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9与V8拍照竟无差 ——一个“花粉”眼中的P9拍照性能真相

 

文/心怀主机的低头党国产智能手机极大的提升了性价比,而且也拉近了高端与低端机型之间的体验差距——可以说,至少...



国产智能手机极大的提升了性价比,而且也拉近了高端与低端机型之间的体验差距——可以说,至少在70%以上的轻度应用场景中,抛去了做工、品牌加成这些因素以外,两部差价在千元以内的安卓机之间的区别,基本上要靠“脑补”了。

除了价格因素,就是拍照功能,这也是当前手机品牌之间塑造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体验的关键,同时对于软硬件层面的设计来说,也是巨大的挑战。不久前,华为与相机贵族品牌徕卡合作,推出了主打拍照功能的双镜头P9手机。

猜猜看,哪个是P9的镜头?哪个是V8镜头? 
花粉不是“脑残粉”

笔者正好刚入手了P9手机,且就是受到P9的徕卡镜头的诱惑。这里,我不得不亲身证实了华为P9与V8拍照无差这个事实。甚至还发现,P9虽然拥有RAW格式,但拍出的照片在电脑上调整的余地还是相当的小。手机毕竟是手机,莫要将它比做微单,更何况是单反乎!

作为两部主打拍照,华为以高低搭配方式相继发售的产品——P9与V8。对于喜欢没事拍几张的笔者,一开始所选择的并非是最先上市的定位更高的“徕卡手机”P9。原因很简单——我是花粉,不是“脑残粉”。从P9与V8拍照的照片参数看,两款机型的像素数量、光圈值等标称数据均毫无差别,而且CMOS等核心配置上也完全一致。

之前网上就有传过,华为P9、V8所用成像模组实则是浙江余姚舜宇代工生产,传感器也采用了索尼同型号的IMX286,徕卡只是对P9的镜头提供了光学认证,没有实质参与P9的光学系统研发和制造,而这样的介入对P9实际拍摄的帮助简直微乎其微。
猜猜看,哪个是P9拍的?哪个是V8拍的?照片看不出来,就看“相机型号”一栏吧!
 为了稳妥起见,笔者也做了一些功课。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和用户反馈,和自己此前的推测也差不多:一、徕卡从未涉足过手机镜头,未来也不可能涉足这一行业;二、根据华为官方提供的资料,P9镜头是浙江光学企业组装,而镜片的出产地则是商业机密(但肯定不会是徕卡,就算他们去做,其产能也远远无法满足大客户的需求);三、既然徕卡的器材是自成一套的系统,把M头和R头转到其他品牌的相机上效果就差,那么根本就不是徕卡制造的镜头,配合华为宣称的所谓“徕卡算法”,是不要指望有强强联合的效果。况且P9所使用的照片处理算法根本就是自家的IMAGESmart 5.0,最多也就是在调校之后能够具有一些徕卡的色彩风格,得到了德国人的认可罢了。
看来“徕卡”终究不是经典转世,而彻彻底底在P9上变成了营销噱头。数码时代,徕卡残存的价值主要是镜头的光学技术,而P9、V8使用的同一成像模组,简单说就是从传感器到镜头都一样,可以直接证明徕卡没有实质参与P9。其实自从相机时代就被“蔡司认证”概念忽悠至今的手机用户们恐怕早已免疫,此次又不知有多少小白要入“坑”。

正是凭借上述打好的如意算盘,笔者选择了“坑小”的V8。至于其拍照效果,说它“达到了国产手机的中上顶尖水准”,的确也有些做广告的嫌疑,但用咱们老百姓都听得懂的一句话来评价,就是在拍照方面确实有其长项,但也不能太高的期望。

俗话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手握V8,却天天被数码网站各种P9摄制的德味浓郁的舔屏毒图彻底洗脑了,笔者已经对当初做出的决定后悔不已,“3000多花了,还差再多花一千吗?”,“加1000块钱就能徕卡镜头,实在是亏大发了”等等祥林嫂体话语,每天至少14小时不停在脑中回荡。在经过了剧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决定再度入手P9这个大毒物,现在想想,冲动是魔鬼啊!P9刚到手,正好双持了两部华为当前最具话题性的拍照手机,那么对比自然是不可避免的了。

看我1000元儿的“双环”高逼格水印!再也不拍别人不知道我用徕卡手机拍照啦!
让我们抛弃常见的数码成像效果对比文的专用模板,拿图说话吧。下列是笔者自用的两部手机的拍照对比,特意关闭了P9的装逼利器——自动添加徕卡水印功能。然后让我们再祭出自己的“写轮眼”,试试看哪一个才是“徕卡机”的作品。

结果大起底,其实从一开始上图就是P9拍摄,下图就是V8拍摄。
 “双机傍低走,安能辨我是徕卡?”

评测作者们凑字专用的找碴游戏,我们就直接跳过了。最令人崩溃的是,在日常应用场景中,P9、V8两部华为新品之间的对比,完全没区别啊,我徕卡神器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啊?

