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入学基本技能之群体生活

 

群体生活可以说是很多孩子进入校园学习最大的挑战。以前还没上学,在家可是爸妈的心头宝掌中珠,全部的注意力都集...



群体生活可以说是很多孩子进入校园学习最大的挑战。以前还没上学,在家可是爸妈的心头宝掌中珠,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与群体生活的互谅互重有很大的差距。这话并不是指摘家长溺爱孩子,而是在学校的社群跟家庭的小环境本质上就有极大的不同。在小家庭中,孩子往往没有很多同侪间的互动,也自然不需要去等待或是分享。成人对于表达的诠释与理解能力都比孩子强得多,很多时候儘管孩子词度不达意,家长也可以猜个十拿九准,如此一来,对于孩子的沟通能力自然也就不会太过要求。在家裡已经习惯的常规指令,到了学校的大班课,大空间,也是需要另外一个全然不同的样貌。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很多孩子的第一次就学的经验,都是充满着新奇与一些适应上的困难。

这样的的过渡状况在我们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身上尤然。老师也许可以给予孩子某些个人教学的时间,但是绝大多数的时候孩子都不会单独跟老师应对,他都不是注意力的中心,也更加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孩子独特的行为模式。也因此孩子必须学习群体生活中几项很重要的技能,才能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快速地进入学习的模式。

关于群体生活的技能有很多,针对小龄的孩子,我们特别强调以下四项: 保持安静、排队、听从集体指令、观察模彷其他同学。

1
保持安静

妈妈跟阿姨说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姥姥训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吃饭的时候要保持安静; 爸爸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我家宝贝已经会保持安静了,为什麽还需要额外教这样的入学技能呢?

仔细地想一下这些状况: 这些活动维持了多长呢?也就是孩子能够保持多持时间的安静呢?家长是不是会特别跟孩子说要保持安静呢?这些情况下,孩子需要闷不吭声地随侍在旁吗?这期间家长真的不会给孩子注意或是回应孩子的其他需要吗?

再仔细思考一下学校的要求: 一堂课大约三十四十分钟,当老师讲课的时候要保持安静,校长训话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其他小朋友发言的时候也要保持安静,午休的时候要保持安静。这些被视为遵守秩序的其中一环,老师很少会一再针对特定孩子给予提醒与指令,也很少会因为孩子安静就夸奖他给他强化物。同时这些”安静的行为”延续的时间更长,而且要求更高。不仅仅是不能发出声音,孩子还需要进一步地”安静地参与”-- 孩子不能因为需要保持安静,感到无聊无趣,就自行离去,或是跟别人说话,或是从事其他的活动。安静本身不再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目标,而是达到其他目标(例如听讲,学习)的先备技能。

这种单纯的等待是学校生活中很特殊的一个要求。”我不是喜欢安静,也不是喜欢等待,而是这个时点,我就是需要保持安静,”的行为模式,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其实都会使用到。看电影要安静,听音乐会要安静,去图书馆要安静,甚至开会,跟一群孩子互动中,都需要保持安静的技能。它受到规则秩序所管理的层面,远远大过于孩子本身的好恶。保持安静所延伸出来的进阶行为,不只是帮助孩子更加有效地学习,而且也展现出是孩子对于其他参与者与群体的尊重。
2
排队

虽然说家庭生活中,因为人少,很少会有练习排队的机会,可是我带孩子出门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需要排队的机会。我的孩子都知道要跟着我,不要乱跑。这样不足以应付学校对于排队的要求吗?

仔细地想一下这些状况: 孩子是自己去排队吗?排队的时候孩子在做甚麽?给孩子的指令是让他去排队,还是让他跟紧妈妈呢?也就是说,是孩子有排队概念,还是家长有排队的概念?

再仔细思考一下学校的要求: 指令往往非常简单。”排好队!”谁先走?谁后走?带队的要做甚麽?跟队的要做甚麽?甚麽时候可以开始移动?甚麽时候不能?排在队伍裡面要遵守甚麽样的规则?这些”隐”规则都被包含在短短的排队指令裡,留待孩子自己去做判断。

排队与保持安静密切相关,也是属于一种等待行为的延伸。除了安静之外,排队还涉及了其他两个很重要的部分: (1) 优先次序与(2)集体的同一动作或目标。很多孩子的困难点,不见得是不明白甚麽叫做排队,也不是不能保持安静,而是不能接受他排在队伍中的位置 (“为什麽我不是排第一个?” “为什麽我要排在王小明后面?”) 或者是整个队伍必须一起行动 (“我已经准备好了,为什麽不能先走?”)。一个真正懂得排队的小朋友,不是只是排在队伍裡而已,他也用他的行动告诉旁观的人,他能够遵守集体生活的规律,合群和乐。
3
听从集体指令

听从指令,执行任务,绝对是一个入学前必备的基础技能。可是如果孩子已经可以回应家长的指令,这跟听从集体指令又有甚麽差别呢?为什麽还要额外考虑这个技能?

