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智慧】炎炎夏日话黄连

 

黄连,别名王连、支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多...





黄连,别名王连、支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和云连的干燥根茎,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冷凉、湿润之处,药用部位为干燥根茎,主产于重庆、四川、云南、湖北、贵州、陕西等地,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味苦、寒,无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古代文献对黄连性质、功用、主治等方面记载甚多。《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恶冷水。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药类法象》“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不痞满必用药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本草衍义》云“治痢有微血,不可执以黄连。为苦燥剂,虚者多致危困,实者宜用之”,等等。

黄连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的作用,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与其他药物配伍,扩大黄连的治疗范围,如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吴萸炒黄连疏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奚肇庆教授对黄连颇有研究,临床运用颇有心得,尤其在夏日治疗急危重症患者之时,更是将黄连运用得出神入化。

黄连治疗高热昏迷:患者陈某,女,31岁,时值夏月,工作繁劳,出现低热,周身不适,当时未予以重视。后突发高热,伴寒战汗闭,口干口苦,周身乏力,遂由家人送至江苏省中医院急诊。查:体温39.8℃,神志昏糊,言语不清,精神极度萎靡。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血常规:WBC13.2×109/L,N 82%,L 13%。治疗予以抗感染、清热解毒药,体温不降,后加入地塞米松10mg静滴后患者体温降至正常,几小时体温复升至40.2℃,连续3天病情依旧。

奚肇庆教授认为繁忙劳累,暑热之邪趁虚而入,内陷心包,心神受扰,而致高热神昏,用黄连解毒汤为主方。方中黄连为君药泻心火,直折火势,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山栀通泻三焦之火,配合豆豉以清热除烦安神,大黄清热泻下,水牛角凉血解毒,郁金开窍安神,石膏、生地黄、西洋参清热养阴生津,并制连、芩苦寒。全方清中有泻,泻中有补,共收泻火清热解毒之功。一剂知,体温下降至38.2℃,精神转佳,语言清晰,三剂已,体温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黄连治呕血:赵某,男,38岁,2000年6月28日就诊。12年前曾因呕血、解黑便至某医院就诊,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经治疗好转,以后曾间断复发,2天前饮酒过量出现柏油样便,3次量约1200g,呕吐咖啡样液体1次,约50ml,伴胃中嘈杂隐痛,口干口苦,头晕、乏力、汗出、站立不稳,舌红,苔薄黄,脉浮数。大便隐血试验示:隐血(+++)。素有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史,胃气本虚,复因夏季过度饮酒,内外火邪相引,灼伤血络,血随气上逆为呕血,下溢肠道则为便血。

奚肇庆教授治以清泄胃火,凉血止血为主。方取大黄黄连泻心汤合清胃散之意,黄连苦寒泻火,清胃中积热为君药,制大黄泻火解毒,并有止血之功,地榆炭、侧柏叶凉血止血,生地黄、牡丹皮滋阴凉血,乌贼骨收敛止血,并有保护胃黏膜之功,茜草止血而不留痕,白芍、甘草养阴缓急止痛。诸药合用使胃火清,热毒平,出血止,诸症消失。

黄连治痢疾:沈某,男,62岁,于2000年7月3日就诊。小腹疼痛,解黏液便3天。刻下:小腹疼痛伴腹胀,下痢赤白,伴有便下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体:腹平软,左下腹压痛(+)。大便常规示:红细胞3~5个/HP,白细胞2~3个/HP,黏液(+),吞噬细胞(-)。

奚肇庆教授辨证为湿热壅滞,肠失传导,夏月暑热当令,若饮食不洁或体虚外感,湿热疫毒之邪壅滞肠府,气机不畅,脉络损伤而发痢疾。他取芍药汤之意,以黄连、制大黄、黄芩苦寒燥湿、清肠解毒,木香、槟榔行气除后重,赤芍、当归、甘草和营治脓血,白头翁凉血解毒,全方解毒、调气、行血兼顾,使腹痛、便脓、后重等症一并消除。

黄连治痞证:许某,女,47岁。2000年7月18日就诊,入夏以来,脘腹闷胀满疼痛、嗳气腐臭,口黏纳减,时有恶心或干呕,泄泻。舌淡,苔黄腻,脉濡。查:腹平软,中上腹轻度压痛。院外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奚肇庆教授认为夏日暑湿交蒸,脾胃虚弱,客邪乘虚而入,寒热错杂,清浊相混,升降失调而致胃肠不和,治当开结除痞,和胃降逆,方取半夏泻心汤之意,以黄连、黄芩苦寒降泄除热,姜半夏、干姜辛温开结散寒,党参、茯苓、甘草甘温益气补虚,焦楂曲、枳实调气以畅中焦,诸药合用,苦降辛开,补中和胃,使邪去正复,气得升降,诸症悉平。

【本文选自《医苑蹊径·奚肇庆急重症学术经验与医案集》



    关注 鼎盛大健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