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的三观,求您别再乱“逗”他了!

 

“你爸妈不要你了、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了这些话你小时候是否也说过。...





“你爸妈不要你了、有了弟弟就不疼你了
你小时候是否也听到过类似的话。”
01
在我早期的记忆里,模模糊糊有这样一件事情。

记得去邻居家玩,他们总喜欢和我说:“其实你是被领养的,你的亲生父母特别有钱    ……”,再附上具体的时间、地点,说得跟真的一样。

(应该给他们发个奥斯卡最佳忽悠奖对不对?)

等到我成功被激怒脸红脖子粗的和他们去争辩时,大人们都被逗的哈哈大笑。

然后无视我的尴尬继续逗我,“你看你和你爸妈长得一点都不像……”

说得信誓旦旦,直到我快哭了为止。

以至于,我的整个童年在面对和父母的关系时都充满怀疑。

有时怀疑自己生在个超级有钱的家里;有时又怀疑父母对自己隐瞒了什么;有时因为担心被“隐形父母”真的接走了而偷偷哭泣;有时又会对那个他们口中的“远方有钱的父母”非常好奇……

说实话,现在我特么恨死了当时说这些话的人了。

或许他们只是出于一种莫名奇妙的好奇心,只是为了看到一个萌萌的小孩子委屈时的好玩的样子,但欺负一个小孩子有意思吗?

更可恨的是自己的父母有时也跟着帮腔,或许只当孩子年龄小不懂事吧。

这种童年时的恐慌导致我长大后特别没安全感,常常处于一种被遗弃的恐惧里。

虽然只是一些玩笑话,但因为没有得到父母有效的疏导,而在心里留下了阴影,有时想想,或许多愁善感、不自信的性格从那时已经慢慢养成了。

父母的爱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何其重要,这关系到孩子将来的自信心、安全感。失去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痛苦。所以请不要随便说,“你爸妈不要你了”!

02
一次去朋友家做客。(我朋友是个女的)。

朋友的孩子才3岁,她得意的说要给我们表演个游戏,看儿子多爱她。

她故意在孩子面前让老公很凶的大声呵斥她,然后再佯装打她,当她老公的巴掌要举起的一刹那时。

没想到一旁玩的正开心的小家伙立马尖叫着跑过去护住自己的妈妈。

然后大人们在孩子的伤心和恐惧中,笑得东倒西歪。

原来一次爸爸大声呵斥妈妈的时候被小家伙听到了,跑过去就咬了爸爸一口,把全家人乐坏了。

从此后他们就故意玩这样的游戏逗孩子,来炫耀孩子爱妈妈,并乐此不疲。

这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无聊的游戏,再也不想看了。

因为小家伙的反应是出于本能的恐惧和对妈妈的爱,而大人却利用孩子的善良,一次次去戏弄他,从而达到逗乐的目的。

这是不是太自私了?孩子不是玩具,不要利用他的善良,去伤害他的自尊心。这种演出来的“暴力事件”,很可能在孩子心里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并毁掉他的“三观”。
03


逗孩子的实质是成人居高临下以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但对孩子却是极其不尊重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曾经我在微博里谈了这个话题,然后下面一群人评论,原来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历,选两个精彩的给大家看看:

津滋:我也是,印象中一群人大笑,我一个矮子在那急着大哭,好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

不吃鱼的猫:我小时候被这样的“叔叔”逗到哭,反锁自己在房间里,然后家人说我度量小,直到我真的懂得,我不是捡来的才理解是逗我的。
........................
原来这样的经历大家都有过,但也有的孩子面对这样的事情做的却比较好,知乎上看来的:

我有一个很棒的故事,是一个朋友讲给我的。

说是她小时候(大概四五岁的样子)经常被带去妈妈单位,那儿有一个无聊又猥琐的叔叔,总是逗她,而且方式方法还特别欠,直奔着往哭了逗那种,于是她就总是哭。后来有一次她哭了一路回家,被大她6岁的哥哥看见,于是兄长就对她面授机宜,下次他再逗你,你就如此这般……

然后到了下一次,那个叔叔又逗她:“你爸爸妈妈说你是捡来的!”

那女孩当即回答:“傻X,你才是捡来的呢!”(这句是她哥哥教他的,尤其是前面的那个词)。

于是举座皆惊,那个败狗很是气急败坏,又回嘴:“这孩子这么不懂事,怎么不会好好说话呀?”

她福至心灵,回答:“你就会好好说话?”然后对方就虚晃一枪逃走了。

回到家里,她妈妈轻描淡写地表扬了她。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只想给一个大大的赞,这和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

居然还有很多家长和我聊天时说,也知道这样逗孩子肯定会对他造成负面影响,但常常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得罪朋友,甚至会帮对方解释或者劝说自己的孩子。

 

那么,请问是你的面子重要还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要?当孩子被愚弄的时候,家长当然要第一时间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孩子,应该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勇敢地拒绝别人“逗”他,孩子的内心力量便会慢慢增强,这就是好事。

如果家长能够理性得体的处理“逗”孩子的问题,孩子会潜移默化的效仿家长,学会应对自己不喜欢的场景。学会为人处世,这不是生动的一课吗?

对于孩子而言,每一位大人都是一个巨人,孩子要反抗陌生的“巨人”需要一定的勇气。所以希望更多大人在开玩笑时要有度,不要因为一时的欢乐,自私的去利用孩子的幼稚伤害他。

 

作为家长更不能因为一时的难为情,影响孩子一辈子的性格发展,在充满爱和尊重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长大后才懂得更好的爱别人!

 

欢本文的亲们,请在页尾点
哦!
分享



亲~~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写的还不错,请点最下面的小手鼓励我吧!!

再请转发到您的圈让更多的父母看到哦,【我的童话】感谢您的分享!!

本文系“我的童话”作者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图片来自网络,如果转载请标明来源。
关注



【我的童话】致力于为宝贝和家长提供最全面、特别的「亲子育儿知识」。

童年生活影响人的一生,希望我们的文章能为您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答疑解惑。

希望给您的亲子育儿时光带去无限的欢乐!!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请按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我的童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