仔细地想一下这个状况: 家长给孩子指令:”我们要学习了,把本子拿出来!”家长马上注意到孩子走神了,没听见。因此可以拍拍孩子的手,要求孩子给予目光注视,然后再发一次指令,甚至给予立即的辅助,很容易就可以让孩子回到正轨上。

再仔细思考一下学校的要求: 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小朋友,老师给全班孩子指令: “我们要学习了,把本子拿出来!”孩子走神了,没听见。一来老师恐怕根本不会注意到孩子的状况。当孩子回过神来,同学们已经不知道翻到哪一页了。二来这样的指令对于特定孩子来说,是不要求目光注视,也不会给额外的提醒与纠错,相对于只是单纯地执行指令,难度更大。

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状况: 老师给予分组指令,比如”座号一到十五的小朋友站起来,座号十六号到三十号的小朋友坐下”。这虽然可以想成是一个很单纯的一步指令,但是如何执行这个指令却不是那麽简单直接。孩子必须先判断几件事情: (1)老师给的是一个指令(站起来或坐下去),还是两个指令 (先站起来再坐下去)?(2) 老师给的指令是每个人都一样,还是不一样?(3) 不一样的前提是甚麽?(4) 我符合哪一个前提?(5) 所以我现在应该做甚麽?

这不是表象上的一个口令一个动作,其中还包含了对于指令的诠释与选择。 透过建立听从集体指令的技能,孩子也练习了更高位阶的思考逻辑与判断能力。
4
观察模仿其他同学

不管我们如何预备孩子面对入学之后需要面对的状况,仍旧会力有未逮。除了教导孩子有问题可以直接问老师之外,我们还得要考虑到有些问题仅仅是安静等候老师的答复不只是太迟,而且反而会让孩子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嘲笑。 担心孩子跟不上,担心孩子被嘲笑,担心孩子感到挫败,我们很常跟孩子说的一句话是: “你看其他小朋友怎麽做,你跟着做就对了。”

这个指令其实没有想像得那麽简单。仔细地想一下一般模彷的状况: 家长说”跟我这样做”,然后让孩子模彷家长的动作。这个模彷教学中,指令是非常清楚的。孩子看着家长,家长做动作,那个动作就是孩子需要模彷的,孩子成功地模彷相同的动作,就能得到强化。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清晰明确。

再仔细思考一下在学校的操作模式: 班上有好多小朋友,每个人都在做很类似却不是完全一样的事情。孩子得要决定他得要观察谁,模彷谁?甚麽动作需要被模彷,甚麽动作不需要?如果隔壁小朋友在看书的时候突然打了一个哈欠,这是正确的需要被模彷的行为吗?

另外一个也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甚麽时候可以观察模彷其他同学?甚麽时候不可以?曾经有过这样的案例。孩子学会了当他不知道怎麽做的时候,就看看隔壁的同学做甚麽,跟着做就对了。第二天,孩子就被送到校长室训诫。老师表示孩子考试作弊。这真的不是孩子的错。相反地,这是我们没有针对环境的要求,对于教学做出全面的设计。

原创 2016-05-30 林凡裕 BCBA-D 谆仪行为咨询

进入幼儿园,被看作是自闭症儿童融入主流社会的第一个门槛,所以,被家长们看得异常重要。那么,自闭症儿童达到何种标准,就可以进入普通的幼儿园呢?到幼儿园就会变好吗?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但是有几点可以参考。

1


基本没有攻击他人,影响他人的行为

幼儿园是儿童要适应的第一个社会小团体。儿童要脱离父母的庇护,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不同的人。幼儿园是一个微型社会体系,包含社会规则的层层面面。而社会的第一条铁律,就是不伤害和影响他人。不管你的能力多强多弱,不伤害和影响他人,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条标准。这一条做不到,不管你多么的装可怜博同情甚至用金钱收买,都换不来别人的接纳。因为社会成员对于伤害和影响他人的行为,总是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作为成年人,若你的行为攻击他人或影响他人,轻则遭受道德唾弃被排斥在群体之外,重则需要动用法律武器对违法之人进行人身限制。

幼儿无法承担法律责任,但是,会遭到道德唾弃被排斥在群体之外。这一条,会由被伤害的儿童家长自发执行。毕竟,你的孩子是宝贝,别人的孩子也是宝贝。所以,这一条必须要做到才可以考虑进入幼儿园这件事,否则,连考虑都不要考虑。

2
认知理解能力可达到低于同龄人6个月左右

简单说,人家3岁进入小班,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理解能力至少要达到2.5岁左右才能进入同等班级。要看好,我们说的是2.5岁是心理年龄,不是实际年龄。举例来说,自闭症儿童心理年龄普遍落后于实际年龄,当实际年龄达到3岁时,心理年龄可能是1-2.5岁。如果孩子在实际年龄达到3岁时,心理年龄只有1岁,那么当然进入不了小班。如果孩子在实际年龄4岁时,心理年龄达到2.5岁,那么完全可以考虑进入幼儿园融合。如果孩子实际年龄5岁,心理年龄只有1.5岁,那么,依然不能进入幼儿园小班。所以,能否进入幼儿园小班的第二个条件,是心理年龄落差与所在班级年龄尽量保持在6个月以内。这是为什么呢?,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跟上老师及其他儿童的学习进度不至于因为听不懂无法理解而走神放羊。

