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富了,才是富——白桥镇龙门村何元富创业小记

 

“我从2005年开始从事农机服务,当初只有1台旋耕机,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旋耕机、大中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油...



“我从2005年开始从事农机服务,当初只有1台旋耕机,发展到现在已拥有旋耕机、大中拖拉机、配套旋耕机、油菜播种机、插秧机等各种农业机械97台(套),农机具原值174万元,固定资产达317万元。”苍溪县白桥镇龙门村一组46岁的何元富一见到我,就对我开门见山道。

他是苍溪县白桥镇鑫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该合作社位于白桥坝偏南的一块高地上,因地势的优势,站在这里,白桥坝全景一览无遗。这块高地上,新建的合作社办公房屋设施一应俱全,有办公住房120平方米、机库棚500平方米、维修车间120平方米、粮油烘干车间、储备库500平方米,这种规模在全县都是少有的。“合作社最初由6人发起,经过2年多的经营,现有入社成员362人。”何元富介绍道。能有今天,不知他流了多少汗,说了多少话,操了多少心啊!

何元富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在农村摸爬滚打的几年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他,面对老百姓“弯弯犁头水牯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耕作方式和农村大量土地撂荒的现实,心急如焚。他认为,使用现代化农机具是破解农村目前困境的必由之路。2005年,他购买了1台微耕机,使自己解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2006年,在县农机局的帮助下,他购买了东洋PF455S手扶式插秧机,开始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后来,在县就业局的推荐联系下,他先后到绵阳、德阳等地学习机械软盘育秧技术,并取得农技师职称、农民技术资格证书和省农业厅理事长培训、农业部职业农民带头人培训结业证书;2007年,他购买了柳林牌4LZ-1.8联合收割机,开始示范机收小麦水稻;2008年开始,他为村民开展机耕、机插、机收一条龙作业服务,由于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很快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近年来,他逐渐增加农业机械种类和数量,不断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借助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再添购置机耕、水稻机插、小麦油菜机播、机收等各型农业机械。在他的带领下,白桥镇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拥有耕整地机械1314台、联合收割机108台、水稻插秧机8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0%以上。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秉着这样的理念,2013年11月,何元富发起带动成立了“白桥镇鑫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他要以合作社为平台,将大家都带动起来,全面推行农机生产,尽早实现小康梦。那时,他只要听说有人想搞农业机械,他就不顾白天还是夜晚,不顾晴天还是雨天,不顾手里忙还是不忙,他都立即上门苦口婆心讲市场、讲政策、出点子。同时,他还通过讲自身的亲身经历来言说,让广大农民朋友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优势,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农机服务队伍中来,走农机发展路。为开拓广大社员的视野,增强办社信心,他还亲自带领社员到我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好的绵竹、广汉、崇州等地考察取经。如今,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范围已辐射到龙门、柏林、解铃、白桥、白水等村。“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500亩,为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托管土地1508亩,合作社年服务农户667户,年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作业面积达到16150亩,烘干粮食800多吨,年创总产值365万元,实现盈利56.7万元,社员人均纯收入3280元。”说起这2年来的成绩,何元富一脸喜悦地说,“2014年合作社被县上评为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基地、农民合作县级示范社,2015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农机合作社省级示范社,我也被授予苍溪县十佳最美新型职业农民荣誉称号。”

谈到未来,何元富充满信心地说:“2015年我县被农业部列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项目县,我社作为示范片服务主体,将积极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不断探索加强农机、农艺和土壤保护技术等有效结合,形成标准化、系列化、机械化的现代土壤耕作技术模式与技术规范,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全镇广泛应用,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同时,将在植保方面大力发展绿色防控、生物防控、统防统治,争取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优质粮油,打造出优质的粮油品牌,让消费者吃上安全优质的粮油。”


    关注 苍溪就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