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中元节是道家的说法,佛家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也称“施孤”、亡人节,但最广泛的莫过于“鬼节”了。过去,人们在这一天会把黄瓜和茄子插上筷子,做成马和牛的样子摆在家里——让故人来时骑着马,来得快一些;去时坐着牛,只盼他们走得慢一点。...

荷破叶犹青。常说一叶知秋,但也偶尔会好奇,知秋的那一叶,究竟来自哪一课树的枝头,落在了这又一次月圆的晚上。耿耿星河欲曙天,不久前刚过去的七夕,想必大家都体会了你侬我侬的柔情蜜意,可是如果牛郎织女真能星桥鹊驾,年期一会,临别时依依的一句,会不会也是如我们俗人一样,来一句“天凉了,记得添衣”?也许会吧。天上的离恨,终究附会的不过是人间的相思。故事是别人的,日子是自己的,传说听得久了,也渐渐琢磨出里面映出的自己的影子。
有时候觉得,牛郎织女毕竟也是堪羡的,一处相思,散作两处遥遥相对的光辉,终究能有一天相聚,心头的念想总有落地的寄托。但凡尘中,逝去的人,却再也见不到了。天长日久,有时候甚至不再能清晰记得故人的音容笑貌,但那份牵挂却仍在,落也落不得地,就这么悬在半空,堵在心头,最终全部凝聚回这一天的满月上——这就是中元节了。明月圆缺有时,斗柄四季流转,在又一个长天如镜的十五,化作剔透而纯粹的慰藉,弥补我们心底的缺口。
立秋人间新月,中元梦里故人。中元节是生者为死者以时间呈上敬意。在读关于中元节的诗时,看到过这样一个的句子:云磨雨洗天如碧。自此后,每到这一天,都想起这句,这是描写雨后天气的句子,也像我们在失去故人后,无数个痛哭的夜晚又覆醒时内心的空澈。人在有伤的东西上看到自己的疮痍。就像佛手拈莲花之势那么安详,但我们围坐看,却说不出话来。因为在伤心人的心里,那株莲花已枯。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 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但光阴的两岸,却终究无法以一苇横渡。
中元节是道家的说法,佛家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也称“施孤”、亡人节,但最广泛的莫过于“鬼节”了。 古时候,中元节是个隆重的节日,从张岱“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便可知,那时候的中元节,甚至可能比清明寒食的人流还要如织。过去,人们在这一天会把黄瓜和茄子插上筷子,做成马和牛的样子摆在家里——让故人来时骑着马,来得快一些;去时坐着牛,只盼他们走得慢一点。这其中微妙的小心思,都透露出浓到化不开的不舍。如今,应该只剩下月冷西墙,伴随着夜半烧纸钱的孤寂。
人间每天都在产生重量,生活的重,记忆的重。货架、行李、相册、压缩包……轻盈的愿望躲进每个人的魂魄,想起《不朽》里阿涅丝的父亲教她下棋,有个招数叫车王易位——敌人聚集力量攻王,王却搬了家。她一生都憧憬这一招,越来越疲倦,就越来越渴望金蝉脱壳,往事归零。不知道即将逝去的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是不是也觉得自己越来越轻盈,越来越归零。小编看过最有归零感的艺术作品,大概就是不久前魔都的贾科梅蒂回顾展了,人像在变小,变瘦,更凌厉,丧失了肉感,更写实内心。
这是我们对“消失”的一种认知,没有面孔表情,只一个存在,像一块石头,像声叹息,灯光下暗影错落,在那一小块尘世里生出了清凉。而另一些人,对此有完全相反的认知,他们希望通过一种形式,赋予消失以重生,比如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们,喜欢用死去的动物头骨,来谱写一首死亡诗歌。
用“rebirth”来形容这些艺术,最恰当不过了。死去的动物的头骨,通常是空灵的鹿和羊,惨白的骨上蜿蜒伸出巨大的犄角,哪怕皮肉已经不见,仍有动人心魄的震慑力量。在此之上,艺术家们极尽表达之能事,或者描绘他们所能做到的最繁复的图画,或者雕刻镂空出无数细密的纹路,有些甚至辅以缤纷的染料,还有配鲜嫩欲滴的浓艳花朵,极大的视觉冲击间,有一种站在生死边缘的恍惚感,诡异,但是凄艳,仿佛这些头骨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即将破茧成蝶从这些图案和装饰的层层包裹中冲出来,重回他们来时的地方。这也许就是艺术的迷人之处吧,有些人觉得晦气、觉得接受不能,但在懂得人心里,却是至宝。在懂的人眼里,看到的,是这些动物生前经历过的无数情境的瞬间定格,定格在重叠,重叠在坍塌,坍塌在寻找平衡,平衡发出尖叫,尖叫消失在定格里。这种定格却带着流动性,周而复始,那么脆弱,又那么永远不灭。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面说道,“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其实,任何人,包括我们自身,都是这道帘子。如果死亡是nothing,是无;那么生总归是something,是有。纵使磨难再大,something肯定比nothing好得多。故人就像埋在我们身体里的种子,逐渐变成我们的内核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的something,支撑着我们一直到nothing的那天。明月昭昭,当我户扉。我思远逝,尔思来追。
【rebirth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柯勒生活[转载需标明出处]
[24节气]  
一个传承中国士人文化,秉力非遗保护,研修艺文生活的现代艺匠传习所。涵盖生活美学、手作课程、创客空间、文化随旅、商业伴手礼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提供各种沙龙、典藏、分享等文化教育活动。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

柯勒生活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微店

柯勒小店
长按二维码,即可与我们互动联系(8月23日前有效)


廿四节气 | 手艺学堂 交流会2 


    关注 24节气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