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间做起,工资42块5,40年后他成为一代酒神,如今掌舵四千亿的商业帝国!

 

他拥有业界“最贵的鼻子”~...





在商业历史长河里,有两位老人一直备受后辈追崇,他们被称为“云烟贵酒”。

一位是云南的烟草大王褚时健,另一位就是贵州一代酒神季克良



季克良当年从酒厂车间做起,工资只有42块5,40年后,他酿的酒最低一瓶959元,他说低于这个价钱的都是假酒,这个酒就是被尊称为国酒的贵州茅台。

季老作为白酒行业的泰斗之一,从工作开始,他累计喝了2吨酒,价值300多万,如今只靠鼻子闻就可以测出所酿的酒香度是否合格,而他用一辈子的奋斗,打造出一个价值四千亿的商业帝国。
改顾为季,省路费就近上大学
季克良原本姓顾,由于家里实在是穷得都揭不开锅了,在他们老一辈的年代,大家懂的,确实很辛苦,所以父母就把他过继为他的姑姑,改姓为季。

父母虽然都为农民,不识几个大字,但是却一致希望他能多读点书,季克良也不负重望,考进了无锡轻工业学院,误打误撞选了食品发酵专业。
因为后来在酒业上的成功,有人问季老当初是不是有意选这个学校和专业,季克良说没有的事,选择这所大学纯粹是因为“路费便宜”,为了能省点钱,他三年寒暑假没回家,而他却不知道一个哥哥已经因病去世、家里被大火烧得只剩铺盖、季母因阑尾连续两次开刀。

在学校,唯一让他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在僧多粥少的班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她叫徐英,直率高挑,和季克良说一样的家乡话。
  
酒厂车间做起,工资42块5


毕业之后季克良和徐英分配到茅台酒厂,阻塞的交通,偏僻的厂房,破烂的车间,刚看到的时候两个人简直感觉生无可恋,但唯一让季克良支撑下去的,是在半路用3毛6买的一杯茅台酒,酒未沾唇,一股浓郁的酒香随即入鼻,令人全身振奋,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喝茅台酒,他很想知道在这山沟沟的地方怎么能酿出这么好的酒。

刚进酒厂季克良从车间干起,他每天跟着酒厂工人学习,从投料、蒸煮、制曲到堆积发酵,每个环节都需身体力行,对于一个刚进酒厂的新人来说,工作强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据季老回忆:“背酒糟时因重心不稳常常摔下酵池,烤酒时常累得晕过去。”在车间工作学习期间,他发现其实真正酒厂的酿酒技术跟书本上教的有很大不同,也正是因为想一探究竟,所以对酿酒越发痴迷。

当时季克良每个月的工资是42块5,当时可以买1箱多茅台,季克良开玩笑说早知道今天这么贵当年就买一些收藏起来的,他说当年自己的愿望是酿造一款人人买得起,老百姓都能喝得上的好酒,但是如今茅台变得是人人买不起,实在是太贵了。
临危受命,出任茅台集团掌门人
从车间工厂小工到酿酒师再到品酒师,从副科长到副厂长,季克良对酒的研究越来越深,越来越具有权威性,他也成了茅台的招牌,很多业内的酒厂都以请到季克良品酒为荣,可以说,他的鼻子就是一把尺子,量度酒的好坏。

对于茅台酒,只要过一下他的鼻子,他就能告诉你是什么年份、什么批次、什么度数的酒,他的鼻子被业界称为“最贵的鼻子”。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茅台酒销售骤减,季克良临危受命,出任茅台集团掌门人,他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发动全部员工,跑市场卖酒。

销售额立马大幅提升,并且连续几年持续增长,最后还把茅台股份公司做上市,茅台集团总资产由20多亿元增至400多亿元。
醇香背后的故事
如今的茅台,早已经是国酒飘香,如今的季克良,早已经功成名就,但酿酒的过程就像是人生的过程,由苦至纯到甘,最后是甜。

季克良和茅台是相辅相成,没有季克良就没有今天的茅台,没有茅台也就没有今天的季克良,在到底是谁成就谁的这个问题上,季克良总会强调:是茅台成就了我。



因为工作, 他没赶上季母的最后一面,亲情为重的他一直要申请调令,但上级一直不肯放他走,听到消息的公司想挖他,承诺给他一栋小别墅和年薪5万的待遇,那时候他的工资一个月才几十块钱,但是等到最后可以走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留下,他说去那些地方,感觉对不起茅台。

季克良说:“每天嗅到熟悉的酒香,我会心安”,这或许就是对工匠最好的诠释!

本文系破局原创文章,欢迎转发朋友圈,公众号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带上尾部二维码,否则一律举报。


    关注 破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