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小蚁微单产品经理谈一谈(一)

 

在经历了两天粗浅的试用后,小蚁M1给我的印象是好感与失望并存。经过了两天的吐槽和公关的喧嚣,关于小蚁“微单”相机的各种争论渐渐归于平息。企业,终究是要卖产品的。这几天的眼球已经博到位,是时候看看产品本身到底如何了。...



无论如何,作为首款国内品牌传统意义上的无反照相机,小蚁M1是值得肯定的,这对于中国品牌来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经过了两天的吐槽和公关的喧嚣,关于小蚁“微单”相机的各种争论渐渐归于平息。企业,终究是要卖产品的。这几天的眼球已经博到位,是时候看看产品本身到底如何了。

在经历了两天粗浅的试用后,小蚁M1给我的印象是好感与失望并存。以下我所谈到的问题,其实都是细节。但对于我这种偶尔还是需要拿照相机出去拍照干活挣钱的人来说,一台相机对细节的把控,是非常看重的。由此,我产生了想和它的产品经理谈一谈的想法。

一、外观与操控:

在拿到真机的瞬间,确实给人一种徕卡T附身的感觉。这种似曾相识在国内的企业我们已经屡见不鲜了,但还是难以让人不去吐槽。M4/3系统如今的成熟程度,其实完全允许厂商尝试各种新奇特的外观,说实话,我个人无法理解此次外观设计的理念。



左:小蚁M1,右:徕卡T (非同比例)
前面提到小蚁M1是首款国内品牌传统意义上的无反照相机,是因为大疆已经前期推出了Osmo手持云台相机,可以搭配禅思X5相机,实现部分无反相机的拍摄能力。单从外观上说,同样使用M4/3平台,大疆的脑洞开的更大一些。当然,价格不可同日而语。

小蚁M1的三围尺寸是113.5mm(长) x 64.3mm(高) x 33.6mm(厚),与当前主流消费级的M4/3相机如松下GF8相比,差别并不大。但也许是出于成本的考虑,小蚁M1没有使用翻转屏,而是固定在机身背面的一块3英寸触摸屏。

小蚁M1的开关使用的是与快门键集成在一起的拨杆,与尼康、宾得、索尼等单反、单电一致。开机的操作较为顺畅,将拨杆向内侧拨动即可,关机的操作就显得有些麻烦,需要将握持相机的姿势从拍照改为拿到面前,用拇指向外拨动。这让作为尼康用户的我始终没有适应。
电源开关的设计让人感到迷惑


小蚁M1的机顶配备了两个转盘,一个是模式转盘,一个是多功能转盘,搭配触摸屏使用。录像键安置在模式转盘的中间。两个转盘的段位感都很清晰,阻尼有明显的区别,提供了不同的操作手感,方便分辨,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设计细节。机身背面仅有两个按键,上面的是回放,下面的多功能键,根据当前的拍摄模式和屏幕显示内容的不同,激活不同的功能。

机身背面的3英寸触摸屏,并没有很好的利用仅保留两个按键带来的更大的空间。相比之下,同样使用3英寸触摸屏,松下GF8提供了完整的五维方向键+模式转盘外加4个独立按键的设计,前一阵试用的一英寸底佳能G9X则在去掉这些按键的情况下有效的将机身长度进一步压缩至不足10厘米,外观设计仿效的徕卡T则使用了一块比例为16:9的屏幕,这三者还有个共同特点是都提供了内置闪光灯。小蚁M1较低的屏占比设计难以让人满意,加之较为传统的屏幕比例带来了操作上的悖论,稍后细说。

这块触摸屏的操控表现同样让人失望。先不说这种类似智能手机的操作逻辑放到相机上使用到底是否合适。在向右滑动后显示的菜单中,界面并不能随手指的滑动上下移动,而只能在手指离开屏幕的时候才能产生反应,这个界面采用了类似“翻页”的传统设计。

在拍摄时,触摸屏能够提供方便的焦点选择操作,但在小蚁M1的身上,这种便捷却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屏幕界面使用了左中右三页设计,无论手指在屏幕的什么部分左右滑动的时候都会触发翻页,这样当我们第一次点击屏幕没有点准希望稍稍滑动让焦点落到希望的点上时,就会导致进入菜单或是照片效果选择页。

好吧,关于外观和操控的吐槽已经够多了,下面说说其他细节。

二、拍摄体验与画质

有索尼大法的IMX269传感器的加持,小蚁M1的画质值得期待。我测试了在不同ISO下RAW格式的画质表现,结果可见下图:



在ISO1600之前,画质都保持了较高的纯净度,直到提升到ISO6400,画面也表现出单色噪点,没有出现彩色杂色。可以说,这块传感器达到了很高的画质纯净水平。但当ISO提升到25600时,机内白平衡的算法出现了紊乱,画面黄得一塌糊涂。即便使用RAW格式拍摄,在Photoshop中也无法将色温准确还原。当然,这是极端情况,平时拍摄几乎没有遇到的可能,日常拍摄我们对小蚁M1的画质可以有很高的期待,但这也可能反映出小蚁对这块传感器的调校,以及图形传感器的图像处理算法依然存在不小的问题。

这些样图还反映出另外两个问题,一,是自动曝光的算法。当ISO设置为100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图片比其他ISO拍摄要亮(同样使用A档,无曝光补偿),在Camera Raw中调整的时候发现曝光量正好差一档。结合ISO设置中200提示为“推荐”,可以得出传感器原生ISO为200,ISO100是扩展感光度,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L1”,但传感器的感光度并没有实际降到L1(样张中,ISO100时快门速度是0.8秒,ISO200时快门速度为1/3秒,恰好差一档)。

在拍摄这些样片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我本人是m4/3系统的用户,拥有一台松下Lumix G6(日文菜单),套头是LUMIXG VARIO 14-42mm F3.5-5.6 II ASPH MEGA OIS。当小蚁M1使用自己的套头12-40mm F3.5-5.6时,几乎无法在上述样张拍摄过程中对上焦,每一张的拍摄都异常艰难,但当换上松下的套头时,对焦就变得坚决、准确,全然没有刚才的“不靠谱”感觉。当我将小蚁镜头换到松下机身上时,G6的对焦则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保持了以往使用松下套头时的高性能表现。因此可以说,小蚁M1对自己的套头,反而有些“水土不服”、“六亲不认”。同样的测试还可以更加极端,当我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尝试使用小蚁M1+小蚁套头对着屏幕上的大块文字对焦,结果依然是:对不上!

