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疯狂动物城”

 

相对于城市里多几只燕雀都能成新闻的今天,古人面对的自然环境实在强了不少。先秦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时候,说...



相对于城市里多几只燕雀都能成新闻的今天,古人面对的自然环境实在强了不少。先秦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对着远方湿地里的大象、犀牛指指点点;武松回趟清河县探亲都能遇上个吊睛白额大虫。

但是,那时候毕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生物学,更谈不上什么学术标准、命名规范,所以古人虽然时不时要面对那些上窜下跳的野兽,但是对它们的认知十分有限。不仅常识匮乏,很多观点压根就是无厘头。

今天,小编就来谈一谈古人在这方面上闹出的一些笑话。
一:虎、彪傻傻分不清
唐朝有个武林高手,名叫裴旻。此人号称剑圣,是李白的剑术教练。据说他能够一手将剑丢到十几丈高,然后另一只手伸出剑鞘,剑随着自由落体就能回到鞘中,而且从不失手。

然而,这样一个高手,却在一件事上闹出了笑话。

裴旻长期在军中任职,有次随军驻扎在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带。那时候的北京不仅没有雾霾,还山清水秀,植被茂密。而在丛林掩映之中,还生活着很多老虎。

放在现在,哪怕就是发现老虎的粪便足迹都足以搞个自然保护区,开发下旅游资源。可是在古代,老虎却是不折不扣的害兽。西汉时,李广在北平驻军,就曾经为当地百姓打虎除害。

裴旻将军自认自己武艺超群,于是打算效仿李广,独自一人骑着马,挎着弓箭上山打虎。他在山上呆了整整一天,下山的时候,拖了三十一只老虎的尸体。

当年李广射虎,只打死了一只,最后老虎弥留之际还弄伤了李广。裴旻一天之内拖着三十一具老虎的尸体下山,那更是可了劲儿地烧包,在山下的各个村庄四处招摇。

可是,有一位当地老人看了一眼,不屑地说道:“将军,这不是老虎,而是彪。跟老虎差远了,您要是见到真老虎,可就不行咯。”

裴旻此时正是膨胀的时候,哪听得进去劝,非要问出真老虎在哪。老人就往北一指:“往北走个三十里,那儿时不时能见到老虎。”

裴旻一路向北,只见森林稀疏,草丛茂盛。他在一处茂密的草丛中潜伏,果然等到了一只老虎。这只老虎尚未成年,但是气势已经难以名状,裴旻心里已经惧怕了三分。随后它震天一吼,裴旻的马受惊后退,山上的石头几乎都要被震碎,裴旻一紧张,弓箭都丢了,要不是上马的快,估计这只老虎就能加餐了。

这个故事记载于唐朝人的一部笔记《唐国史补》,虽然具体事实难以考究,但是足以说明,很多古人分不清彪和虎。

根据当代的一些研究,古人所谓的彪,学名叫亚洲金猫,体型和形态确实似虎,但是比虎小很多,只有二三十斤重。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裴旻能一人一马拖着三十一具尸体招摇过市。



而虎可不得了,体重四百多斤的洪荒巨兽。更重要的是,虎是大型猛兽,能够发出让其他动物战栗的大声吼叫,这的确是亚洲金猫没有的能力。



不过古人也有明白人的,比如那个老头。除了虎和彪,还有豹和貙,这四者经常经常弄混。但是根据一些靠谱的记载来看,豹就是今天说的金钱豹,貙就是云豹。

还有的动物名词古人实在难以区分,所以干脆并称,比如说猿猴。到底是猿还是猴,谁也搞不清。

《西游记》的孙悟空,里一会儿说是猴,一会儿说是猿。一般来说,古人把有文人情怀一点的叫猿。气质平凡一点的,就叫猴。

比如这幅明宣宗御制的《戏猿图》:



画中所绘的猿,按照今天的生物学划分,称之为白颊长臂猿,确实是猿类。但是,有的古画中的猿,其实是猴。比如宋代毛松所绘的《猿图》:



