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达旗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巡礼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示范基地”、自治区重点打造的沿河现代农牧业基地,达...







   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示范基地”、自治区重点打造的沿河现代农牧业基地,达旗在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以“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增收、市场化运营、社会化服务的路子,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崭新的姿态谱写着现代农牧业转型发展的华美乐章!
 规模化发展·绿色变革
达旗是鄂尔多斯市传统的农业大旗,优质耕地占全市30.8%,粮食产量占全市40.8%,存栏牲畜占全市20.6%。在新一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旗委、政府审时度势,科学谋划,以工业理念引领农牧业发展,以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牧业经营水平,依托项目,多元投入,积极优化农牧区资源配置,创新农牧业经营机制,推进农牧业规模经营,提高农牧业生产力水平。通过整合资源,捆绑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整理、水权转换等项目,累计实施现代农业节水项目近110万亩,占沿河耕地面积的73%;安装各类大型喷灌设备1547多台(套)。建成农机园区59个,购进大中型动力机械1.2万台,配套机具1.9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到97.5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2%。在先进理念的引领和物质装备的有力推动下,项目区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大户承包经营,联户合作经营,企业规模经营”等多种新型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以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为主的现代农牧业新的经营主体逐渐形成。目前,全旗规模化种养企业、合作社、大户达到200多家,土地规模化经营面积达到35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30%,农牧业生产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点更加明显,基本形成了以鄂尔多斯万通农牧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的1万亩核心区,白泥井、吉格斯太镇15万亩现代农业项目为示范区、沿河145万亩耕地为辐射区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
产业化经营·绿色崛起
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支撑,只有龙头昂起来,产业兴农才能活起来。近两年来,达旗采取外引内扶等多种举措,培育壮大了一批起点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看好的涉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目前,全旗拥有国家级涉农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涉农龙头企业8家、市级涉农龙头企业33家,注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1240家。依托这些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和市场驱动,达旗充分发挥沿黄地域优势和绿色资源优势,按照“调粮、扩经、增饲”和“稳羊、增猪、发展牛”的思路,积极调整优化种养结构,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重点培育发展壮大蔬菜(食用菌)、饲草、乳肉、水产家禽等主导产业和杂粮、林沙、药材等特色产业,集中打造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推动农牧业经济转型升级。

做新粮油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优化区域、品种结构,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小麦、马铃薯、向日葵、鲜食玉米、制种玉米等粮油作物,打造沿河规模化粮油作物种植带。全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65:18:17,粮食产量连续11年稳定在10亿斤以上。

做优蔬菜(食用菌)产业,以打造“呼包鄂”地区的“菜园子”、京津冀陕地区的“菜篮子”,直供港澳台和珠三角等地区的高端、优质、绿色蔬菜输出基地为目标,以金泰禾、盛源、大进、万通等企业和保善堂、农香等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依托供港蔬菜基地建设,发挥市场优势和品牌优势,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通过重点打造树林召、展旦召和白泥井、吉格斯太两个蔬菜主产区,实现优质蔬菜产品均衡供应。同时积极调整优化区域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培育蔬菜加工、流通企业,发展订单种植,提升蔬菜品质,逆向拉动蔬菜规模化生产。目前,全旗瓜果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设施农业建设面积达到7400亩。建成蔬菜冷藏保鲜加工物流园区3处,蔬菜流通交易市场16个,蔬菜平均年总产量达到5.4亿斤左右,年创产值2.7亿元。部分蔬菜已远销港澳、东南亚等地区,并成为当地同类产品中品质最优、价格最高的蔬菜品牌。

做强乳肉产业,全旗乳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整合和新建,大型牧场和奶牛养殖小区达到27个,其中5000头以上奶牛牧场4个、3500头以上奶牛牧场2个,奶牛存栏5.3万头,日产生鲜乳500多吨,达旗已成为呼包鄂地区重要的原奶基地,鄂尔多斯最大的奶牛养殖基地。肉羊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羊肉深加工企业1家,大型养殖园区4个,中小型养殖场145个,养殖大户600多户,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建肉羊养殖小区8个,羊存栏达到282.3万只。全旗生猪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5000头以上养猪场达到2个,中小型养猪场发展到151个,生猪存栏量突破20万口。

做大饲草产业,围绕“构建北方较大的草种繁育基地和饲草输出基地”的目标,按照“立草为业,以草兴畜”的思路,依托国家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项目、自治区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建设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及退耕还草项目,充分发挥正时、赛科星、骑士、邦成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型养殖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大户种植优质苜蓿和青贮饲料,引进草业加工企业,发展饲草料精深加工,有效带动了饲草产业发展,目前,全旗规模化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

