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旧事】闲扯与吕三有关无关的那些往事

 

岁月如梭,这些陈年旧事原本不值一提,想到曾经与吕三QQ聊天,他无意中给我讲的一句话在今天翻倍的应验,促使我写了这些废话。记得有次,我问吕三有没有画册,他说:“没有,自己不做,今后让别人给我做。”如此自信,当时我都有些唏嘘。...



点击蓝色“品懿阁”关注更多文人画事  



岁月如梭
这些陈年旧事原本不值一提
但想到曾经与吕三QQ聊天
他无意中给我讲的一句话
在今天翻倍的应验
促使我写了这些废话
吕三,本名吕斌,别署坡子吕三,四川自贡人,1967年生。
现为007印盟成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今夏“好日子”群拍没抢到的一件拍品

我与坡子吕三不熟,在腾讯QQ和新浪博客兴起的那个年代,我们聊过几次,见过一面,仅此而已。关注吕三,倒是不曾断过。

现在,微信流行起来,也习惯了每天刷屏,看看圈里认识或不认识,见面或没见面的朋友们的微信动态,默默地关注,偷偷地学习,悄悄地膜拜。

吕三是我微信圈里尤为勤奋的艺术家之一,这点,有他微信号的人是有目共睹的。齐白石曾把毛笔和宣纸比喻成锄头和田地,每天笔耕不缀。而今,吕三如此,微信“好日子”圈里的很多吕“粉”们也是如此。现在想想,认识吕三,真是大幸。



▲ 比较喜欢的一件吕三的作品

说起吕三,全是隐隐约约的纸言片语的回忆,回忆更多的,又都是与吕三的朋友一起聊吕三。仅有一次与吕三见过面,只能算着偶遇,彼此间仅仅说了几句话而已。

吕三和我都是朱爷(朱新建)的粉丝,见面那次是在宜兴,吕三带着老母亲去宜兴观看八面来风堂藏朱爷的作品,刚好碰上南艺杨春华教授,一起翻看我与杨春华合作镌刻的紫砂壶作品集《镜花》样稿。

闲聊中得知吕三给杨春华刻过印章,提起这事,杨春华笑得眼镜眯成了缝。



▲  吕三和杨春华的眼睛都笑眯成了缝



▲  杨春华喜欢将《心经》写在紫砂壶上,记忆中单就她写的《心经》,我刻了不下十把。



▲  为杨春华撰写和设计的《镜花》画册

记得那次,吕三刻了几把紫砂壶和几只紫砂杯,画了几张小画。吕三不知道镌刻紫砂的回馈规则,我随口告诉他:名人都是刻两把,带走一把。

后来,不知道老板发几把壶给吕三,吕三在博客中晒图发文,表示喜欢,这事还算完美。吕三带着母亲离开宜兴后,好像去了安吉吴昌硕故居和杭州西湖等地游历访友。此后,至今,与吕三未曾联系过。



▲  张进良的《半瓶炉闲话》一书内页里有杨海宽的介绍

知道吕三,是经过石家庄朋友杨海宽的口说出来的。杨海宽不仅是朱“粉”(他们是大丰老乡),还是韩“粉”(韩羽老先生)。那时,吕三客居石家庄。

有次与杨海宽通电话,杨海宽说向我推介一位很牛逼的“老乡”,叫坡子吕三。之前杨海宽以为我是四川的,他对自贡也没什么概念,我告诉他我与吕三只能算半个老乡,虽然毕节与自贡挨得很近,但不是同一个侯爷管辖。



▲  《画语者》第二辑书影

与杨海宽聊吕三聊得最嗨的一次,是王东声和陈震生主编的《画语者》杂志组织采风活动,韩羽携老伴,北鱼,崔海,李水歌以及《画语者》原班人马在餐桌上敲盘子敲碗敲的叮叮当当,杨海宽和我还未入席,忘情在聊吕三的话题中。



▲  庞涌湃的《庞说篆刻》书影



▲  张进良的《半瓶庐闲话》和《杂碎》书影

与我聊吕三的还有篆刻家庞涌湃和《半瓶庐闲话》作者、《圈里人》主编张进良,两人都是地道的河北人,聊起吕三也是眉飞舌舞。不知道吕三在石家庄待了多久,在那个圈子里倒是很受待见。



▲ 韩老为《圈里人》题刊头,这份报纸已经旧的泛黄了

岁月如梭,这些陈年旧事原本不值一提,想到曾经与吕三QQ聊天,他无意中给我讲的一句话在今天翻倍的应验,促使我写了这些废话。



▲  吕三题写的“圈里人”,有意思的人图片中的那些文字

记得有次,我问吕三有没有画册,他说:“没有,自己不做,今后让别人给我做。”如此自信,当时我都有些唏嘘。



▲  我书房一角还罗列着那些年的一些美术类业书,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果不其然,随后不久,在怀一主持的二月书坊里,《画风》《藏画导刊》等刊物,以及中国《美术报》、《书法报》等行业报刊中屡见吕三的画作、印章和文字。不得不说吕三这些年的努力,得到了众多吕“粉”的尊重和响应。



▲  吕三的《加减》书影

去年,“别人”给吕三出版的《加减》等著作在业界和圈里涌起了不小的波澜,至此,吕三成了圈里的“网红”。

值得一提的是,吕三这位“草根英雄”并没有走远,他继续回到吕“粉”身边,以身作则,辛勤劳作。单就这个夏天,吕三创作了六七十件称心力作。如此勤劳,怎不令生敬畏?!



▲  当时聊的什么都不记得了

不管入秋还是入冬,好日子还将继续。虽然往日之吕三非今日之吕三,今日之吕三也非往日之吕三,但是,吕三作为当前网络的一种草根美术“现象”,我依然会继续默然关注。



▲  看过很多吕三的照片,基本每张头顶都是发光的

至于吕三今日的成就,我不妄加评述,也不吹嘘奉承。其实,今日之吕三和明日之吕三将会是什么样的吕三,吕三自己心里最明白,我们没有必要去毫无意义地揣测和评述,不然,因此困惑,也不知道是自己犯了口戒。

2016年9月2日凌晨晓云随笔
END




▲  今天翻出这张照片,突然想到与杨春华的一段对话,刊登在《画说》“戏说商业时代的薄命文人画家”一文中,记得当时就是这样聊出来的。把这段截出来,再次回味。

问:一次性画这么多壶,累不?

答:累,但是,想到这壶画过后是我的,就不累了,我这人比较贪。

问:人之常情,人非圣贤。

答:圣贤也贪,不过是为其所好而贪。

问:何以见得?

答:为了享受其过程。比如几年前,我的学生教我玩游戏积分,他们都没有坚持,只有我坚持至今。我也知道网络是虚拟的,我的玩法也太过时,但就是喜欢,喜欢享受积分过程的那种满足。

问:是空虚无聊?

答:不完全是。

问:是不去过多损坏别人利益的一种贪?

答:是为自己寻找一种快乐,去贪一种自我的快乐,而不是施加一种痛苦在别人身上。

问:是为自我精神需求而贪?

答:算是吧。不过,这个问题大了点。
尊重个人劳动·转发学习·转载请标注出处
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讯息
感恩提供艺术家图文资料



    关注 品懿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