这其实是一只短尾猴。

但是它们要么灵气逼人,要么气质阴郁,颇有文人情怀,所以称为猿。

而称之为猴的,一般都是活蹦乱跳的萌萌哒形象,甚至略显逗逼。比如这幅北宋易元吉所绘《猫猴图》。



图中所绘,确实是一只猕猴。瞧这谜一般的小眼神……

除了猿、猴以外,古书中还常出现猱、狨之类的像猴的动物。按照宋代人的考证,猱、狨其实是一种动物,像猴,善于攀爬树木,尾巴很长而且是金色的,出产地在四川、三峡一带。按照这个描述,古人说的猱、狨应该指的是今天说的金丝猴。

类似的还有熊和罴,古人很多时候也是干脆连称熊罴,不加以区分。但是熊罴的区别比猿猴的区别明确。一般而言,熊指的是今天说的黑熊,一般都记载为体型如猪、冬天冬眠,并不是一种特别可怕的猛兽。

比如《女史箴图》中画的《冯媛挡熊》,画的就很清楚,虽然比实际的黑熊小了一些。



罴指的是棕熊,两脚站起来姚明一样高的巨兽,在文艺作品中常常以不可一世的猛兽形象出现,甚至还有披头散发,直立行走一类的灵异色彩。不过,棕熊确实喜欢双腿直立行走,披头散发自然是无稽之谈。

柳宗元写过一篇短文叫《罴说》,其中的罴就是以比虎还要勇猛可怕的形象出现:

楚地南方有个人善于用竹笛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一天,他带着竹笛和弓箭、火种之类的武器上山。先模仿鹿的叫声,打算吸引鹿然后将其捕猎。没想到,鹿来是来了,但是后面引来了一只貙(云豹),于是他又模仿虎的叫声,打算吓走貙。貙吓跑了,老虎又来了。于是他模仿罴的叫声,吓走了老虎,却引来了罴。罴本来想找同类的,结果见到个人,暴怒之下将这个人撕成碎片吃掉了……



既然提到了熊类,怎么能不提一提咱们的国宝大熊猫呢?关于熊猫,古人则是彻底的糊涂了。
二:奇珍异兽同名不同物
在汉代,人们记载过一种神奇的野兽,叫貘。这种动物在《尔雅》、《上林赋》中都出现过。东汉成书的《说文解字》解释说:貘长得像熊,体色黄黑相间,蜀地深处有出产。

魏晋的郭璞更是进一步解释:长得像熊,但是头小一点,小短腿,黑白相间,能吃铜铁和竹节。

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肯定已经能够知道,貘指的就是今天的国宝大熊猫了。至于为什么有的说黄黑有的说黑白,只是毛色不同而已。

吃铜铁这个事情现代也发生过。国外某个动物园弄到一只熊猫之后,天天当个宝供着,喂食精饲料。但是熊猫的肠胃长期适应了硬物(竹屑)的刮削,不吃硬物会很难受,所以这只国宝干脆把喂食的铁盆给吃了……



可是到了后来,熊猫越来越少,成了珍惜物种。这种宝贝渐渐只存在于古书之中,很多读书人只知道有一种神奇的野兽叫貘,长得黑白相间。但是,没有人见过,甚至连靠谱的画像都没。

物以稀为贵,既然没见过又神奇,自然就从学术成了传说,进而成了神话。本来只是说这玩意能吃铜铁,慢慢地就讹传成这个玩意不得了,只吃铜铁。

这个传说传到了日本,岛国居民又利用他们特有的病态恐怖审美,将黑白这个外形属性和梦境联系起来,说貘这种动物,什么都不吃,专门进入人的梦境里面,吃人的梦……

到了唐朝,再造了汉朝的盛世气象,万国来朝,各国使臣进献自家的土特产到长安城去。其中,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使臣,送了这玩意儿:



黑白相间!小短腿!像熊吗……嗯,凑合着还是有点像的!于是那帮埋在故纸堆里的专家学者一致认为,这就是古书记载的食铁兽,汉代上林苑里曾经饲养过的貘啊!