样张拍摄场景
如此简单的样张拍摄,也暴露出小蚁M1操作UI的严重缺陷:从上图可以看到,对焦点的覆盖还是相当广的,官方的参数是共有81个对焦点可供选择。但最左侧一列的对焦点位置与光圈、快门速度、曝光补偿调节按钮相重叠,导致想要选择那一列对焦点,得到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误操作。如果不在屏幕上选一下对焦点,单从屏幕上想找到当前相机设置的对焦点位置在哪儿,是个极其艰难的任务——它只有细细的一个小灰框,只有对着高亮的物体时才能看见。

此外,小蚁M1的取景器没有提供实时曝光预览的功能。想要知道照片的曝光是否准确,只能通过三个途径:1、按下去,再回放,看看刚才拍的照片曝光是否正确,但这块屏幕在照片回放的时候明显偏亮,拿到电脑上看,会发现比在相机屏幕上看要暗不少;2、通过左下角曝光补偿数值显示来判断;3、使用自动挡,放任相机自己去发挥。

说实话,购买小蚁M1这个级别无反相机的用户,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会放在各类自动挡或是场景模式下使用。但起码在操作上照顾一下我们这些M档爱好者吧。事实上是,当切换到M档是,旋转盘默认调整光圈值,必须点一下快门速度那个小圆钮(还得确保不是点成了对焦点选择)再旋转才是调整快门速度。如果不幸地半按了一下快门,好,转盘又变成调整光圈了。我不知道其他人的使用习惯,只知道我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都是先定好光圈确定景深范围后,调整快门实现不同的光影效果。

三、其他槽点

在我拿到的双镜套机中,配件极其简单,能用上的仅有背带、充电头和一根Micro-USB数据线,不知道零售版本是否依然如此。

前面已经提到,小蚁M1没有提供内置闪光灯。倒是有热靴,但是单点触发,没有与闪光灯通信的触点,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TTL闪光,你架上再好的灯上去,它都只能引闪,但也都只能手动控制闪光输出。


小蚁M1的热靴仅有一个触发点
在小蚁M1的菜单中,闪光灯设置是容易让人误解的。共有自动、开、关、慢速同步、防红眼这几个设置。我还以为“自动”就是通过某种黑科技与特定闪光灯互联实现TTL功能……结果发现它的作用仅限于根据当前光线强度决定是否触发机顶闪光灯,操作逻辑上和手机一样,可连手机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啊。好吧,我已经邪恶地想到了无数摄影小白面对被闪光灯打的一片死白的照片不知所措向女伴赔礼道歉的场景了。



照片回放的功能同样简陋。拍完照片后自动回放结束后,立刻按下回放键,相机不会给你任何反应,大约3秒之后再度按下才进入照片回放界面。没有双击放大,只能通过波轮或者手指捏合。可偏偏这块屏幕的多点触控优化不佳,放大、缩小都需要反应上一段才行。倒是可以双击返回全图视图,但也需要等上半秒。如果先行单击了一下屏幕唤出了回放菜单,上面有“锁定”“删除”“Raw转JPG”“彩色转黑白”“图像压缩”那几个功能的菜单,这时候转动波轮就没有任何用处,必须再单击一下屏幕,才能放大图像或是反方向旋转到详细信息视图和9宫格缩略图。在9宫格视图中,所有照片缩略图的比例都被压扁,似乎是从4:3压到了3:2,虽说谁也不会没事盯着这个视图看,但这点细节还是应当注意的。

仅有机械快门,对于一台无反相机来说,也显得有些别扭,无论从降低抖动的角度,还是保持尽可能安静拍摄的角度,都应当配备,这毕竟是无反相机相对于单反相机一个不小的优势所在。

手机上“小蚁微单相机”APP,则更像一个未完成的alpha版。没有实时取景遥控拍摄,只能提供照片的预览和下载。这一点上,小蚁没有延续自家运动相机广受好评的手机APP的优秀传统,让人倍感失望。即便只有预览和下载功能,其也极不完善,若是用RAW格式拍摄,干脆连缩略图都不显示,直接略过,下载到手机的图片也不是原图,而是1440*1080,大小只有不足300KB的原图。这样小的数据,为何还要霸占着手机的网络连接,而不干脆使用已经配备的蓝牙来解决呢?

以上,是针对目前的试用结果得出的结论。也许略有偏激,敬请读者见谅。对于小蚁来说,几年的研发,付出了相当的劳动和汗水。M1产品的推出,其意义已在开头处说过,不再重复。作为第一代产品,必然有所不足,甚至有严重的硬伤,都属于正常现象。即便苹果,iPad 1代、Apple Watch1代,那怕距离实用都有相当的距离。从产品这个层面来说,小蚁M1,已经做成了可用、并且画质可圈可点、操控有个性特色的相机,应当得到我们的肯定和认可。

随后,我将再试用视频、“大师随行”等功能。敬请期待《我想和小蚁微单相机的产品经理谈一谈(二)》


    关注 张小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