如果你弄不懂心理年龄落差什么的,就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孩子晚1年左右进入同等班级即可!宁可比别的孩子大一点,也不要小一点!因为孩子的心理成熟度直接会影响他的自尊心,而自尊心又影响着孩子对于集体的融合程度。谁也不愿做团体最差的,谁都愿意在团体里闪闪发光。

3


生活自理并非必选项

我们所接触的案例,很多都是本来生活自理不太好,但进入幼儿园后学会了吃饭上厕所等候技能,所以即便生活自理不太好,也可以通过幼儿园来学习。但这一点,需要家长和老师提前沟通。

4
一个月试学期

综上,满足没啥攻击行为,认知理解能力能跟上,就可以考虑进入幼儿园了,但是,谁都不能保证进入幼儿园是正确的,就像我们保证不了婚姻,保证不了事业一样。没人能对自己的未来完全预知。

 

唯一的办法就是,试一试!期限,1个月。

1个月内,明显进步,自然最好,说明你为孩子的选择是正确的。1个月内,明显退步或没有进步,说明此时火候未到,还需要退回机构进行干预。总之,1个月试学期的时间设定,就像炒股中的止损点,成功了最好,失败了也能很快调整。

                                                                   本文来自向日葵伙伴

到幼儿园就会变好吗?

曾经连续有好几位家长,带着他们的宝贝,忧心忡忡地来找我,每位都说:“袁老师,医生说把小孩送去幼儿园,有同侪的刺激,他自然而然就会进步了!”

是真的吗?这些孩子被放到幼儿园真的就会自动学习了吗?

我能了解家长的心情,期待孩子能跟一般孩子在一起学习、互动,是所有家长的目标。但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case都像医生所说的,把特殊儿送到幼儿园他就自己会变好!

从我多年服务孩子的经验,和确实有进入幼儿园的观察,有些真相我必须告诉家长:

1.► 研究显示,当孩子没有「观察性学习」的能力,就算他和一般同侪在一起,也无法有效率地学习。

观察性学习不是模仿能力,它是孩子在观察老师与其它同侪互动后,不是在当下模仿,而是在之后记得,并且能展现出他学到的内容,其中包括学业及社交技巧的学习。

2.► 从以上的观点来看,也许家长应该先问问自己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先备条件。

例如:孩子会观察或注意别人吗?他专注在别人身上的时间能多长?他有模仿能力吗?这些模仿能力一次能持续多久?如果孩子都缺乏这些能力和该有的持续度,那么他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学习上一定会有困难。

3.► 刺激给的多,不等于孩子就学得多。

孩子能吸收多少是取决于他本身的条件和老师的教法。也就是说,孩子若是缺乏专注力、理解力、模仿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动机等,那么就算老师上的课再怎么丰富,变化再多,孩子也很难进入学习状况。这时候,如果老师也无法为孩子适时地调整教学内容或引导方式,学习效率绝对会大打折扣。

4.► 特殊儿的学习方式跟一般孩子不同,他们的学习需要被划分爲能容易达成的步骤,同时还需要透过策略性的引导与协助才能学习。

幼儿园的步调太快,很多孩子跟不上,班上的老师人力不足,又加上大多数的老师是幼保科背景,缺乏在特教上的训练,因此,很难爲孩子做个别化的教学。

5.► 当幼儿园的老师说:「小朋友很好啊!」通常我都会担心这是什么意思。

从我们陪读和入班观察的经验中发现,很多时候当孩子本身是个不太有问题行为的孩子时,老师都会觉得他「没问题」,但是没问题有时候也就代表孩子被搁置一旁,反正他不会吵闹,老师可能就任由他做他想做的事,不参与也没关系,此时,小朋友就丧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6.► 别认为孩子只要跟一般孩子一起上课就不会被贴上标签。

当孩子缺乏社交能力,对同侪没反应或经常做出不适当行为时,其他孩子会自动帮他贴上标签:「他好怪!我不要跟他玩!」同侪贴的标签会比我们大人给他的更难移除。

7.► 家长的心急也许反而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

有些孩子会察觉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能力落差大,因而缺乏自信,造成他更退缩的状况,家长的心急也许反而带给孩子负面的学习经验。我们是否该问问自己,到底孩子准备好了没?我们身为家长的有没有先帮他建立好学习的条件?

当我们是第一手服务孩子的人,除了专业和经验的累积外,我认为职业道德是件非常重要的事。也就是说,我们都要谨慎说出来的话和做出来的事,因为家长和孩子是直接受我们影响的人。

因此,在提出建议前,我们应先深入了解情况,再给予有建设性的建议。家长们在为孩子选择课程或疗育时,也需要多做考量,哪些是优先需要考量的?哪些是有迫切性的?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对不同类型课程的比例轻重是多少?当我们选择了符合孩子需求的课程时,孩子才有可能做好预备。

文章来源:袁巧玲 大米和小米News


    关注 开平市星星语特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