直到今天,这种长得像猪,鼻子像大象一样可以卷东西吃的动物,还被生物学家称之为马来貘。

所以,对貘的记载,除了全般照抄古人所谓的身体像熊,能吃铜铁外,还加了诸如鼻子像大象,眼睛像犀牛,尾巴像牛之类的描述。根据这个描述,这东西就是个N不像,于是又传说貘是开天辟地的时候,天神拿边角料造出来的怪物。

中唐时期的白居易患了头疼病,听说这种边角料拼出来的怪物画像能够辟邪,就请人画了一幅画做屏风。他还为此写了一篇《貘屏赞》: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兹。何山不尽?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

想象力很丰富,认为古代不打仗、不造佛像,所以铜铁多,貘的食物多也就能够生存。到了后事,铜铁都拿去造兵器、造佛像了,貘自然就都饿死了。

这个观点试图给“貘”的渐渐濒危提出一个解释,而且考虑到了人类滥用自然资源对动物生存的影响,还是有一些前瞻性的。但是,白居易笔下的玩意,早已不是汉代记载中那个憨态可掬的貘了。

还有些名称,不知道怎么的就换了主人。故事又得从汉代说起:

汉武帝时期,建章宫后面的栏杆里头窜出来一只怪兽,长得像麋鹿,但是又可以确定不是麋鹿。于是汉武帝请来学术权威东方朔来,问他这是什么动物。

东方朔先是跟着汉武帝蹭吃蹭喝,随后又是要了各种赏赐,才说:“这叫驺牙,它出现可是祥瑞,说明远方要有敌人向咱们投降了。这玩意儿牙齿是平的,所有牙齿一模一样,所以叫驺牙。”

果不其然,没多久河西走廊的匈奴浑邪王就带着十万部众到边境请求归降。

大家注意这个记载,很明确说了长得像鹿。驺牙和驺虞是一个玩意,很多书上都这么说。司马相如的《封禅文》说:“囿驺虞之珍群,激麋鹿之怪兽。”驺虞也是和麋鹿并称,可见是类似的东西。



但是到了后世,却突然说:驺虞是一种长得像老虎的动物,体色偏白,尾巴很长,非常仁慈,只吃死掉的肉,不捕猎有生命的东西。

而且明朝初年,还一本正经的发现过驺虞,搞过好几次公开展览。什么不吃生物之类肯定是传说,但是说明这种动物是存在的。

明朝后期,没见过驺虞的人,干脆把驺虞画成长尾巴的白虎。



就长得像虎,尾巴很长,体色偏白这两点而言,雪豹是比较符合古人对驺虞描述的。而雪豹生活在食物匮乏雪山上,确实会时不时吃冻死的动物,所以也不怪古人以讹传讹。



但是东方朔先生,请您郑重的告诉我,这个动物从哪个角度看比较像麋鹿呢?

除此之外,还有麒麟。先秦时期,“不语怪、力、乱、神”的孔子也绝笔于获麟,说明确实有麒麟这种生物,只是时间久远,已经不能确定古人说的麒麟到底是啥。

到了明朝,国威远迈汉唐,就连非洲犄角旮旯的国家都带着土特产到中国来攀亲戚。不知怎么的,当时印度的一个小国竟然从非洲弄了一只长颈鹿送给中国。

有的说是非洲小国托孟加拉送的,孟加拉干脆借花献佛不提非洲;有的说是孟加拉从非洲买的;有的说是郑和带给孟加拉,让他们送给永乐皇帝的。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永乐皇帝一看到长颈鹿便说:

哟!麒麟!

于是有了这幅明朝人画的《瑞应麒麟图》:



远古时期中国也有长颈鹿,但是早在炎黄蚩尤争夺中原之前几万年就灭绝了。所以,古人说的麒麟,不太可能真的是长颈鹿。但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直到现在依然将长颈鹿翻译为麒麟。古生物学上,也将已经灭绝的长颈鹿类动物命名为“麟”。

而对于一些原本常见后来渐渐灭绝了的生物,古人对他们的描述也是越来越神,刚才讲到的讹传熊猫只吃铜铁便是一个例子。而有一种动物被误传的程度,远远超过熊猫,我相信也远远超乎大家的想象。


原创不易
请大家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
给吃土的小编一点赏钱吧
不多不多,一次三块
(每日精彩,更多原创,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掌上历史)
    「掌上历史」编辑部原创文章
「掌上历史」出品,转载请至后台询问
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关注 掌上历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