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路上你我作伴之写歌心得!

 

偷偷告诉你:点击上方「小蓝字」有惊喜哟!微信公众号:musicren366写曲的一点心得,以及自己的故事结合...





写曲的一点心得,以及自己的故事
结合自己的经历写点东西,希望每个喜欢音乐的伙伴能有所感。

喜欢音乐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的,但是那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乐器,学校里也没有什么音乐课,课桌都是泥垒成的,书包都是妈妈缝的。那时候我对自然界所有的声音都是特别敏感的:电线杆上燕子的鸣叫、麦田里大地的轰响、遥远天际山峦一样起伏的浓绿、甚至春芽萌动的呼吸声、雨滴在枝叶上累积后崩落的瞬间的声音——所有那些不能听,只能感受的。那一时期特别让我开心的一件事情就是使用自己制作的“乐器”——用梧桐树枝制作的笛子、用自行车闸的钢丝和梧桐树板制作的“古琴”、还有其他一切能够弄出动静的东西制造旋律,表达心中所思所想。后来就经常买一些路边摊的音乐书,每天睡觉前的半小时都是对照着错误百出的简谱核对脑子里的音符,坚持了五六年,后来简谱和五线谱也就无师自通了。
后来在当建筑工人、山东时风集团技术工人、当翻砂工期间(1999-2002年),我学会了弹吉他,并且开始作曲,接触并自修了李重光老师的《基础乐理》和一套《复调音乐》,那一时期满脑子都是旋律,经常骑着自行车奔驰在通往工厂的国道上,路两边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尤其是在黄昏的时候,大野的美让我晕乎乎的。

再后来从军了(2002年12月),在Jun-队里利用业余时间我拼命的学习文化和音乐理论,先后学习了《和声学》(斯洛索宾)、《作曲技法》(德国上中下三本)、《曲式分析》、《配器法》等专业教材。

学习和作曲实践是齐头并进的。后来我如愿考入了军校,在军校就读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流行、军旅歌曲,也开始参加网络、地方的一些赛事活动,并在单位的乐团里实践音乐理论知识,那时候我负责乐团(其实就是杂牌军,民乐西洋乐全部都有,40多人的队伍)的曲谱制作、排练指导、舞台演出策划,很好的锻炼和实践机会。开始接触CoolEdit和水果软件,自己开始编曲和录音,奇怪,也是无师自通的。
军校就读期间我仍然坚持自学音乐理论,每次进京都必须去西单图书城逛一圈,几乎所有的音乐书都被我搬回了宿舍!阅读大量的音乐理论书籍、阅读大量的曲谱文件、搜集大量的中国民歌曲谱和世界各民族民歌曲谱进行学习,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方法:欣赏音乐!那时候我疯狂的迷恋雅尼、喜多郎、李健、BeeGees、英格威玛姆斯汀、BBking等音乐大师,每天两个小时的“洗耳朵”时间,使用CD播放机(必须使用CD播放机,音质好)。通过欣赏音乐学习配器手法、作曲手法、和声技法、意境营造的方法等。

2010年参加了央视星光大道,2011年参加了央视非常6+1,演唱了自己的原创歌曲,后来陆续参加了很多歌曲征集比赛并获奖,在各类杂志上刊发。但是苦于低头忙工作没有出版自己的专辑,创作的一千余首歌曲积压在自己的手里。这一段时期我有幸参加过很多活动,包括帮央视的导演创作歌曲、帮影视公司做配乐、给北京一些活动当评委,也认识了很多老师和朋友,像谭伊哲老师、金放老师、许镜清老师、张楚、南合文斗、张超等等,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东西!



音乐创作其实无非是把自己的心里话配合上旋律说出来。由于流行歌曲属于小型音乐曲式,一般一首歌曲我需要4-5分钟的时间完成谱曲。很多歌曲我都是在这样的时间里完成的,甚至一份歌词拿到手,看第一眼就有了完整的旋律,我想很多作曲老师也有类似的体验,这是因为长期、大量的积累。

在十几年前写一首歌需要很久时间的酝酿;六七年前需要一把吉他就足够了;近两三年什么也不需要:走着坐着躺着都可以写,甚至有一首歌《亲爱的恋人》的主题句子“亲爱的我怕我来不及,怕我来不及娶你岁月已老去”还有旋律都是在厕所完成的——只需要一个大脑和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了。那种创作的过程是一种莫大地享受!因为我不指望音乐谋生,创作只是我的一种精神追求,我把想表达的话、想传递的一种情感、想描述的一种意境通过旋律来实现,我有很大的成就感。

音乐创作进入全民化阶段,知识结构的拓展很关键。中国的流行音乐发展在走着西方的路子,我相信周华健60岁的时候完全可以像老鹰乐队一样搞演唱会。音乐创作慢慢的不再神秘,成为大众行为,如果想成为一名音乐人,知识结构的拓展和更新就太关键了!首先闭门造车行不通,必须经常走出去,这对于创作来说是老生常谈又是特别重要的方式方法;其次要最力争做音乐创作某个流程的专家,每个人不可能通盘把音乐创作制作各个环节都精通,把握一个环节足矣!第三要学会最佳的宣传途径,有些朋友只会低头创作,创作出来在QQ群、微信朋友圈发一个东西就走,从来不与人交流,这是行不通的,让更多的人喜欢你的音乐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音乐的本源在于传递快乐。音乐的本源在于传递快乐,哪怕是能把人唱哭的歌曲。这是谭伊哲老师告诉我的,这应该是张亚东老师告诉他的。这样的一个理念我一直在思考。我个人的经历导致我喜欢乡野田间的音乐风格,我自己创作每一首歌曲都是力图找到画面感和情绪触发点。

最后,音乐是感性的,是主观的,没有必要非要遵循什么风格、什么标准,好多音乐学院的学生找我帮着做题,我也接触到好多编曲的朋友,为了达到所谓的行业标准,非要把音乐搞得特别僵化,没有固定的套子就不是那种风格,我特别反对。我认为音乐是需要灵性的——不能扼杀我们的孩子啊!
作者:aiqingzhongwei



音乐相对论
[b]每周分享最新音乐资讯
366天伴你同行
如果你想从零开始学音乐,不妨加小编微信:Musicren-Muzi 一起交流学习吧!
如果我知道的,我有的,我一定分享给您!


音乐制作在线教学,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回复 “课程” 一键预览所有在线课程
此外,音乐相对论正在招聘
回复 “招聘” 可查看详情


[/b]



    关注 音乐相对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