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工匠精神,你会想到什么?

 

工匠精神,一种能够抵御枯燥感的存在。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式重复的工作者,周而复始,其实工匠有着更深层的涵...



工匠精神,一种能够抵御枯燥感的存在。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式重复的工作者,周而复始,其实工匠有着更深层的涵义,它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的态度。而不是老罗,老罗始终强调工匠精神,你让一个不懂手机的人去制造手机,从何而来的工匠精神。



一 . 热爱自身的工作并全身投入

如果你想要把工作做好,前提是对这份工作充满热爱,这样你才有热情和主动去把工作做好,没有这个前提,你连一个工匠都不是,更不用谈工匠精神,很多时候,在我们工作中,经常听到要学习日本人的工匠精神,但久而久之,却把当成一种任务,更多的是一种抱怨。

在日常工作里,无非是跟同事交流或提供服务给客户,而用心思考的人就会想到提供服务的同时,更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想,客户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呢?反而像现在大多的年轻人,把服务当做一种任务,知道最主要的要求后,在deadline之前完成就行了,出来的效果可想而知,比如做的表格只有自己能懂、做的PPT让人摸不着头脑、开会时不说重点。

用何谈工匠精神,刚刚提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可以具体到

同样是制造汽车,最重要的什么?四个轮子,能跑。

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能跑,其它材料能省就剩吧,赚钱第一。

德国人的思路是如果我是驾驶员,除了要四个轮子,能跑,还会需要什么呢?

出来的效果显而易见。

二 . 对工作注入自己的情感,追求极致

提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德国制造。其中关于工匠精神最为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丽·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连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赞不绝口,但是寿司店只有六个座位,她觉得这么好吃的寿司店为什么不扩张。

后来朋友跟她解释,在东京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美食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最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这个解释大概就是对日本工匠精神的一个注释。



村嶋孟
从这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没到工艺,每个细节都是经过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之前被媒体称为“煮饭仙人”村嶋孟在采访中说过一个话,“我只是做普通的工作,将孩子养大,我的人生就是这样的”,轻描淡写一句带过,其实村嶋孟并没有在意这些称号,在他眼中,不好吃的叫米饭,好吃的叫做饭,只有纯正美味的米饭才称为“银饭”。

村嶋孟每天早上四点起来准备,做一段体操,集中精神
洗米技术也是杠杠的
连采访时候都寸步不离厨灶



只为一口好饭



获得客人一致好评





看完买家秀,表示很想试试



相对来说工匠精神的反面,就好比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一开始宣传神乎其神,最后也是不了了之,虽然老罗把工匠精神这个概念带到大众的视野,而他自己却做了失败的例子,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打着工匠精神的口号来做营销,却没有真正了解用户的需求,换汤不换药,最后出来的结果还是老样子。

中日对决--制造工艺人的攻防战(网上有视频)



现在很多企业觉得产品的寿命期在5-10年差不多就好,年限到了用户也会换代,而德国的企业任务产品寿命期长短会影响到客户对企业的认可度,寿命越长客户对企业越认可,后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坚守工匠精神的路可能会很长很苦,需要静下心,耐得住寂寞,所以,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近年来许多国人喜欢去国外购物,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约为14174亿日元(约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名中国内地消费总金额比台湾、韩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多出约1518亿日元(约88亿人民币)。

但去年,中国的实体经济却很低迷,之前有报道指出日本的产品也是中国产的,但国人还会到国外扫货,这映衬出某种尴尬,格力的董明珠在一次新品发布会指出现在国产的东西已经渐渐跟上国际的步伐,却因一些企业为了快钱,把市场给搞坏了,迫使国人对中国制造产生抗拒,导致国人纷纷出外购物的局面。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的物质生活渐渐提高,大众的消费观念也发现转变了,价钱已不是购物的最大因素,人们更多的在乎产品价值、创意、设计感,就好比现在烂大街的苹果手机,除了跟风,更多是苹果手机颠覆了以往人们对手机的观念,原来手机还可以这样玩。

最后小编推荐大家看看《史上最复杂的百达翡丽手表制造过程》,感受一下来自国外的恶意,看完表示很想拥有~

Thanks


    关注 東翼設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