做细休闲渔业,依托沿黄区域自然景观,结合“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及建成的精养鱼塘,构筑“品黄河鲜鱼、住黄河人家、观黄河风光”的特色休闲旅游产业,推广“前店后塘”的生产经营模式,形成集淡水养殖、农家美食、采摘垂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打造休闲观光渔村,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效增加了农牧民收入。目前,全旗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水产品年产量达5700吨。树林召镇、王爱召镇沿河部分村落已初步形成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休闲观光体系。

全旗建成集餐饮、垂钓、旅游、观光等休闲鱼餐馆55家,可同时容纳800多人就餐,年营业收入2900多万元。达旗沿河养殖区2007年被农业部综合评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11年被评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大树湾东海心养殖区是全国大宗淡水鱼类技术体系示范片之一。大树湾东海心渔村2012年被国家农业部评定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做精特色产业,依托南山、中沙、北滩的立地条件,按照“互联网+”思维方式,采取“大基地”+“小业主”、“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积极开发有市场前景和潜力的杂粮、水稻、獭兔等特色产业和林果、农家乐等庭院经济。全旗五谷杂粮种植面积发展到5.7万亩,獭兔存栏量达到350万只、年出栏近600万只,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2万亩,庭院经济林种植面积达1万亩。
品牌化增收·绿色超越
达旗围绕绿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扶持培育规模化、品牌化的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地对接起来,形成品牌效应,提高农畜产品市场占有率,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品牌农业敲开了市场大门,逐步成为农牧民的“金饭碗”。

目前,全旗培育形成了响沙酒业、东达蒙古王2个全国驰名商标,拥有蒙祥羊肉、保善堂蔬菜、大树湾黄河鱼等农产品著名商标、知名商标23个;认证有机食品9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牧草4.1万亩,有机玉米1.3万亩,有机食品产量达到10万吨;风水梁园区被自治区命名为有机园区,东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荣获自治区主席质量奖。与此同时,通过强化降肥、减药等措施,发展生态安全、绿色有机农业,建立健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验检测和可追溯体系,推进“三品一标”认证,推行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控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市场化运营·绿色引擎
达旗遵循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健全完善农畜产品加工仓储、冷链物流体系,补齐农畜产品营销短板,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供销联合基地和市场网络。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农牧民合作社、经纪人等新型农牧业营销主体,拓展市场空间,有效衔接产品与销售市场,按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家庭农牧场)”的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带动了一批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直接参与市场流通、营销。强化“农超”、“商超”对接,通过建设农产品直销店、集散市场,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运用“互联网+”思维,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围绕完善“互联网+”运营机制,扩大“线上线下”交易面,推动本土产品实现网上交易。目前,全旗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种养殖大户达1000多家,从事流通的经纪人达300多人,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流通企业达到34家,建成农产品物流园区4个、储藏保鲜库7座、市内直销点13家,建成各类农产品加工厂8家,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加工企业达到20家,启动运行旗级电子商务中心,建成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0个。
社会化服务·绿色交响
达旗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三服务一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农牧业服务水平。全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本土涉农企业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技院校合作,建立包括聘用人才、委托开发、技术转让与服务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为全旗引入更多的农牧业科技人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构建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逐步建立了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为现代农牧业的转型发展插上了翅膀,增添了动力。搞好信息服务,通过移动短信平台、手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农牧业信息网,拓宽农牧民对种养殖技术、农牧业政策、农畜产品市场、病虫害和疫病防治等各类信息获取渠道。充分发挥苏木镇综合服务站功能,加强村级信息员队伍建设,逐步建成“旗有信息平台、镇有信息站、村有信息员”的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强化金融服务,探索建立农牧业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各级政府与金融机构合作,政府拿出资本金存入银行,运用杠杆化作用,激发银信部门参与农牧业建设的积极性,有效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有效解决涉农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农牧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发挥金融合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站在新的起点上,达旗将以“打造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为目标,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以万通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核心区为引领,着力构建“四条产业带”、“五大加工物流及休闲观光农业区”和“八个产业示范区”的现代农牧业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到2020年,一产增加值达到42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400元,建成国家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旗和自治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

沃野平畴铺锦绣,碧波荡漾报春晖。我们相信,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达拉特人乘改革之风、沐绿色之光、扬转型之帆、荡创新之桨,必将跨越新的梦想,铸就新的辉煌!(转自《鄂尔多斯日报》)
达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快来加入我们吧!!!

助力企业




    关注 达旗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