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帆:中国知识分子缺乏贵族精神与文化良知

 

4月11日晚7点东九楼C103教室,丁帆先生受邀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基地进行了以“文学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为主题...

4月11日晚7点,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丁帆受邀在东九楼C103教室展开以“文学与知识分子的良知”为主题的讲座,他从几桩社会“大事件”入手,探讨了教育的软肋、中国文学模式和知识分子的良知等问题,表明了自己反思和揭露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休克现象的决心。

讲座伊始,丁帆教授坦言是几桩社会“大事件”引发了他对知识分子良知问题的思考。这些事件让他想到《河殇》中“走出黄色文化,走向蓝色文明”的观念,让他开始反思中国的文化、文学、历史的教育遮蔽了什么?真正的作者和作家在哪里?他指出,教育最大的悲哀在于对人性和道德的忽视,培养了一批缺乏思考能力、对历史无知的人。

接着,丁帆教授谈了自己对中国文学模式的认识,他将中国的文学模式总结为“颂歌”与“战歌”两个词。他指出从三十年代‘左翼’文学开始,我国文学一直遵照这种模式,直至今天依然有人沿用该模式。这导致文学在附庸政治中失去对自我、对人的关怀和思考。他指出文学应是独立的,脱离政治的,按照文学本身的规律来发展。

提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丁帆先生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缺乏“贵族精神”、文化自觉和文学良知。正如他的专著《寻觅知识分子的良知》所言,梳理俄国革命中的知识分子可以反观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情状,让中国知识分子去体悟自己在当下文化中的担当。没有良知、没有批判精神,知识分子就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他对学生们说,“我讲的是常识,而我们却把常识当作高精尖的问题来讨论,这是我们的悲哀”,丁帆先生鼓励我们继承批判精神,在人与自我的思考、反思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走出信仰危机和人性危机。

本次讲座是2016年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驻校作家春季讲学系列活动之一。
◆  ◆  ◆  ◆  ◆  


供稿/陈艳雨 章俊


    关注 华小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