毕竟,P9和V8共享了大部分的成像硬件和软件算法,二者的白平衡、解析度和测光等关键观感几乎完全一样。对于一千多元的差价来说,难道只是买了个高逼格的徕卡水印?现在没有了当初购机时的冲动,冷静下来想想,华为主流中高档手机画质之间的差距的确有限,无论是V8还是P9,面对同门兄弟还是竞争对手的当家花旦,都绝对谈不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那么,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手机徕卡图”,又是怎么来的呢?直到打了400电话,热心的客服才给我解除了疑惑:P9可以调出三种色彩模式,分别为普通、鲜艳与柔和,这与徕卡数码旁轴相机是一样的,也是华为P9和徕卡合作的一个标志。这种说法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X相机”、“美X秀秀”之类的应用。但细想一下,主流手机厂商的修图大都是安排在事后阶段,拍照阶段基本上不提供任何手动选项,拍完之后再去拍照APP里面去折腾。华为P9在成像阶段就把图给PS好,而且是套用模式的形式,显然容易弄巧成拙,曲解拍摄者的表达意图。说白了就是无法做到真正的色彩还原和所见即所得。



左图是P9拍摄,红色更饱和,右图是V8拍摄,红色还原更真实。
 不过,使用P9在鲜艳模式下拍摄获得的照片,并没有让人找到了网上样张的感觉。样张中,阴影的地方会有一丝蓝调,高光的地方又会有淡淡的橙色,不光色彩抢眼,而且测光也会略微降低一点,并留下了暗角,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徕卡味道”。但是笔者实拍的照片,直观上看只是觉得在机内进行了对比度处理,并加了一些饱和度就草草了事,并没有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


整体而言,P9成片相当于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之上,通过新功能来将照片“原生”成高饱和度和对比度的版本。如此所得出的画面,可能会吸引部分外行人的眼球,而对于有点审美和拍照经验的人会一眼看穿,P9拍照的绝对准确度/还原度反而会连低一档次的V8都不如,而且前者引以为傲的白平衡,在P9的所谓“徕卡”模式之下更是完全不能看了。

左图是P9,右图是V8,区别似乎还不是很明显。 
每一个“花粉”都知道,P9的双摄像头设计最早出现在荣耀6+上,关于P9上的这个“背景虚化特效”,实际上就是当年后者依靠算法实现的“浅景深”效果,今天还升级成了“相位对焦”、“光学变焦”等等让有点常识的人看后只能继续“呵呵”的营销语言。说实话,至少在这个卖点上,无论是宣传还是实际效果,都的确十分唬人。然而,当年荣耀6+的这一特效对复杂物体的边缘轮廓识别困难的情况依然存在,靠软件实现浅景深效果很容易出纰漏。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拍摄大树这种纵贯画面的物体,你会发现树的上半截也被虚化了(对于软件来说,树的上半截的确距离摄像头有点“远”,依然无法将其识别为位于同一纵深中物体的上下两个部分)。而且这一技术的稳定性依然没有任何的进步,有时候光圈调到F11,背景也不见得有多虚,有时候调到F4,前景和背景就糊成了一片。总之想获得自己满意的景深,数值根本不能看,就得跟着感觉走。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凡是用大光圈特效拍出来的照片,在成片状态下也可以对虚化效果进行调整,这与其说是一种人性化,不如说是对所谓“等效F0.95光圈”的极端不自信。



写在最后:撩妹也要看真本事

众所周知,数码成像效果的好坏,在软硬层面上无外乎取决于镜头、感光元件和算法,这也是让“手机与单反比画质”永远都是一个伪命题的原因。正是因为便携性这一核心的要求,手机在镜头、感光器方面的进化空间已经很小。所以,在算法上做文章,在营销上傍专业相机品牌大腿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V8和P9的差价所体现的,仅仅只是原生相机Apk的几个特效之间的区别,绝不是徕卡镜头的贡献,这是让人最忍无可忍的。

手机拍照看似永远也填不饱的画质需求,实际上永远也无法代替对设备轻薄感的要求。过去那些为了拍照不惜牺牲手机固有属性的产品,无论是松下的CM1还是诺基亚的Lumia 1020,它们均在短暂的叫好不叫座之后被迅速埋入了历史的垃圾堆。这至少证明了一点:人们压根儿就不需要可以打电话的相机,只需要拍照足够好的手机。

我们只能说明一点,P9为了维护它的徕卡身份,必须要在各方面超越自己乃至其他品牌手机的拍照品质。但是事实证明,并没有好到拍摄水准足以说服所有人的水平,甚至没有比过自己。因此它重蹈诺基亚覆辙(曾经巨头诺基亚也涉嫌试过用单反照片虚假宣传)。而华为在营销过程中类似这样的 “撩妹”的事件不止一次,去年8月份,就有网友曝光,华为在Facebook上虚假宣传“华为P8采用无边框设计”。我们衷心希望国货精品在吸取教训之余,能永远诚实地对待每一个对你报以厚望的消费者。


    关注 IT数码资讯快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