好一切准备,就算是洪水来了也不会害怕”,7月1日之后的暴雨中,南街社区所有小区再没发生积水。

夫妻都在抗洪一线
7月1日,是汤玲走上大坝的第一天,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面对这么严峻的汛情,她甚至还抱有一些侥幸的心理,“或许雨明天就停了,或许雨过一会就小了,或许长江的水位不会涨的那么快”。那一夜,雨下了一下夜,她穿着一次性雨衣在大堤上站了一整夜,全身都湿透了,泡在水里的脚也开始脱皮,这些她都没有在意,眼里的江水一寸一寸的升高,她的心也一点一点的缩紧,脚下的800米大堤就是她的责任,她的“战场”。凌晨1点,她驱车赶往啤酒厂附近的一处自建房,这是她辖区内的一户遗留拆迁户,里面居住的是一位90岁老人,连夜的暴雨让她放心不下这户人家,担心自建房漏水,也担心老人会有危险,“好在什么事也没有,房子也没有漏水”汤玲笑着说,语气里仍是心有余悸的“回去的路上轮胎爆了,大夜里的和同事一起在暴雨里换轮胎,也算是培养了特别的‘革命友谊’吧!”

7月2日依旧是一天的大暴雨,傍晚,在大堤上忙碌了两天一夜的汤玲接到了儿子的电话,儿子语气听起来可怜巴巴的,“妈妈,我吃了一天的饼干”此时的她才想起来“爱人也在一线抗洪,儿子放假在家,是不是一天没吃饭了?”请了一个小时的假,她赶回家中将儿子接到自己的父母家中,来不及嘱咐什么,急匆匆的又赶回大堤。

汤玲的爱人7月2日开始,连续40多个小时奋战在石硊圩抗洪抢险的一线。7月4日夜,石硊圩又出现管涌,刚回家的他再次出发赶往现场。“其实,我知道他跟着单位的人一起去的,应该不会出什么事,但是还是会担心,毕竟洪水无情啊”汤玲回忆着说“尤其是电话打不通,手机里一直播报着石硊圩危急的时候,心都是提到嗓子眼的”。“现在想想,又会觉得,在这么一个特殊的时刻,夫妻可以一起站在抗洪一线,是不是也是一种默契呢?”汤玲笑着说,她知道,自己担心着爱人的时候,爱人的心里一定也担心着自己,战斗在同一个“战场”,彼此挂念,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身后有一群强大的“后援团”
提到防汛抗洪时候什么最让她难忘和感动,汤玲开玩笑的说“最难忘的就是吃泡面、喝矿泉水,以前还觉得泡面很美味,现在想想,那一个礼拜我真的是吃遍了所有口味的泡面”。说到感动,汤玲思考了一会说“我觉得我自己做的都是平常的工作,没什么感人的事啊,真正让人感动的应该是我的‘后援团’”。

她的父母都已经快要80岁了,平日里身体就不怎么好,为了让她可以安心抗洪,在家照顾8岁的小孙子,生病了也“不敢”去医院。南街社区的大爷大妈们,每天都会带着热腾腾的饭菜、新鲜的水果到大堤上去慰问,她说“他们是真的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子女一样心疼着”。知道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只能休息3个小时,许多老党员主动要求上堤值夜班,“有这份心,我们就已经很感动了”,考虑到安全问题,她都委婉的拒绝了。

社区退休老人王芦生向芜湖慈善总会捐款一万五千元,默默支持着她们的工作;社区商业网点支部书记主动轮班三个夜晚,只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多休息一会;社区物业人员、党员主动要求加入抗洪小分队,支援石硊圩抢险……

大爱无声,说的便是如此吧。


    关注 弋江先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