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红灯时的犯罪心理学

 

你以为闯红灯过马路只要自己安全就够了?这里面有一个深奥的犯罪心理学。...



你以为闯红灯过马路只要自己安全就够了?当然不是,这里面有一个深奥的犯罪心理学,听我讲几个亲历的小事件,分析闯红灯有多可怕。

事件一:

去年有一次我去大厦(本市一个商场)购物,开车转了几圈,没找到车位,索性直接停在了有禁停标志的路边。这里面有一个细微的心理变化过程,我明知这是违法的,但在停之前观望了一下,这条路边已经停了不少车,大家都停,而且是一个长期现象,我也停这没事吧?况且我只停一会儿,交警不会正好这会儿过来吧?

不幸真应了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在大厦花了20块钱买了一条鱼,前后不到10分钟,出来发现车被贴了条,这就是传说中的贴条啊,一直在QQ抢车位里听过,没想到真出现在自己车上,气愤难免,却又无话可说,吃着价值120块的鱼,乖乖地去交了罚款。

大家都在停你就可以停吗?

事件二:大厦附近有一条小吃街,常年火爆。伴随而来的是相当数量的垃圾,小吃街两头各有两个垃圾桶,但是边走边吃的食客总是不待走到两头就吃完了,四处张望开始寻找丢弃处。倒霉的是一家书店,门口的路灯杆下面,一旦中午开始有人在下面扔一点垃圾,到了晚上必然堆积如山,书店贴了“此处不是垃圾堆,禁止扔垃圾”也无济于事。

大家都在扔你就可以扔吗?

事件三去年参加单位某证件换证考试,要求在网上自学,集中考试。我从来不干“裸考”这种事,听说很难之后,我认真自学,把题库做了两遍,才淡定赴场;考试一共200道题,信息量很大,我凭借考前准备,快速地答着题。在我答道110题左右时,前面的50多岁同事大哥开始把他的答题卡拉到侧面给我看,说“做完了吗,快抄,别人发过来的”,我婉言回绝了,心想人外有人啊,姜还是老的辣啊,同事开心地交卷后,我在“自卑”里按照自己的节奏答完交卷。讽刺的是,过一段时间发布成绩时,全场50多人只有几个人通过了,而我恰巧是其中之一。现在已经搞不清最开始的“标准答案”出自哪位大神,但现在绝对是一个“有人敢蒙,就有人敢抄”的时代。

大家都在用的答案就是对的吗?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当然都是:不是,绝对不是。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犯罪心理学理论: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某中产阶级的A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B区。停在B区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A区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津巴多用锤子把A区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猖獗。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红灯时过马路的行人,违章停在路边的汽车,路边丢弃的垃圾,抄袭所谓的正确答案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

不难发现,“第一扇破窗”常常是事情恶化的起点。

如果没有第一个人试图闯红灯,就不会出现“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



如果没有第一个违章停车的人,任何人想停时肯定会想,这里没人停车,肯定是一旦停车就会被罚,就不会出现大面积违停。

如果没有第一个扔垃圾的人,就不会有人效仿,大家就不会把那里当作理所当然的“垃圾站”。

这就是闯红灯时的犯罪心理学。

你以为闯红灯过马路只要自己安全就够了?这会形成一种侥幸的犯罪心理,你会不自主的把“小聪明”用到生活中各种事情上,乱象愈演愈烈,直至恶化。

原来,过马路真的关乎社会文明

有人说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与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人数逐年增加,为啥闯红灯的那些人中依然不乏在校学生呢?

我认为最失败的教育方式就是:从小就让孩子学习琴棋书画,却带着他闯红灯、踩草坪、丢垃圾,忽略了对他品行的培养,孩子一定认为,这件事爸妈都在做,肯定是对的,品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打什么样的基础成为什么样的人。

文明绝对是要靠每一个人、每一微小的行为来实现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本人所有文章均为原创,喜欢可以关注我。

点击上面“此情可待成追忆”,或者直接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听我的故事,品你的人生。


    关注 林晓夕的秘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